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2020-09-06王宁

管理学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管理思想

王宁

[摘 要] 管理理论丛林的存在,体现了管理理论的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以管理理论丛林为基础进行剖析,人们认为管理理论丛林仅仅是从某一角度或某一方面对管理进行的阐释。在研究了多个管理理论流派之后,我们需要提炼其精髓,并将其应用到中国的现代管理理论中。其次,文章试图将中国当代管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阐释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在中国客观历史条件下,以具有中国特色、文化气质的现代管理具体理论为基础的管理理论。

[关键词]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管理思想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末,我国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我国民族觉醒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下,人民走过了艰难险阻,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壮大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文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情、社会需求、发展方向和理论研究的直接反映。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中国梦。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肩负着时代的重担,显示了时代的特点,也是中国当代管理理论的有力支撑。

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概念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以我国现实情况为基础,剖析和处理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主要现实问题的客观体现。

二、管理理论丛林

(一)管理理论丛林的概念

哈罗德·孔茨首先提出并论证了管理理论丛林的概念。他认为,管理理论研究中有许多流派,由于种种原因而混淆,形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管理理论丛林。从管理理论丛林的理论层面来看,它代表了管理者对管理涵义理解具有局限性的本质[1]。

(二)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第一个学派是管理过程学派。此学派认为管理是在一个组织中与他人协作的过程。它认为管理是一个普遍的过程。它把管理理论比作一种组织经验,经过对管理过程当中所包括的对基础理论的探究、试验和实践以及教育来强化管理实践。这一学派常被人们,特别是批评家称为“传统”学派或“普通”学派。它的创始人是亨利·法约尔[2]。

第二个学派是经验或案例学派。这个学派需要汲取实际管理工作中的经验而且十分注重案例的作用和影响。这个学派是以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管理者经过分析众多成功和失败的实际案例为基础,理解管理问题,从而有效管理。

第三个学派是人类行为学派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与别人合作去把事情做好,因此必须研究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的关系。该学派专注于个人和人类动机的重要性,将人们的动机视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3]。这一学派注重对管理活动的领导和组织行为协调,坚持认为加强对人的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第四个学派是社会系统学派。它与行为学派休戚相关,经常彼此混淆。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切斯特·巴纳德。这个学派在管理思想方面所做出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组织是由个体组成的合作系统。只有在一定的互动社会关系中与他人合作,个体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巴纳德认为,组织包含几个要素:沟通交流;愿意作出贡献;目标一致。一个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协作系统。管理者应该站在系统的中心,努力获得有效协作所必需的协调。因此,管理者应该挑选那些能够为实现组织目标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并以协调一致的方式共同努力。由上述分析能够看出,这个学派与组织行为学派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个学派的系统观应该影响到我们以后要谈的新学派——系统学派[4]。

第五个学派是决策理论学派。研究这个学派的队伍逐渐壮大。专家学者的主要想法是,由于决策是管理的一个主要因素,人们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进行考虑。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管理是一系列宏观和微观决策,这一学派注重决策。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这是学派的主要内容。

第六个学派是数学学派。此学派包含很多数学家和科学家。这个学派的人很骄傲地标榜自己为“科学家”。这些专家学者坚持不懈的观点是,只要组织、计划、经营、协调是一个行政组织过程,那么数字符号和模型就可以代替他们来进行演示。这个学派主要依靠教学示范。借助于模型和数学,我们可以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理解管理[5]。

三、中国现代管理思想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比较分析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春秋战国。这一时期动荡不安,但也出现了一批思想家。在中国的历史长河当中,他们的很多想法早已成为熠熠生辉的明星指引着人们。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在众多思想家的成就中,管理学理论包括儒、道、法[6]。

(一)管理者素质不同

在古代,中国和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由于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目的,对管理人员也有不同的要求。在古代管理者必须是德才兼备的绅士。血缘关系是管理合法的唯一依据。道德在过去的管理当中占据首屈一指的地位。管理者不光是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而且是组织当中的道德模范。

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内圣外王的观念经久不衰。在一定程度上,亲属关系也可以决定管理资格。管理者有不同的领导权限。在现代管理理论中,管理者是官僚主义管理体制下具有管理权的人。这种经理人选拔模式的核心是个人的能力是否适合某一特定的职位。不同管理岗位负责不同管理职能,因此需要挑选具备特殊能力的管理人员。道德等因素在管理中并没有占据特殊的地位,随着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普及,血缘观念逐渐消失。

(二)管理形式不同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注重在管理中运用道德约束和榜样力量。经过指引和带领,提高个体的认知程度。被领导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且自发解决问题,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目的。人们在教育影响之下会形成一系列道德规范。这种管理形式可以概括为一种内部管理。现代管理理论关注的是利用外部因素来激励和约束个体。由于管理阶段和教育阶段并不是一脉相承,外部因素的影响很难为个体产生行之有效的统一标准。因此,在这一管理理论中,个人主义的价值体现为一个自然的理论前提[7]。

(三)管理者目标不同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中心是崇尚道德标准,而现代管理思想则是寻求组織的实际经济利益。两者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以儒家为核心。其最终愿望是把整个社会改造成以伦理道德和尊卑观念为特征的"大同世界”理想形式,与国家的政治力量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很难区分管理模式与道德模式。现代管理理论主要针对的是公司与企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企业盈利并不断提高绩效[8]。

四、结语

通过对西方管理理论丛林的探究,我们能够发觉不同管理理论有不同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环境。理论源自实践,并指导实践。因此,我国管理理论研究也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主要时期。加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吸引外国公司来中国投资,有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打造一批跨国公司。同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也来到了重要时期。公司经营管理,多元化的企业文化将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此外,对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我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需要我国的国情和管理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第九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孙永正.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王毅武.现代管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王毅武.关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基本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5):56-58.

[5]王忠伟.中国现代时期管理思想的提炼[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3):29-33.

[6]杨文忠.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9-21.

[7]王忠伟,刘红,等.秦汉至隋唐时期管理思想的发展[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12):35.

[8]王忠伟.秦始皇的管理思想[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2):45.

猜你喜欢

管理思想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高校食堂经营管理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探究人本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及其在国企发展中的运用
当前经济管理实践受到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启发分析
金士宣铁路管理思想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