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血”并非补补都能好

2020-09-03傅华编辑长歌

科学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色素性性贫血老伯

文/傅华 编辑/长歌

年逾六旬的黄老伯身体向来健康,最近他体检时提示有轻度贫血,医生建议去血液专科就诊。老伴和周围的人都觉得瘦的人才会贫血,而黄老伯并不瘦,所以都认为他不应该会贫血,就算有贫血,吃点红枣、枸杞就行了。

但黄老伯不放心,立即去医院血液科就诊了。经过仔细检查,发现黄老伯得的是血液疾病——“骨髓瘤”。医生说还好黄老伯及时就诊,情况不是很严重。经积极治疗后,黄老伯病情得到了控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贫血需要引起重视

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头晕、乏力或者胸闷、心慌等症状,通常以为自己有心脑血管疾病,而忽略了贫血也会有上述症状,甚至即使知道了有贫血也不在乎。其实,贫血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

贫血有哪些危害

贫血并不仅仅有头晕、面色差等表现,由于贫血是携带氧的血红蛋白减少所引起的,因此会造成全身组织和器官出现缺氧。通常血红蛋白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小于30g/l为极重度贫血。贫血严重时可造成饮食不振、恶心、腹胀、黄疸、感觉障碍、神志改变,同时可有心悸、短气、胸闷、心率加快。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心肺功能偏差,贫血发生后心功能负担加重,甚至造成贫血性心衰,危及生命。

哪些因素会引起贫血

贫血的病因有许多种,并不是只有营养不良。老年人的贫血症状多变,特异性不明显,常常和其他内科疾病杂合在一起,有时甚至被其他内科疾病所掩盖。因此,对老年人的贫血原因医生大多需要多方面考虑。

根据红细胞的体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和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病性贫血。老年人往往可能由肿瘤性疾病特别是消化道肿瘤导致,如不及时发现可能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肿瘤迅速恶化等情况。

大细胞性贫血

有些老年人脏器老化,胃壁细胞萎缩,胃酸和内因子分泌不足,加之食欲、牙齿咀嚼功能下降,许多食物因为咬不动而长期不摄入,导致造血原料叶酸、维生素B12的缺乏,出现了巨幼细胞性贫血。这是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严重时常常并发血小板、白细胞减少,溶血,小便发红,黄疸,甚至神志障碍,给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这是老年人不能忽视血液科的专科疾病,特别是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赶超了白血病。它常常起病隐匿,有时甚至发病初期只表现为贫血,不容易被发现,等到全身其他症状明显时,病情发展多已非常危重。黄老伯就是一例由于骨髓瘤造成的贫血,所幸发现早而得到了及时治疗。

由此可见,造成老年人贫血的原因十分复杂,只有找到病因才能有效治疗。要对贫血提高警惕,不能只考虑营养不良,而一味补充蛋白质、吃红枣、赤豆等红色食物,可能会延误病情。因此,建议老年人在发现贫血后,应该及时至医院血液专科就诊,通过询问病史、配合血液学检查,最终得到正确的诊断及相对应的治疗。

猜你喜欢

色素性性贫血老伯
老伯和桃园
反向性色素性扁平苔藓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幼儿色素性荨麻疹1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荆芥炭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的临床分析
切莫轻视儿童营养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