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暴力伤医背景下的医务人员人身权利保护

2020-09-06朴秋月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1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

朴秋月

【摘  要】暴力伤医犯罪频发,也暴露出我国的有关医务人员的人身权利的保护存在缺陷。在我国法律中有关医务人员的人身权利保护的条款中多是列举性的规定,具有模糊性,可操作性程度不高,对于暴力伤医犯罪惩处力度不够,医患双方的法律意识不强,医疗机构的安保措施不够等问题,本文将从我国的暴力伤医犯罪的背景入手,分析医务人员的人身权利保护现状,提出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权利的法律规制建议。

【关键词】暴力伤医;医务人员;人身权利

引言:

古语有云“医乃仁术”,医生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救死扶伤,由此可见,在古人心目中的医生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对于医者也是十分敬重,医患关系相对和谐。近年来,暴力伤医造成的恶性案件不断走入人们的视野,暴力血腥的侵害医务人员的人身权利的行为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在疫情背景之下的暴力伤医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在此背景之下,对于暴力伤医犯罪以及医务人员的权利保护进行研究,是十分具有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的。

一、我国当前社会的暴力伤医犯罪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暴力伤医案件频繁发生,伤医行为的手段的惡劣程度和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深,暴力伤医行为因为媒体的报道开始慢慢走入人们的视野,频频引发人们的热议。例如2019年12 月 24 日,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医生杨文被患者家属捅伤事件,最终杨文医生最终抢救无效死亡。[1]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暴力伤医犯罪仍有发生。

暴力伤医犯罪绝对不只是偶发事件,暴力伤医事件伤害面大,负面影响涉及的范围较广,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规制会造成医生的职业失落感增强,医生从业人数的减少,医疗资源萎缩的状况。[2]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暴力伤医案件的发生概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每年在每所医院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的平均数量从2009年的22次,上升到了2015年的29次;发生过暴力伤医案件的医院的数量比例从2009年的49%上升到了2015年的69%;每年发生5次以上暴力伤医案件的医院数量的比例也有所上升,从2009年的6%上升到2015年的9%[3]。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6 年以来的暴力伤医案件大概为 43 起,医闹的总人数超过 220 人,共致约65名医护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的可能会丧失生命,个别案件中还会有患者家属聚集众人打砸医院的情况出现,社会影响恶劣。

二、我国医务人员权利保护的现状

(一)我国医务人员的权利的立法现状

医疗工作既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也需要临床进行诊疗工作,对于医疗知识的要求较高。而在相关的立法过程中,立法者往往缺乏临床经验,对于实际的医疗诊治和防护工作了解不够。在立法的过程中,对于医护人员的权利大多都是概念的界定,可操作性不强,容易脱离实际,难以解决在实际的医疗工作医疗纠纷中的问题,以至于医患矛盾没有良好的解决机制,容易导致暴力性事件发生。

暴力伤医行为事件的发生,医务人员的权利才逐渐被人们所意识到,我国有关医务人员专门的权利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中,在2020年刚刚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也有关于医务人员权利保护的相关规定,但是在我国不同的位阶的法律中,对于医务人员的权利的有关的规定大多数是比较笼统的宣示性规定,在医务人员的权利受到侵害后,大多是援引刑法或者是民法进行救济,可见我国对于医务人员权利保护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二)医务人员权利受侵害现状

医闹频发导致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场所遭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侵害,医务人员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之下,容易造成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感,也对于我国的医患关系产生更加负面的影响作用,对于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也有着消极的影响。[4]

三、医务人员的权利保护的必要性

中国医师协会第4次医师执业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将近一半的被调查的医生对自己身处的工作环境不满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被调查的医务人员认为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是当前的制度造成的。我国虽然将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写入法律,《执业医师法》中对于医务人员的人身权利也有规定,但是对于医生权利保护尚未形成完整的保护体系。

医患关系成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医疗资源的匮乏以及频繁发生的暴力伤医犯罪,对于医务人员的权利保护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医务人员的人身权利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医务人员其他工作权利的前提,也体现了我国对于医务人员的权利的重视,能够对于医务人员的人身权进行法律上的保护,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权利能够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能够进一步的改善我国的医患关系。

四、医务人员权利保护的可行性建议。

《执业医师法》于1999年施行,二十年的时代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法律应当随着时代的变迁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我们可以对此部法律做出相应的完善,对于医务人员的诊断权,处方权、医疗豁免权等就有职业专属性的权利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赋予医务人员救治患者更多的自由权。[5] 在相关的立法过程中,立法者往往缺乏临床经验,对于实际的医疗诊治和防护工作了解不够。让医务人员充分的参与立法过程的讨论,使得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能够具备更强的适用性。

对于医务人员的人身权利进行保护是对医务人员其他权利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在立法上首先要加大对于暴力伤医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暴力伤医犯罪的犯罪成本,切实有效的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任何伤医行为都要依法严肃处理。[6]公安部,最高检,最高法,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有关涉医犯罪的规定,国家的一系列举措都体现了对于侵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严厉的态度。加大对于伤医行为的处罚力度体现了我国对于医务人员的权利的重视,也体现了对于医务人员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的尊重,

医院是内部安保单位,医院的安保完全依赖于自身的安保体系建设,而现实的状况就是医院的安保能力不足,安保人员没有接受过足够专业的岗前培训,在暴力伤医事件发生之后并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导致一些医患矛盾演变成严重的暴力伤医犯罪,医院对外提供医疗服务,是开放的医疗场所,理应从法律上被列入公共场所的范围内。医院的人员流动性大而且人员组成结构和人员流动情况都十分复杂,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接触密切,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摩擦冲突。医院不仅是公共场所,更是风险较高的医疗场所,这种风险是日常存在的,所以将医院作为公共场所纳入治安管理是极为必要的。公安机关可将医院作为日常治安巡查的场所,将公安部门的力量投入到医院的治安之中,公安机关的出警速度快,专业化程度高,在面对暴力犯罪时有足够的能力进行遏制和处理,有利于维护医院的安保,确保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论

暴力伤医犯罪频繁走进人们的视野,這是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表现。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医患矛盾的发生次数在增多,暴力伤医犯罪的案件也在增多,媒体的报道也体现了这些暴力伤医犯罪的社会影响的恶劣程度。医务人员的权利保护,不仅仅是医患双方的问题,更是与整个社会的环境有关,医疗机构的安保措施不足,立法上的不明确不具体,司法实践过程中对暴力伤医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都是导致医务人员权利保护缺乏的重要原因,我们要针对暴力伤医犯罪的成因,切实的制定有效的措施,注重犯罪预防,更加能够体现出我国对于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视,对于医务人员权利保护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史业程. 山东莱芜暴力伤医案的警示[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6(6).。

[2]张丽娜,马晓玲,高云山. 略论暴力伤医事件对医学生专业学习及择业观的影响[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2017.

[3]周庆楠,杨佳:《医患信任度评价体系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年第4期。

[4]史忍. 当前我国暴力伤医犯罪问题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5]王玲玲,王晨,曹艳林,等. 医院场所暴力伤医趋势,不良影响分析与思考[J]. 中国医院,2014(3):4-6.

[6]詹才胜,许丽敏,陶友良. "医闹"及暴力伤医事件的成因与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025(001):179-180.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
赣州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抗疫医务人员可享受带薪休假
医务人员的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问题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中央出台措施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