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文化场馆空间分布特征

2020-09-06李今岑杨建美

炎黄地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腾冲昆明市纪念馆

李今岑 杨建美

利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热点分析等方法,借助ArcGIS软件,对云南省文化场馆空间分布的数量、种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云南省文化场馆成片集聚分布,主次中心明显。(2)不同类型的文化场馆空间分布规律不同,纪念馆为随机分布,博物馆、文化馆为集中分布。(3)从县域尺度来看,云南省文化场馆主要以冷点区为主,空间关联性弱。

文化场馆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场馆,主要有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陈列馆、文化馆和名人馆等类型。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城市文化空间打造、文化场馆合理布局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场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场馆的规划与布局,管理与建设方法等方面。何丹等利用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了北京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联系;庄良等采用网络维数等方法对上海市博物馆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探索;魏宗财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公共文化场所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探究;王雅芝等从人口需求角度利用数理统计法和 GIS 空间分析法对昆山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刘世杰等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整体、局部和类型校对安徽省博物馆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黄文献等从公众参与的角度对温州市文化场馆的建设进行探索。

国内对文化场馆空间分布的研究多集中在中部、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尤其是云南省的研究较为少见。近年来云南省注重文化设施完善,对文化场馆建设的投入力度也在加大,2020年将基本实现民族文化强省目标。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文化场馆的空间分布现状进行分析,为优化云南省文化场馆空间格局提供依据, 以为云南省建设更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云南省文化场馆数据来自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高德开放平台(lbs.amap.com)确定位置,得到全省博物馆、文化馆和纪念馆的分布类型,见图1。本文所用的矢量数据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研究方法。(1)最鄰近指数。最邻近指数可以用来计算云南省文化场馆的分散或聚集分布状态,通过计算不同类型文化场馆的Z得分和P值,可以得到每种文化场馆的空间集聚状况。表达式如下:

其中,ANN为最邻近指数;di为要素到最近要素的距离;n为要素总数;A为包括所有要素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

(2)核密度分析。核密度分析可用于测量云南省文化场馆的空间分布密度,该工具可以将输入的点要素通过下式算法输出为平滑的栅格面,点要素分布较多的地方在栅格面上会有更高的值,由此可以直观地展示要素的分布密度和其在空间上的集聚或分散程度。表达式如下:

其中:为s处的核密度值;r为搜索半径;n为个数;dis为ls之间距离的权重。

(3)热点分析。通过ArcGIS中的热点分析工具可以知道高值或低值要素在空间上发生聚类的位置,热点区是本身为高值且被其他具有高值的要素所包围的要素。表达式为:

其中xj是j的属性值,wi,j是要素i和j之间的空间权重,n为要素总数。

结果分析

云南省文化场馆空间分布格局。成片集中分布、主次中心突出。通过最邻近指数分析得到云南省文化场馆的最邻近比率为0.407959,P值为0,Z得分为-18.918425,P值明显小于显著性水平0.05,通过显著性检验,见表1,可以认为,云南省文化场馆从空间上是集聚分布的。用核密度分析来检验云南省文化场馆的空间分布,得到云南省文化场馆核密度图,见图2。并统计各个地州文化场馆数量信息,得到了地州文化场馆数量表,见表2。对核密度图进行重分类后计算面积,可知云南省文化场馆核密度最高值为75.6797409,平均值为7.48,最高值区间为[63.51- 75.68],面积占比为0.56%,最低值区间为[0,3.56],面积占比为38.67%,通过自然断点法将云南省文化空间核密度值分为10类,取前三类代表前25%的值,其核密度值>40,计算面积占比为1.82%,取后三类代表后25%,核密度值<10,面积占比为85.72%。因此,云南省文化空间整体发展水平较弱,昆明市是云南省文化空间的主要中心,拥有区域核密度最高值,数量占到了全省的17.92%,以昆明市为中心,昆明市及附近地区形成了核密度值>40的连片区域,但核密度值随着离昆明市的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在大理市和腾冲市形成了核密度峰值在23~25的次中心。滇西北的丽江市、迪庆州、怒江州和滇西南的临沧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是全省文化场馆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数量占比仅为全省的4.3%、2.51%、2.87%、6.45%、4.30%、2.15%,且文化场馆核密度最大值都<10。

