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2020-09-05韩治勇张伟姜蕾方金苗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徽六安237012

安徽建筑 2020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工程项目项目管理

韩治勇,张伟,姜蕾,方金苗 (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1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应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1]。其核心知识点可概括为“三控三管一协调”。其中,“三控”即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三管”即合同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则是组织协调,即项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之间的协调及施工班组的沟通,工程项目管理结构如图1所示。

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涉及的安全生产事故、质量事故和成本控制不严格导致的亏损等问题与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知识缺乏直接相关[2],这就要求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当务之急是要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着手,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因此,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现状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研究,以期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3-6]。

图1 工程项目管理结构图

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现状分析

原有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更强调理论教学,课程量大,教学任务重,采用满堂灌教育方式往往制约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课程量大,教学任务重

该门课程是一门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性课程,结构复杂,综合性较强,涉及工程法律法规、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监理等课程,需要加强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而且各个建设工程项目涉及的阶段较多,建设工程项目阶段如图2所示。因而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在较少学时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课程量大。

图2 建设工程项目阶段

2.2 课程体系不完整

本课程教学内容大多依赖教材,而每种教材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编排思路不同,课程体系不完整。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合。加之,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难以掌握较系统的知识。以我校为例,由于学生在大四上学期才开始学习工程施工组织,导致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这一部分内容难以和学生讲解,很多涉及工程进度的案例无法充分地展开。

2.3 满堂灌模式,教学效果差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以往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担任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填鸭式”的方法将大量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甚至完全依照教材进行课程的教学,对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不重视;忽略了对学生工程专业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课下时间的沟通极少,往往导致学生出现“课上听不懂,课下不练习”的问题。

2.4 实践教学环节无法保证

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性长、流动性大、安全风险大、不可控因素较多;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环节多,实践环节较少或者根本没有实践环节。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胜任某些具体项目工作,企业不愿意提供实习机会,这样学生基本上不能了解施工现场的全貌,这使得实习实践变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参观,实践教学无法真正起到作用。

3 课程改革目标

结合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及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本课程需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改革教学方法。

3.1 结合职业资格考试规划教学内容

该课程内容在执业资格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岗位针对性极强。可以结合当前我国建设领域实行的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如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这些职业资格考试涉及该门课程的内容较多,可以结合这些知识点整合教学内容。课下要求同学们巩固历年执业资格考试真题,检查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作为平时考核的重要指标,以职业为导向原则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为学生工作取得执业资格证书提供一定的知识支撑。

3.2 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在讲述课程内容的同时,加入真实的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并对案例中涉及的工程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剖析,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还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完善其工程项目管理思维。比如,在教学中引入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真实案例。从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施工和动用前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方面依次对某个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讲解,并结合工程现场图片及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工程现场,加深了学生对现场项目管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发散了同学们的项目管理思维。

3.3 沙盘模拟演练,激发学生兴趣

可以引入沙盘模拟训练,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作为独立的项目管理部门,每人在项目经理部承担不同的工作岗位,由小组模拟项目经理部,并由教师进行评价其最终的管理成绩。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可以将理论教学中涉及的工程成本、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及合同管理等知识,通过这种沙盘模拟教学模式,将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教学的有机整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同时还能将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现场观摩教学,增强工程实践

本课程学时量较少,应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所学课程内容通过工程现场观摩教学有针对性地选择工程项目部,带领学生参观并对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工序及施工方法等进行现场观摩教学,同时参观后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对工程项目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形成实习报告。比如,要求学生掌握施工质量验收的组织和程序、施工质量验收的内容,建设工程索赔的程序与过程等。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 结语

精细化项目管理与粗放型项目管理模式相比,更加强调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逐步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加系统的知识,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实践意义。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根据学生以后岗位的任职要求及市场导向,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工程项目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