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蚓粪对温室番茄植株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调节

2020-09-04史津玮王业迪关之昊路迎奇张玥琦杨丽娟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年4期
关键词:导度蒸腾速率净光合

史津玮,王业迪,关之昊,姚 澜,路迎奇,张玥琦,杨丽娟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猛[1],农民为了追求高产,大量施用化肥,不仅导致了设施土壤污染,而且影响设施蔬菜产量的提高。因此,急需寻找一种合适的有机肥来替代化肥,在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保证设施蔬菜的产量。蚓粪是一种天然的生态有机肥,含有较高的速效养分,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能够持续供应养分[2],由于蚓粪结构微小、孔隙度高、表面积大、通风良好、微生物活性高,具有优良的营养状态和缓冲能力,因此蚓粪具有增强植物可利用养分的能力[3],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很好的效果[4]。前人研究表明蚓粪施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如菠萝、油麦菜、番茄等作物的产量[5-7],且对作物产量的提高效果优于猪粪、生物黑炭、秸秆等有机物料[8],与马粪堆肥、鸡粪和化肥相比,在60%~70%的田间持水量下,蚓粪可使番茄增产16.30%、9.63%和51.99%[9]。

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过程中最基本的生理活动,光合作用的强弱和产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0-11]。前人研究表明,温度和湿度均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高温高湿的交互作用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极显著,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湿度来影响叶片气孔特性,进而影响叶片蒸腾和光合作用[12]。在日光温室增施不同浓度的CO2,可显著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率[13]。提高灌水量和施肥量,同时提高植株的净光合速率[14]。目前,关于通过调节温度、光照、CO2浓度以及水肥耦合作用等来调节植株光合作用的报道较多,但是关于蚓粪施入对植株光合特性影响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在番茄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中施用蚓粪对番茄生长状况、光合作用以及番茄产量的调节,旨在为通过施入蚓粪来调节番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沈阳农业大学温室基地(123°57′E,41°83′N)内进行。供试土壤分别为采自辽宁省沈阳市某基地的0 年(与连作大棚相邻的休耕土壤)、5 年和20 年的番茄连作土壤。供试土壤养分含量见表1。供试番茄品种为“金冠九号”。

表1 供试土壤的基本性状

试验采用聚乙烯盆钵,规格为:30 cm×28 cm,每盆装15 kg 土壤,试验土壤均风干后过1 cm筛。本试验共设5 个处理,分别为:VM(蚓粪)、CM(鸡粪)、FS(稻草)和CF(化肥),CK(不施肥对照),每个处理重复5 次。所有施肥处理以N、P、K 等养分施入,N、P2O5、K2O 用量分别为 0.40、0.25、0.40 g·kg-1(即N、P2O5、K2O 分别为900、560、900 kg·hm-2),蚓粪用量为13.10 g·kg-1(参考当地有机肥施用量30 t·hm-2),FS(稻草)、CM(鸡粪)用量分别为40.82 g·kg-1、8.30 g·kg-1,养分不足的处理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补足,供试肥料的基本性状见表2。所有肥料均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番茄生育期内不进行追肥。

表2 供试肥料的基本性状

试验所用稻草收集自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风干后粉碎至2 ~3 cm 备用;鸡粪堆肥由公司提供;新鲜蚓粪由本课题组提供。

1.2 田间管理

2016 年3 月12 日选取生长健壮并且长势相对一致的幼苗(3 ~4 片真叶)移栽到盆钵中,生育期内灌水量保持到田间持水量的70%~80%,整个生育期为108 d。留3 穗果,每穗果留4 个果实。

1.3 样品采集及测定

光合指标(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于花期采用GFS-3000便携式光和系统分析仪,在流速为750 μmol·s-1,CO2浓度为400 μmol·mol-1,叶室面积为8 cm2,叶室温度为25℃,光强为800 μmol·m-2·s-1的条件下测定(WALZ,德国)。

番茄收获后分离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及时清洗根系并测定根系活力,其余部分经90℃杀酶30 min,然后60℃烘干至恒重,用于生物量测定,根冠比为根干重与地上部干重的比值。

