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分析

2020-09-06苏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1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苏岳

【摘  要】如今我国教育改革逐渐深入,人们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并且成为教学的一个隐性目标。因此,教师需要真正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实现教学的高效性。为此本文主要围绕核心素养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数学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这两个目标,核心素养就属于后者。在新课程标准理念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的概念、公式、法则以及规律等基础知识点展开教学以外,更要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来提高他们对数学学科的运用效率,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也就是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1创设教学情境,发展学生数学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数学活动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在初中阶段,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定理都是抽象的结果,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抽象能力。因此,为了使学生感受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以此发展数学抽象思维,教师应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创设具体化的情境,这样既能够为学生的思维与抽象知识之间构建沟通的桥梁,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以“单项式”为例,为了使学生概括出单项式的概念,我首先结合实际问题构建情境,并提出以下几个具体化的问题,即:铅笔的单价为2.5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单价的a倍,圆珠笔的单价是多少?全校学生总数是m,其中女生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八,则男生人数为多少?于是,我请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列出代数式,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代数式有何特征。通过对具体事物特征的描述,便使学生自主概括出单项式的概念,进而使学生抽象思维得到发展。

2数形结合,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

初中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实施直观性教学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只有使教学直观化,才能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切的感知,才能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与发展。所以,教师要认识到传统讲解灌输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教学时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并且主动与学生互动交流,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知识过程,发现知识与建构知识。如在学习“乘法公式”时,如果教师机械地按照教材的编排让学生推导公式,之后机械记忆,由于学生对公式缺乏实践性体验,往往理解与记忆不牢,甚至在具体应用时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改变了教材编排顺序,采用图形验证公式的方法,让学生探究乘法公式。学生分组讨论,亲手操作,将纸质图形剪一剪、拼一拼,通过图形剪拼面积的不变性,学生就会轻而易举推导出平方差公式。学生通过图形对公式推导完成以后,教师再让学生运用多项式乘法的方式来验证。这样从图形的剪拼操作到数理的推导,契合了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学习中數形结合,加深直观体验,可以更好地分析数学问题。

3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思维的媒介就是数学,它也是数学的生命体征,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思维作为支撑的话,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非常困难,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发散性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有助于初中教师打造高效课堂。例如,在学习到“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数学教师先引导学生对以前学过的三角形知识进行温故,比方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然后给学生发放教具,包括卡纸、剪刀以及胶带,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制作出来,但是要保持内角和是180度,这样一来就达到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效果。教师再给学生科学地进行分组并保证各方面的平衡,先给学生做出辅助线示范,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解决教师所布置的问题,这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衔接新旧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他们所熟悉的情境,因为只有这样初中生才会感兴趣然后自主投入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并贯彻核心素养。

4注重辐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是教师传授数学知识的主渠道,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范围只限于教材中,教学缺乏开放性,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而遇到稍加改动的题目则束手无策,这是由于学生对知识不能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造成的,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教学缺乏开放性,学生不会由点到面地理解数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知识点的辐射作用,让学生由一及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编题训练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完等腰三角形后,教师让学生根据“一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8cm,底边为6cm,其周长是多少?”这一相对简单的题目进行改编,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设计出其他题目,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cm,一边长为8cm,其他两边的长是多少?”“等腰三角形周长为22cm,计算其底边的取值范围”等。这些题目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数学探究的积极性。

5丰富实践活动,建立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无处不在。而数据分析观念则是指个体从经验中获得和产生有关现象的体验,并通过分析一组数据去做出推测的意识。要想帮助学生建立数据分析观念,则需要让学生经历数据统计分析的全过程。因此,作为教师,应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使他们从具体的调查统计中得到杂乱无章的数据,再通过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最终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以“统计调查”为例,由于学生已经掌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方法,为了使学生切实经历统计调查的全过程,并以此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并以抽签的方式选择调查主题,要求学生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对抽到的主题进行报告的撰写。在这一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并将收集后的问卷信息进行整理,由此得到清晰的数据,再通过统计表或者统计图来客观分析数据所蕴含的规律,进而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有相关的学者曾经提出学生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某种知识或者是解决某一个问题,这些都是通过他们自己都来的,相比于其他途径而言知识都归他们自己所有。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学生如果能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他们的学习效率将进一步提升,这比数学教师利用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地灌输知识点给学生要强很多。因此,数学教师就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引导他们自主地对知识点进行探究和掌握,而教师则担任引导者和组织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另外,教师应当将初学知识点和生活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通过一些生活规律为学生创设情境,这样他们在进入学习以后就能从某种熟悉的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这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例如,在初中数学教材中会学习到有关类似三角形的内容,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一些相似的物体导入,比方说路标、金字塔以及各种建筑等,这些学生在生活中都有见到,所以在理解起来将更为容易,并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再让学生找出一些生活中其他和三角形相关的物体,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思维想象力,从而达到自主学习效果。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与综合性工程,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及新课标精神设计教学环节,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中心设计与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教师需要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从而实现教学的直观化,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国利.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的改革思路分析[J].考试周刊,2021(29):83-84.

[2]朱亚灵.浅析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7):121-122.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