文化场馆空间关联度差、发展缓慢。进一步将文化场馆与所在县区进行空间连接后进行区域热点分析,得到云南省县域尺度的文化场馆分布热点图,见图3,可见云南省全省从县级尺度来看以冷点区居多,少数热点、次热点地区分布在昆明市和腾冲市周围。其中热点区包括昆明市除去寻甸县、宜良县、石林县和五华区的全部地区、曲靖市的马龙县和腾冲市;次热点区包括昆明市的五华区和宜良县,德宏州的梁河县和盈江县,过渡区包括昆明市的寻甸县、石林县、玉溪市的江川县。县区尺度上,云南省全省的文化场馆发展主要以冷点区为主,热点区、次热点区和过渡区都较少,说明云南省文化场馆的发展缺乏空间上的关联性,整体上以单独发展为主。

文化场馆的类型空间分布差异。本研究主要分析博物馆、纪念馆和文化馆三类文化场馆,根据云南省文化场馆类型表,可知其中文化馆的数量最多,占比也最大,见表3。对不同类型的文化场馆分别计算最邻近指数用以判断空间集聚状况。除去纪念馆由于P值为0.131081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空间上为随机分布外,博物馆、文化馆均为集聚分布,见表1。为验证最邻近指数的准确性,对不同类型的文化场馆进行了空间自相关的全局Moran I指数计算,见表4,纪念馆由于P=0.443812>0.05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空间分布结果为随机分布。最邻近指数和全局Moran I指数的结果验证了纪念馆空间上随机分布的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场馆分别进行核密度分析,得到不同类型文化场馆的核密度分布图,见图4。由图可知,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有文化馆分布,昆明市周围是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此外,大理市、红河州的个旧-蒙自-开远分别为滇西北和滇东南的次中心。博物馆的分布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两个中心分别为昆明市和腾冲市,昆明市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腾冲市及其周边地区是二战时滇西抗战的主要战场,当地据此修建了滇缅抗战相关主题的博物馆。在昆明市与腾冲市之间,博物馆的核密度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从而形成了包括除大理市之外的大理州其余地区、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在内的博物馆匮乏区。纪念馆同样以昆明市为主要中心,此外大理市和腾冲市是两个明显的次中心,腾冲市的纪念馆分布同样与滇西抗战有关,大理市则是由于其作為南诏国国都,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是其重要旅游资源,当地对历史文化和传统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较为充分,建设文化场馆的重视度较高。

讨论与结论

本文基于云南省文化场馆的空间分布数据,利用空间统计学的方法,使用最邻近指数计算了了云南省文化场馆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核密度分析得到了云南省不同类型文化场馆的核密度分布图,通过冷热点分析方法分析了县域尺度上云南省文化场馆分布的热点区和冷点区,最终得到了以下结论:

(1)云南省文化场馆在空间上表现为集聚分布,主次中心明确。全省文化场馆的主要分布中心是昆明市、次要中心为腾冲市、大理市,全省文化场馆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集中在滇西北和滇西南。

(2)云南省文化场馆发展在县域尺度上整体缺乏空间上的关联性,全省文化场所的县域发展以冷点区为主,热点区与次热点区较少,热点区主要是昆明市与腾冲市周边地区。

(3)不同类型的文化场所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在本研究涉及的三类文化场馆中,纪念馆为随机分布,博物馆、文化馆均为集聚分布。三类文化场馆的主要中心都是昆明市,这与其作为省会,同时也是省内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分不开。

本文只分析了云南省的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三类文化场馆,对非遗保护中心等其他文化场馆没有进行详细研究;同时仅考虑现今云南省一个地区的文化场馆空间分异状况,缺少对时空角度的演变过程和临近省区相关情况进行讨论与比较。这些不足之处在未来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腾冲昆明市纪念馆
印象·老舍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听故事
百年·百馆
参观海军纪念馆
童眼看兵器
作品鉴赏
腾冲:慢一点,更幸福
赴汤蹈火 腾越游踪
极限挑战火了腾冲还是腾冲火了极限挑战?
邵应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