根系活力采用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还原法测定。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 和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及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蚓粪对植株光合参数的影响

如表3 所示,同一连作年限条件下,施肥提高了番茄叶片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Ci)。在连作0年的土壤中,VM 处理的Tr 最高;CM 处理的Gs 和Pn 最高,但与VM 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FS、CM、VM 处理的Ci 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CF 处理。在连作5 年的土壤中,各个处理之间的Tr、Gs、Pn、Ci 差异不显著;在连作20 年的土壤中,VM处理的Tr、Gs、Pn、Ci 均为最高,分别为4.73、238.70、19.97 mmol·m-2·s-1、251.88 μmol·mol-1,与CM 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较FS 处理分别增加了56.11%、33.20%、19.80%、16.50%,较CF 处理分别增加了84.05%、51.68%、42.74%、20.89%。

由表3 显著性检验可知,施肥处理对Tr、Gs、Pn 以及Ci 的影响呈极显著水平。连作年限对Tr、Ci 有显著影响,对Gs、Pn 无显著影响。施肥处理与连作年限的交互作用对Tr、Gs、Pn 以及Ci 均有极显著影响。

表3 蚓粪对番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由表3 可知,同一施肥处理不同连作年限对番茄光合参数影响不同。CF 处理的连作5 年的土壤中栽培的番茄叶片Gs、Pn 均显著高于连作20 年的番茄。FS 处理的各个连作年限的番茄叶片的Tr、Gs、Pn 和Ci 之间差异并不显著。CM 处理下的番茄,除Tr 外各个连作年限均差异不显著。VM 处理在连作20 年土壤中栽培的番茄叶片的Tr、Gs、Pn 和Ci 均显著高于连作5 年的番茄,分别提高了23.68%、25.12%、15.52%和11.391%;较连作0 年分别提高了23.26%、20.15%、7.06%和15.97%。

2.2 蚓粪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连作年限条件下,蚓粪的输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物的地上部以及根干重,从而影响植株的根冠比。如图1 所示,在连作0 年的土壤中,VM 和CM 处理的植株地上部干重、根干重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均显著大于CF 处理;FS、CM、VM 处理的根冠比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连作5 年的土壤中,VM 处理的地上部干重显著高于CM 和FS 处理,分别提高了24.27%和29.71%;FS、CM、VM 处理下的根冠比之间差异不显著。连作20 年的土壤中,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均为VM 处理最高;各处理之间根冠比差异不显著。

如 图1 所 示,CF、FS 处 理 的 连 作5 年 和 连作20 年的土壤中栽培的番茄的地上部干重与连作0 年的土壤中的番茄相比均有所降低,且差异显著。FS 处理的连作20 年的土壤中栽培的番茄的根干重显著低于连作0 年和连作5 年的土壤中栽培的番茄。而VM 处理的连作5 年和连作20 年的土壤中栽培的番茄的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以及根冠比与连作0 年的番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图1 蚓粪对番茄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2.3 蚓粪对植株根系活力的影响

由图2 可知,在连作0 年和连作5 年的土壤中栽培番茄,CM 和VM 处理的植株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M 和VM 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中连作0 年的土壤中VM 处理的根系活力最高,较CM、FS、CF 处理分别提高了9.72%、29.30%和48.67%。 在 连 作20 年 的 土 壤 中CF、FS、CM、VM 4 种处理的植株根系活力之间差异不显著。

如图2 所示,CF 处理下的连作5 年的土壤中栽培的番茄的根系活力显著低于连作0 年的番茄。FS、CM 和VM 处理的根系活力趋势基本相同,连作0、5 和20 年的土壤之间差异不显著。

图2 蚓粪对番茄根系活力的影响

2.4 蚓粪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P<0.01,F=24.23)和处理与连作年限的交互作用(P<0.01,F=7.85)对番茄产量影响显著,而连作年限(P>0.05,F=1.31)对番茄产量无显著影响。由图3 可知,在连作0、5 年的土壤中,均为VM 处理下番茄产量最高,分别为1 641、1 654 g·株-1,与CM 处理的番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连作0 年的土壤中,VM处理的产量较CF、FS 处理分别提高了29.45%、15.71%。连作20 年的土壤中番茄产量依次为VM>CM>CK>FS>CF。

