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慌,脑子里这两种“瘤”并不是癌症

2020-09-02宋璞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动脉血脑组织癫痫

宋璞

人们谈“癌”色变,但不少人对癌症和肿瘤的概念却分不清楚。简单来说,根据肿瘤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可将其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两种常被人误认为癌症的脑内肿瘤,帮助大家认清疾病,避免不必要的担忧。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又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畸形,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在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4%。本病与基因突变及遗传有关系,后天性学说认为,常规放疗、病毒感染、外伤、手术、出血后血管性反应均可诱发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并不是癌症,但这并不代表它没有危险或是患者可以掉以轻心,海绵状血管瘤的危害包括:

1.出血。海绵状血管瘤是一团长乱了的、极度扩张的毛细血管,里面淤滞了较多的血液。血管壁薄弱,血液量较多,就会导致血液的外渗,会出现“瘤体”周围反复的少量渗血。

2.占位效应。尽管海绵状血管瘤不是癌症,但它也是一团异常结构,也会占用正常脑组织的空间,从而压迫神经造成相应的症状。

3.癫痫发作。由于海绵状血管瘤的占位效应和反复渗血,这些情况都会对周围的正常脑组织产生刺激,如果在较为容易引发癫痫的脑区(如脑皮层等部位),就可能导致脑部的异常放电,最终导致癫痫发作。

颅内动脉瘤

脑里还有一种和血管有关系的“瘤”也较为常见——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也不是癌症,它只是动脉血管上鼓出的一个“包”。

血管,特别是动脉血管是有一定弹性的,类似于橡胶管。若是管壁局部受到损坏或管内压力过高就可能会导致血管局部膨胀,像吹气球似的在血管上鼓个“包”,这个包就叫做动脉瘤。还有少数动脉瘤是动脉血管阶段性梭形扩张。

颅内动脉瘤虽不是癌症,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险:

1.出血。局部膨隆的血管管壁会较为薄弱,容易破裂,一旦破裂就会有血液流出,会造成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破裂出血后还可出现一系列的全身性症状,如血压升高、体温升高、脑心综合征等。

2.占位效应。这一点与海绵状血管瘤类似,尽管它们的位置不同,但正常情况下,动脉血管与脑组织是挨得很近的。动脉上鼓出的“包”就很容易压迫到脑组织或神经(压迫动眼神经最常见),进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

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主要包括:

1.介入腔内修复术。即通过类似于心脏“放支架”的介入手術方法,用特殊器械将鼓出的动脉瘤从血管内给填塞住。如此,血流的冲击就不会进一步影响薄弱的瘤壁,动脉瘤也就不容易破裂出血了。

2.外科手术夹闭术。就是通过外科手术,将动脉瘤暴露出来,然后用钛合金的小夹子在血管瘤的根部(瘤颈)夹闭,如此血流无法影响薄弱的瘤壁,也就不容易破裂。

以上这两种常被患者误会成癌症的“瘤”,不必过于紧张,但也不能马虎大意。

(摘自《家庭医药》)

猜你喜欢

动脉血脑组织癫痫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动脉血与静脉血相互转化的演示方法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急诊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清血钾的相关性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诊断超声辐照对子代大鼠生长发育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尿激酶对脑组织影响的研究进展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也可有良好预后
不同宫内缺氧时程对胎鼠脑组织STAT3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