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选择

2020-09-06马宏魁

数码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心理健康互联网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尤为深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果,就要对教育路径进行合理的选择,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建设,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问题,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选择

互联网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影响深刻,要想让互联网不至于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就要对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通过分析其中的问题,采取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育部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试点”做出了规定,要求高校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让心理学教育观念普及到每一位大学生身上。由此可见,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通过适当的方法维持心理健康,提升心理素质,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为以后步入社会成为有用的人才打下基础。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能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在不同场合用最合适的情绪来面对。然而,许多高校并没有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心理疏导岗位的缺失更是让大学校园内的心理健康辅导形同虚设。

大学生具备足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之后,就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地处理人际关系,跟身边的人更加和谐地相处。然而,许多高校的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许多院校甚至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使得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时不能找到科学的方法进行排解,有些心理问题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爆发成更为严重的行为问题,严重影响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甚至威胁到身边学生的安全。

互联网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是,任何一种技术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只看到它带来利益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带来的消极影响。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就成了当下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互联网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人们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加上现在社会压力大,大学生就业趋势日益严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巨大的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大学生只好在互联网中寻求解脱,获得短暂的安慰。不过,逐渐的,价值观的扭曲、社会责任感的丧失、经济和就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各种人际关系的烦恼等等复杂的因素,让大学生健康成长变得更加艰难,心理问题也就呈现逐年增长的势头,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发展。

在互联网并未普及的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这些媒体都是受政府控制的,大学生在接触到这些媒体上的信息之前,这些信息已经经过了多遍的筛选和审查。这种对信息控制的方法到了互联网时代,就显得收效甚微。因为互联网的规模实在过于庞大,就算相关部门采取手段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筛查,仍避免不了一些有害信息的传播。这些信息就像爬虫一样,通过各种隐蔽的渠道进行传播,给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部分大学生对于不良信息的好奇,也为这些“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更加适宜的温床。然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不光是大学生的责任,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工作不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一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在面对这些有害信息时,没法采取更加科学、积极的态度应对,导致心理问题无处排解,久而久之,造成严重的心理疾患。再比如,前几天危害较大的“蓝鲸”事件,就是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学生接触到了源自外国的这种“游戏”,学生按照游戏的指示,一步一步地完成任务,直到最后一个任务是让学生自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具有某种惯性,当他们一直在完成“任务”时,就会更不愿意在这最后一项“任务”上失败,所以,他们选择了自杀来完成所有任务。网络信息的控制不能面面俱到,“蓝鲸”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时,就需要大学校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具有更加清醒的头脑,更加理性的思维,能够采取科学、安全的手段免受其害。

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被黑客充分地利用。病毒随着互联网传播,让人们的隐私信息不再保密。而病毒的传播在有些互联网渠道上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一封含有病毒的电子邮件,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骗过防火墙,直接传送到大学生的电脑上。大学生因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强,点开病毒连接之后,电脑中的隐私信息就发送到了黑客的服务器端,造成了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许多大学生就因为隐私泄露而产生了心理问题,为今后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大学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作用,在网站上搭建心理健康咨询平台副页或者模块,让学生能够自发地、或者有组织地在平台上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学习。学校可以参考成功的平台建设案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修改,以便平台更好地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比如,学校在校园网站上开辟一个“心情四季”页面,以匿名论坛的形式在上面供学生分享心情,并由他人提出建议,帮助其解决。为了保证这一板块的纯净,学校要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维护,对发布在板块上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掉不良信息,通通过后台数据对不良信息发布学生进行适当的监控,关注其行为,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教育,避免其不良观念影响未来发展。

当下是移动互联的时代,学生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和外界融为一体。学校也应紧跟时代趋势,积极开发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app,并通过资源整合,让app上的信息对大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并尝试让app结合课堂考勤、作业上传等功能,让学生对于app的粘性更强。学校还应在app上及时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将学习成果通过app发布出来,供其他学生参考。

互联网时代在给大学生带来更加多元的信息接收渠道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多重挑战;互联网让学生的学习和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为不良信息的传播也搭建了桥梁。所以,大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摒弃其劣势,通过各种科学的手段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学校还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校园网络上的心理健康咨询平台,帮助学生及时将心理问题分享出来,集思广益,让学生之间实现互助,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祁天.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6):76-78.

[2]范亚丽.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模式的构建[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2(03):103-106.

[3]韩立.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07):160-162.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校思政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困扰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编号GS17111)

马宏魁,1971年,男,籍贯:吉林省桦甸市,硕士,副教授,单位: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市,邮编132022,研究方向:高校党务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心理健康互联网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