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人训孩子,全小区受教育”等

2020-09-06

家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追星青少年人生

1 “一人训孩子,全小区受教育”

近日,黑龙江大庆,深夜10点半一小区居民楼内传出妈妈大声辅导孩子学习的声音,夹杂着训斥声,整个小区被一个人的声音灌满持续近巧分钟。小区邻居说:“大家都准备睡觉了,整个小区非常安静。突然听到对面楼教训孩子的声音,非常刺耳,整个小区都能听见。”邻居表示,这个妈妈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比较着急,一直在对孩子发脾气,大概巧分钟左右,这个母亲就有点崩溃了。邻居说这样的情形已经不止一天了,从夏天大家开始开门开窗之后,就经常能听到她家这种情况。

(摘自新浪网)

点评:这是一段在网上挺火的视频。听着视频中的“深夜狂吼”,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分:这是在帮助孩子学习,还是逼迫孩子厌学?静下心来想一想,父母因孩子学习的事而情绪崩溃,是孩子的错还是父母的错?恐怕是后者吧。当父母修养和能力不足时,势必只能把大喊大吼甚至打骂体罚当成唯一手段。因为他们除了“父母”这个身份外,一无所有了。其实这不是孩子“笨”,这只是父母“笨”的直接反映。

2 4天,14个孩子被夺去生命

炎炎夏季,各地溺亡事故频发,让人痛心不已。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勇敢且正义,家长要准确地告诉孩子,不跳下水救人并不是“自己不够朋友”。正确的做法是,要么丢给落水者触手可及的救援工具,要么大声呼喊大人。重庆1人落水7人施救,s名落水小学生均无生命体征;浙江温州市苍南县,1人溺水两人救援,3名男生均不幸身亡;河南新乡市封丘县,11岁姐姐救9岁妹妹,2人均溺亡;广东东莞高埗镇华南职业技术学校5名学生下河游泳,1人不幸溺亡。

(摘自环球网)

点评: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十几个孩子被夺去生命,多么令人痛心!每年夏天,都会有类似的悲剧发生,我们该反思什么呢?学校、社会、家长的责任都应探讨。尤其对家长来说,安全教育作为家庭必备课目,更应该常抓不懈。可是部分家长除了死盯孩子的成绩外,还有别的吗?安全教育涉及面很广,用水、用电、燃气、防盗、防骗、防拐……这些不该和成绩一样被高度重视吗?成绩不理想,还可以弥补、提升,人生仍会精彩;但生命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3 “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日前,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做客“2020上海民生访谈”,为家长关心的问题授予“锦囊妙计”时表示:对每个孩子来说,学生生涯只是人生的一段旅程,在这段岁月里,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不是校园生活的全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孩子的智能是多元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希望家长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多看到他们的优点,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摘自上海政府网)

点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这些话值得点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话不应仅说给教师听,更应讲给家长听。家长对孩子的重视,不在于学习成绩,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是父母的能力、水平,更是责任、义务。当父母骂孩子“笨到不行”时,是否想过,不是孩子身上没有优点,而是你缺少发现优点的那双眼睛。

4 青少年追星调查:警惕饭圈思维侵蚀主流价值观

最近,半月谈杂志社对全国2万多名12岁至18岁中学生开展“青少年追星调查”。结合此次调查,半月谈记者又采访了众多粉丝、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发现青少年粉丝群体易受人操控利用,存在饭圈互撕网暴、党同伐异的不良风气,容易对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

(摘自《半月谈》)

点评:青少年追星,不能只当成孩子们的个人爱好或课余休闲,而要正视之。追偶像,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比较自然的现象。可是,当追星变得盲目时,当价值观未成熟的青少年被大染缸似的娱乐圈中很多不良现象影响时,就非常危险了。这时候,家长的作用无可替代。一律禁止,似乎只会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激化矛盾,不可取;一律放开,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孩子大了自会分辨,更不可取。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追星”、如何教给他们辨别是非黑白良莠的能力,考验着每一个当爹当妈的能力和水平。

點评:王燕 插图:朱炯骁

(责编 左毓红)

猜你喜欢

追星青少年人生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让追星不疯狂
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编辑部追星日常
人生中的某一天
追星不如追艺术 赶上看展览的漫步人生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独一无二的你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