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2020-09-06杨西梅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受众

摘  要:时代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各行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媒体传播范围、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等,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多元化的新兴媒体,吸引了众多受众的眼球,对传统媒体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需求,传统广播电视需要对以往的管理模式和观念进行转变,同时,摸索与新媒体有效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使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得以实现。本文就基于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所存在的劣势以及与新媒体有效融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目前传统广播电视发展现状,对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新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1-056-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1.013

本文著录格式:杨西梅.探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20,01(01):56-58.

导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各行业领域在受到冲击和影响的同时,经营管理理念也在一定程度发生了转变,尤其是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在受到冲击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这样的局面下,与新兴媒体进行深度融合,是传统广播电视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传统媒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受众群体的不断流失,对生存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只有通过对新发展格局和新模式的不断探索,才能使传统媒体的优势得以继续保持,并在新媒体时代,能够有效提升竞争力。所以,与新媒体实现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1.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移动网络及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移动终端和App也被大规模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不仅使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使受众的娱乐方式更为多元化。这造成了传统广播电视受众人群的不断流失,规模越来越小,同时也使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减小。目前,大众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和互联网,能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娱乐、新闻、消费资讯,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同时,借助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新媒体也受到大众的青睐,极具市场竞争力。因此,传统广播电视为了避免被市场所淘汰,必须对自身发展格局进行创新,使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通过新的技术和发展支撑,使广播电视行业能够获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动力。[1]通过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引入,积极针对广播电视行业目前日益凸现的劣势进行改进和优化,对节目传播内容、传播规划以及传播形式进行创新的同时还需要提高使节目内容传播的有效性,增强节目感染力,从而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资源附加值的全面性。同时,借助全新具有吸引力的节目内容的推出,使流失的受众能够重新关注节目,并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广播电视行业的全新发展。

2.传统广播电视劣势分析

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各类新技术的出现对各行业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中存在的不足日益凸显。由于受到自身传播模式、传播渠道以及管理理念等的影响,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已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发展的需求,对传统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2.1技术落后

传统广播电视技术通常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在拓展性和兼容性方面表现欠缺。在运行过程中,所采用的人工管理方式极容易导致系统运行受到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干扰,造成节目质量效果低下。同时,由于数字格式难以实现,节目内容无法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在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进行直接播放。

2.2功能单一、音质较差

传统广播电视节目还存在着功能单一、音质较差的问题,一旦传统广播电视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将直接影响节目播出效果和质量,因此传统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效果有效保证的难度相对较高。[2]

2.3安装程序复杂

由于传统系统设备维护和检修不便,极容易出现故障,不仅无法有效确保节目质量,而且系统设备配置程序烦琐复杂,需要严格按照功率和阻抗匹配原则进行相应的配置。如果出现设备故障,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检修维护具有一定难度。

2.4可管理性較差

由于受到专业的存储设备和播放设备的影响和限制,传统广播电视无法实现远程控制功能,需要由专人在特定的机房进行节目播放。而目前,不断发展的先进技术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无法做到这点进行有效管理。因此,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灵活性较差,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影响力。

3.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发展现状

目前,新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媒体传播的多元化、互动性、时效性,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各种资讯的方式,同时也受到受众的青睐,逐渐成为当下年轻人喜爱的媒体传播形式。同时,在新媒体兴起的环境下,传统的新闻生产者、传播者和参与者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现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收集、编辑、发布等操作,成为各种新闻资讯传播中的一员,同时借助网络实现互动和交流,极大地提升了受众的热情和参与度。因此,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不仅在经济效益方面受到冲击和影响,在话语权和存在感方面也逐渐被削弱,再加上所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更加凸显,导致受众不断减少,对传统广播电视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改变目前消极发展的状态,需要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对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进行研究和积极的摸索应用。[3]

4.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意义

4.1受众群体扩大

随着新媒体的盛行,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不仅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而且在节目内容创作等方面也陷入瓶颈期,需要从管理理念以及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此,加强对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研究,对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改革和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两者的有效融合,存在感削弱、受众流失以及发展困境和难题等得到有效解决。并且,传统的传播技术得以优化和改善,使节目播放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并使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相较于新媒体而言,传统媒体的编辑人员、主持人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应积极发挥自身特点,打造独特的个人和节目风格,进而借助融合发展的契机,吸引和不断扩大受众群体。

4.2时效性增强

与新媒体相较而言,传统广播电视在传播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时效性方面存在着局限性,同时,传播速度也受到影响。[4]因此,通过两者有效融合,能够极大地突破限制,使传统广播电视的时效性增强,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充分发挥记者、采编人员的作用,实现现场实时报道的同时,通过持续跟踪采访等手段,使受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信息,并对整个事件的发展进程清晰掌握。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提高受众群体的参与感。另外,传统广播电视应充分发挥其公信力较强的优势,确保完整、全面、具体的新闻信息的传播,避免错误的舆论导向的出现。使受众群体能够接收到公正、准确、具有时效性的信息内容,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传统广播电视的竞争力。

