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0-09-06鲁磊肖欢张书诚

时代汽车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信息化

鲁磊 肖欢 张书诚

摘 要:国内高职汽车类专业都将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研究该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提升学习质量,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紧随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发展,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设计,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教学改革

1 引言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各高等院校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1]。全国各大院校在此号召下充分整合利用各种大数据平台进行各种教学素材的挖掘和研究,积极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实现线上加线下、课内加课外的教学模式。而信息化技术就是各种平台之间建立连接的关键纽带同时也是实现线上教学的关键因素[2]。

信息化教学推动了当前高校各类课程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发展,本文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信息化教学背景下,这门课程的具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2 教学分析

2.1 课程性质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在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3],是在学习了《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后,具备了基本的机械结构分析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汽车维修及汽车销售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底盘拆装、调整及简易维修的能力,为后续《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保养与维护》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专业核心课程。

2.2 教学内容分析

日常教学过程中选取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金加龙主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国家级规划教材。本课程日常教学内容主要有汽车底盘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每个系统的讲解均包含大量汽车盘零部件的结构认识、工作原理介绍、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这些内容具有知识点密集、课程容量大等特点;同时所涉及内容整体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另外汽车新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点更新很快。

2.3 学情分析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授课对象往往高职大二学生。通过前期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些汽车机械认知的基本理论知识;大体知道机械零件检修方法流程,能正确使用部分汽车拆装检测的工具设备;爱好动手,适应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喜欢通过信息化手段接受新事物、获取新知识;自主学习性不强,需要教师的督促。

2.4 教学目标

在充分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职责及其他维修岗位管理方法的要求,确定了本课程的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汽车底盘部位各个零部件、各总成件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等专业理论知识。

2.技能目标:具备针对汽车底盘部位常见故障初步分析、判断和排除的能力。

3.素质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规范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2.5 教学重难点

该门课程主要是涉及汽车底盘各大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介绍以及故障检修两大方面的知识内容。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将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为本门课的教学重点;而底盘四大系统各自常见故障现象及故障排除方法作为教学难点。

3 教学策略

3.1 设计理念

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课前探索、课中导学、课后拓展的系统形式组织教学;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合理搭建理、虚、实三位一体的多维课堂;将职业素养的培养、企业汽车文化的熏陶贯穿整个日常教学组织的全过程。

3.2 方法手段

该课程的教学环境为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以情境引入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日常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微课视频、三维模型、虚拟仿真、线上交流等信息化手段,虚实结合以破解教学任务中的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按照课前探索、课中导学、课后拓展三个阶段进行[4]。

4.1 课前探索

4.1.1 教师工作

每讲内容开始前,教师事先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预习作业等材料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发布课前预习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务必完成有关预习内容。同时,在展开课堂教学前教师按照所授知识点的具体情况布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情境,准备教学过程所用到的教具、多媒体资料等。

4.1.2 学生任务

在课前,学生需按时完成教师在网络平台发布的预习任务,熟悉教学内容,完成预习作业等多项工作;同时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有关疑问发布在网络平台讨论区,与周围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4.1.3 学生分组

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及便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将全班同学按照6人左右分为一组,可将全班分成8组左右,同时每组选取一名负责人;在教学过程中每個小组成员轮流作为主讲人代表该组展示预习效果。

4.2 课中导学

4.2.1 任务导入

按照情景化的教学思路开展教学,通过播放情境动画或者引入实际用车过程中汽车发生的相关现象引出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

4.2.2 原理点拨

按照课前分组情况,每组学生选取代表上台展示预习效果。授课老师教师通过采用图片、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方式就所讲授零部件的作用、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针对性点拨,让学生熟练掌握该部件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采用邀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或者远程连线的方式,由企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分析部件的相关知识以及实车拆装的注意事项,以提高学习效果。之后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完成在线测试,检验实时学习效果,进而达到破解教学重难点的目标。

4.2.3 虚拟仿真

通过专业的汽车拆装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熟练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的组成、结构、拆装流程以及有关注意事项以指导接下来的实车拆装。

4.2.4 实车拆装

在拆装实训室内,根据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学生按照之前的分组协作完成当前所讲授汽车底盘某总成件的拆装及检测,同时在整个实车拆装过程中始终注意对学生加强5S管理素养的培养。

4.2.5 总结点评

通过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以及企业专家在线点评的这种立体式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分组自学效果以及实车拆装过程进行评价。其中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和企业专家在线点评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和40%

4.3 课后拓展

高职汽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往往绝大部分会从事汽车维修行业成为汽车医生,因此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需要熟悉汽车总成件工作原理,还能够就日常驾驶汽车中有关现象进行解析以及常见故障的检测排除。故而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留下思考讨论题给学生,学生通过查阅有关材料后可把自己的观点分享在网络教学平台的讨论区,实现线上沟通交流,从而达到检验学习效果及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5 结语

为了提高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情趣,提出了在此背景下该课程的教学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法:通过充分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三维动画、虚拟拆装仿真、线上聊天工具等多种信息化技术,简化原理学习,强化技能训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习更主动;合理的设计课前探索、课中导学、课后拓展等环节,实现理、虚、实三位一体的多维课堂,抓住关键,解决重难点,使教学活动更高效;结合课前自学考核及课堂教学考核实现教学全程过程化考核,校企双方多元化评价,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使考核评价更科学。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2017mooc190);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研究(Azcj102)

参考文献:

[1]任满,罗方赞.基于信息化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堂教学改革[J].内燃机与配件,2019(24):289-290.

[2]李媛.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課堂改革与方法创新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8):223.

[3]]王风波,刘为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时代农机,2017,44(03):175+177.

[4]陆昌年.《汽车保养与维护》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时代汽车,2019(14):61-62.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