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么看7岁女儿偷玩具亲妈报警

2020-09-02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玩具店王女士报警

近日,广东佛山南海警方接到一位母亲报警称,7岁女儿在商场偷了东西。

女孩的母亲王女士向民警讲述了事情经过:女儿此前在玩具店偷走了几个玩具,价值约200元。这天她再次来到玩具店时被店员认出。一开始无论王女士和店员怎么问,小女孩就是不肯承认。王女士于是想到了报警。在民警劝说教育下,小女孩终于承认,看到小玩具很漂亮,但也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妈妈开口要钱,一时没忍住就偷拿了几个。事后,女孩妈妈按商品原价进行了赔偿。

此事引发大批网友就教育方式展开讨论,意见大致分两派:一种表示支持,认为“教育从来无小事,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做错事要承担责任”;一种则表示反对,认为“方法太极端,可能会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你会怎么做?

@柏柏育儿漫画:7岁的孩子,应该知道偷东西是不好的行为,为什么还会偷呢?最基本的原因,是孩子的需求常常没有得到满足。当他们的需求被过度压抑,只會让孩子变得不择手段。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心,大庭广众之下,让孩子承认自己是小偷的事实,谁会愿意呢?妈妈正确的做法,是把女儿带到没人的地方好好沟通,告诉孩子,真的喜欢,妈妈买给你,但是我们不能在没有付钱的情况下偷偷拿走,如果孩子不听,可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在民警的说服教育下,说出了偷东西的原因: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不敢向妈妈开口,但又很想要这个玩具,才会拿走的。孩子要累积多少次失望,才得出一个结论:妈妈肯定不会买给我。教育这件事,讲究细水长流,平时家长就要多关心孩子,尊重孩子,注意细节,及时引导,不要等到问题爆发出来就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

@伊戈尔斯:我随便想一下都知道这种事大部分家长要么护犊子死不承认,要么直接给钱赔偿了事。而这位妈妈没有为了自己的面子选择上述两种做法,而是从根源上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底线,全程也都是在好好说话,最后再掏钱赔偿店家。这对孩子来讲就是最为生动的一节人生课。

@陈ne呀:小孩子被警察询问后,心理上可能会出现羞愧感,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出现焦虑或者逆反心理,但是家长只要及时干涉,耐心说明,就完全可以消除这种隐患。在这件事情里,是因为小朋友想要买东西但考虑到家里穷不敢开口,所以及时引导孩子的价值观很重要。

(摘自《南方都市报》)

猜你喜欢

玩具店王女士报警
贴心的“健康日历”
小心,墙纸在报警
鞋子摆放透露的信息
捅破“窗户纸”,癌症不可怕
司机摸女乘客腿:就想知道裤子上有洞冷不冷
追尾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
芭比娃娃
基于Wonderware平台的分布式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童年的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