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数学意识 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20-09-06田彩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3期
关键词:数学意识创造性思维数学模型

田彩兰

摘  要 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源于学生是否具有数学意识,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数学思维,培养数学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数学意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意识;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3-0036-03

1 前言

数学是一门最能培养思维能力的学科。小学数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为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供了可能,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意识的培养是數学核心素养最核心的成分和最本质的特征。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为基础,这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2 培养数学兴趣,激发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激发兴趣开始,培养数学意识,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用数学的内在魅力“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把小学数学的内在魅力展现出来,把学生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吸引学生关注,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问题,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唤”醒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求知欲强,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合理利用数学教具,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的具体化呈现,给学生带来极强的感官冲击,吸引其注意力;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觉得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程度远高于对课本知识喜欢的程度。小学生很难在枯燥的数学课堂上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如若教师能够将小组竞赛、猜谜、角色扮演等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参与游戏,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3 注重问题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

数学核心素养来自学生的思考、质疑,质疑是重要的思维活动,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问题意识又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基础。

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培养问题意识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天性,将质疑引入课堂,主动为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并且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吸引学生质疑,使学生乐于质疑,让质疑、询问成为学生的习惯,从中享受到质疑的乐趣,从而让他们在质疑中产生新的思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如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与乘法”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相应的加法、乘法算式: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师生质疑、互动研究:6是从哪来的?(有6节车厢,有6个4人。)4×6表示什么意思?6×4呢?(都表示6个4相加。)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表示6个4相加,结果都是24,乘法比较简便。)通过质疑,学生体会到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到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优越性。

通过主题图丰富的素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见解、交流信息的机会,让学生在发言、争论、补充、倾听这一互动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参与数学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能力。

传授质疑方法,培养质疑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但小学生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往往不会质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小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恰当地创设冲突的情境,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如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应用”教学中,教师出示主题图并提问: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每幅图各表示几个几。通过想一想、连一连等环节,学生不难得到两图都可以写成3×6或6×3。教师再次启发学生思考:两幅图表示的具体图意是一样的吗?想一想,3×6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引导他们多角度发现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然就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质疑,从而培养质疑思维。

培养交流意识,提高质疑能力  数学交流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让学生多动动口,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讨论、争辩中提高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如在进行简单推理的“填数游戏”中,由于填数不同,就为学生交流埋下了伏笔。教师在学生回答一种填数方法后并不是直接进入下一关,而是充分利用学生现有回答,鼓励学生说出不同方法;通过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鼓励其他学生敢于质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从而大大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质疑能力就会得到发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4 培养猜想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杜威曾说:“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小学数学问题的猜想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具体的审题、解题、验证中,教给学生猜想方法,让学生以已知条件为出发点,根据条件来猜测结果的大致范围。

如在二年级数学“教室有多长”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猜一猜一米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教师师将米尺竖放,让学生估计,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长度,继而提问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猜一猜教室的黑板有多長?门有多长?教室有多长?操场一周有多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观察和猜想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

5 加强估算意识,培养运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既是学生对数学宏观体现的一种把控能力,也是对数量最直接的一种判断能力,可以说估算能力就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数感建立,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探索中学会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当学生把估算当成胡乱猜测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检验估算正确与否的策略与方法,加强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如在一年级数学“数豆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一组,模拟淘气和笑笑抓一把豆子估数的情景,估一估、数一数,看估得是否准确。有的学生估的可能与实际数目相差比较远,可以先让学生数出10粒豆子,以此为标准,把10粒豆子和其他豆子进行比较,看其他豆子大概有几个10粒,让学生学会有根据地估计。通过估数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数数、写数的兴趣,渗透估计的策略,发展学生估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6 增强建模意识,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模型为数学语言的表达提供了桥梁,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数学模型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培养数学应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1]。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习大量的数学知识、理论和思想。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设置与数学建模相关的课堂活动,将教材中所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笑笑比淘气少16张,就是45-16=29(张),说明笑笑有29张;机灵狗比笑笑多27张,就是笑笑的画片加上27,写成一个算式就是45-16+

27。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逐步形成数学思维。

7 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将所学知识用在解决问题上,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应用意识[2]。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必须从现实的、有趣的、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出发,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

如在二年级数学“分草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看主题图,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信息:55个草莓,8个盘子。问题:平均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在交流思维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不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了选择合理的方案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8 小结

落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不是教学课本中的某个具体理论知识,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为基础,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德志.强化数学建模提升核心素养[J].新校园,2017(5):35.

[2]曹凤山,朱伟义.基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16):21-24.

猜你喜欢

数学意识创造性思维数学模型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古塔形变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