由图3 可知,FS 处理与CF 处理情况下,连作5 和20 年的番茄产量均低于连作0 年的番茄产量,其中连作20 年的达到显著水平。CM 处理下连作20 年的番茄产量较连作0 年和连作5 年的番茄产量分别降低了7.63%和4.87%。VM 处理的各个连作年限的番茄产量之间无明显差异。

图3 蚓粪对不同处理的番茄产量的影响

2.5 产量与生物量、光合作用、根系活力等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产量与生物量、光合参数、根系活力等相关分析表明(表4),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与净光合速率、地上部干重以及根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和根系活力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干重、根干重、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除此之外,胞间CO2浓度还与植株的根系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根系活力、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表4 产量与生物量、光合参数、根系活力的相关性

3 讨论

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蚓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在连作0 年的土壤中,蚓粪处理的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化肥处理;蚓粪、稻草、鸡粪3 种处理下的胞间CO2浓度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化肥处理。连作20 年的土壤中,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均为蚓粪处理下最高。前人研究结果表明,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以及气孔导度的增加与植物水分供应的增加有关[14],由于蚓粪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结构,蚓粪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保持了根系充足的水分供应,从而提高了叶片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15],此外蚓粪能够长期供应养分,也对提高叶片的光合参数具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施用蚓粪有助于植株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的提高,从而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

植株干物质有90%~95%是来自光合作用[16]。光合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过程,因此通过光合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生物量的增加[17]。蚓粪的施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物的地上部以及根干重,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18]。可能是由于蚓粪中含有植物所需的生长激素,能够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为地上部提供营养物质,从而提高了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19]。同时蚓粪输入提高了植株的光合作用,也促进了植株干物质的积累。

根系活力是衡量根系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根系的生长和活性对植物的生长和营养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蚓粪的输入可以显著提高番茄植株的根系活力,可能与其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有关[20]。蚓粪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以及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铁、锰、铜、硼等多种微量元素,同时含有许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腐植酸等,对植物根系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21-23]。

在本试验中,相同的连作年限下,蚓粪的施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茄的产量,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4]。连作0 年的土壤中,蚓粪处理的番茄产量较化肥处理提高了29.45%,连作5 年的土壤中,蚓粪处理较化肥处理提高了23.45%。连作20 年的土壤中,蚓粪处理较化肥处理提高了25.85%。蚓粪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改善归因为:(1)提高作物产量的根本途径是改善植物的光合性能[17],蚓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物的光合能力,进而促进了番茄产量的提高。(2)蚓粪增加了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产生了更多的植物生长激素[25],蚓粪可以通过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来影响分泌植物生长激素,对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6]。

同时,本试验相关性分析表明,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根系活力、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18,27],因此可通过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根系活力以及生物量来调节产量。

4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与鸡粪、稻草相比,蚓粪的施入可以提高番茄植株的生物量、根系活力,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以及胞间CO2浓度。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根系活力等都对促进番茄产量的提高有极显著的作用,本试验通过蚓粪提高了番茄的生长以及生理指标,显著增加了番茄的产量,3 种连作年限下的平均产量可达1 629 g·株-1,与鸡粪、稻草、化肥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4.78%、23.36%、39.26%。综上可以为通过施入蚓粪来调节光合作用,进而提高番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导度蒸腾速率净光合
基于物联网和Deep-LSTM的茶树净光合速率动态预测模型
南方丘陵区油茶气孔导度模型修正
干热河谷石漠化区顶坛花椒叶片蒸腾速率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土壤水分状况对猕猴桃叶片蒸腾速率影响研究
考虑植被类型的冠层气孔导度模型
蓄水坑灌下苹果树冠层导度日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
阿克苏地区成龄枣树气孔导度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耐密植大豆品种沈农12号光合速率的研究
黄土丘陵区山杏人工林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如何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