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2020-09-05何玲娜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成员数学课堂教学

何玲娜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310012)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依靠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知识内容的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高强度、大容量和快节奏的数学知识学习以及相关数学习题的练习[1].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进行知识要点的探究,能够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本文对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展开分析,以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和合作能力的提升.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内容

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主要针对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内容和学习主题展开探讨.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为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必须在学生之间建立紧密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小组成功才是自身的成功.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应当具备强烈的合作意愿,通过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鼓励支持,共同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在提升自身学习成绩的同时,强化学生的集体学习意识[2].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保证小组内成员在性别、学习成绩、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共同解决相关的问题.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可以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每一个成员都应当承担相应的任务,构建相互尊重、通力合作的关系,不断为小组合作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不足.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知识吸收能力以及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差异,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课堂学习效果[3].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使不同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帮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及时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借鉴他人优秀的学习方法.许多高中数学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这种类型的数学问题仅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需要进行团体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针对同一数学问题展开激烈的谈论,不断表达分享自己的见解,在交流讨论中找到解决相应问题的有效途径.合作学习这种课堂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4].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合作学习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前做好课堂教学准备工作,其中包括研究主体的确定、小组的分组形式以及问题的指引等等.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

三、合作学习实施的具体策略

1.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不同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能力,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而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这样能够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活跃度和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合理分配小组内学生的性别,因为男女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认知角度是不同的,在小组合作中进行男女混合可以拓宽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视角,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发展.教师还应当对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进行规划,以4-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这样可以确保每一个学生的都能参与到讨论中,切实发挥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优势作用.

2.依据具体知识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需要着重突出学生问题讨论和知识学习的过程.学生在知识要点难点学习时,应当了解掌握课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规律、疑难探究为主开展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相互启发思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应当体现知识内容的研究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学生在讨论等差数列数学问题时,小组成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相应的数学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对于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若S12=84,S20=460,求S28.这一数学问题,学生可以从不角度加以解决.

3.突出课堂教学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当突出课堂教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有效地沟通交流,自觉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构建完善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要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效益,应当构建完善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应当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指正,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将合作学习小组的集体评价和成员的个人评价进行有机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成员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另外,还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评级的公平公正,不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积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内容学习兴趣.

5.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实际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限,自我约束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还不够成熟,所以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规范管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当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方案、具体策略和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从整体上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节奏,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总之,推动合作学习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需要教师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优化学习小组的人员的结构,同时根据实际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讨论主题,并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小组合作学习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为数学课堂学习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成员数学课堂教学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