4.3效益高、成本低

通过两者的有机融合,能够使传统媒体的传播和受众接收渠道得到有效拓展,使传播模式不再受以往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传播成本有效降低,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促进。

5.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有效策略

5.1编辑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

为了有效促进两者的融合,对传统广播电视的专业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相关的采编人员和主持人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媒体传播需求,并对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够进行积极培养和提高。其次,主持人的风格影响着受众群体的直观感觉,因此,需要对节目内容和主持风格进行积极创新,借助与新媒体有效融合的契机,对其多元化、互动性强、内容短小精悍等优势加强应用,制作出具有吸引力的节目内容,使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5.2广播电视管理观念优化

在新媒体时代,两者的有效融合不仅对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对于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因此,需要深刻理解和重视有效融合的重要性,积极转变和优化管理观念,通过先进技术和传播模式的应用,使节目内容质量和效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以及媒体发展要求,更好地满足受众群体精神文化多元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借助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对传统的管理观念以及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对传统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有效摒弃,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并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媒体优势,突破发展瓶颈。针对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和优势,对具有个性、独特性的节目风格进行打造,加强节目内容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受众的参与热情。同时,利用互动交流环节,对受众群体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有效收集,对节目内容进行不断调整和创新,使受众满意度以及传统广播电视的影响力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扩大受众群体范围,使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得以实现。

5.3媒体内容创新

随着受众获取资讯的方式和渠道的不断丰富和多元化,人们对资讯的需要也越来越个性化。资讯分类越来越精细,资讯传播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定制化。所以,需要转变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目前传统广播电视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以及传播内容通过有效融合进行创新和改进。[5]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受众信息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首先,准确了解和掌握受众需求,并实现节目内容与实际需求的智能匹配。其次,通过有效融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线上互动平台进行构建,不仅使节目内容的互动性增强,也使传统广播电视舆论导向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借助自身优势,打造新颖、有深度、创新性强的节目内容,吸引受众群体的眼球,加强独家新闻直播或独播等形式的推送,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力。再者,还可以借助新技术,及时掌握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并作为新的创新思路,使节目内容的播放效果得到有效保证。

5.4公信力增强

公信力较强一直是传统媒体所具备的优势,因此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对自身优势充分认识,在借助其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地使自身公信力增强,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传统广播电视的存在感和话语权。要确保自身可持续发展力,不断提高竞争实力,提高传播能力和影响力,才能够在行业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节目制作时,要注意与受众群体之间的互动,除满足受众群体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外,严格遵守传统媒体的职业操守,通过对新闻视角和题材的选择等,确保节目内容的全面性、真实性,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从而使自身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提高受众群体对节目内容的关注度。

5.5保障机制建立

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为了有效保障传统机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应对相应的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包括各种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机制、相关人员激励机制,以及各项业务内容的考核机制等,通过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借助新媒体平台,在融合发展中,积极促进广播电视媒体有效运营与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还需要通过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相关机制,进一步提高传统广播电视的竞争实力,并对相应的薪酬待遇和激励措施进行合理、科学设定,确保传统媒体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5.6云平台构建

在深度融合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和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信息采集、信息存储、内容播放等环节进行了全面优化。[6]通过推动传统电视媒体改革,进一步促进融合发展进程的深入;通过云平台技术的应用,新闻编辑制作流程的智能化得以实现,制作流程简化,节目内容的网络化转型目标得以实现。同时,通过网站接入的方式,受众能够利用手机App等从更多的渠道及时获得节目内容,充分满足受众个性化信息需求,對传统的空间、时间限制进行有效突破,使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模式得到全面改革和发展。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需要加强对自身劣势和不足的分析,正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融合发展以及全面改革创新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有效促进融合发展的进程。充分认识自身的发展优势,借助新媒体技术,在对云平台等进行积极构建的同时,加强管理观念的优化,媒体专业队伍的建设,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扩大受众群体范围,使广播电视媒体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1]王涛.传统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61.

[2]孙红蕾.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的融合发展路径[J].科技传播,2019(10):64-65.

[3]章金鹏.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技术的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7(3):183-183.

[4]黄思贝.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探讨[J].通讯世界,2019,26(2):22-23.

[5]夏薇.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11):246-247.

[6]魏薇.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6(24):103-104.

作者简介:杨西梅,女,汉族,重庆,副高级,研究方向:新媒体、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受众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