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视角下农村学校数学课堂活力提升探讨

2020-09-02于玮

成才之路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堂活力儿童视角应用能力

于玮

摘 要: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突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投入度,就要提升课堂活力。文章基于儿童视角,结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立足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深入分析课堂低效成因,从创设教学情境、多感官体验教学内容、丰富课堂评价方式三方面,对儿童视角下农村数学课堂活力提升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儿童视角;教学做合一;数学教学;课堂活力;探究能力;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8-0134-02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针对当时“重读轻教”的教学现象提出的,该思想强调教育应做到教与学、学与做、教与做的有机统一。“教学做合一”思想内涵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完全契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立足“教学做合一”思想,有利于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投入度。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能提升课堂活力。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低效成因分析

1.家庭环境影响

一部分家长对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孩子健康快乐就行。家长这种错误观念极易削弱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导致他们学习态度消极、作业懈怠、课堂听课低效。另外,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较大,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关爱,时常沉迷于网络,学习兴趣缺失。

2.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农村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思维不够活跃,导致数学课堂氛围沉闷、活力不足,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学习呈现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且后进生队伍庞大。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提优,就会使中等生、后进生跟不上,最终造成大批量学生掉队;如果注重基础,知识就得不到拓展和延伸,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有效培养,课堂极易呈现低效状态。

二、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活力提升策略探讨

针对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应用“教学做合一”思想,能让学生在“做”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在“做”中转变学习态度、增进师生情感,在“做”中掌握本领、提升主观能动性。可以说,“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活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创设教学情境——“引”出活力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打造活力课堂的先决条件。笔者采访了某农村小学六年级20名后进生,发现他们在三年级刚接触“认识几分之一”这一数学概念时,就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并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对接下来的分数意义、约分、通分等一系列知识的学习跟不上,学习兴趣消失殆尽。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不透彻,就会在面对数学习题时,概念、公式混淆,造成解题思路的混乱。因此,教师要抓住概念的本质,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驱力,突破概念教学这一难点。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年月日的产生过程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到探究学习中,萌发追本溯源的愿望和兴趣,成功“引”出学生的学习活力。

2.多感官体验教学内容——“动”出活力

数学内容是生活抽象化、情境形式化的产物,令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应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他们在多重感官体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存在和具有的现实意义,进而自主地探究知识、创造性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增强创设体验机会的意识,积极为学生搭建体验平台,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寻得知识源头,感受知识的趣味性,提升探究能力。体验的过程就是“动”的过程,也是激发课堂活力的过程。(1)操作体验,即手动。某些知识的探究,只有学生都参与体验,反复操作尝试,才能获得结论表象下的深刻含义。这种体验远比教师的示范、单方面的讲解更能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开枝散叶。例如,在探讨“三角形两边之和和第三边的关系”时,教师课前可为学生准备好长短不一的小棒,安排以下三个核心问题的探索:一是在动手摆的过程中探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为什么要大于第三边”。二是先想象,再摆一摆,验证自己对“如果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会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三角形两边之和不等于第三边”等问题的猜想。三是在不断尝试体验操作中,探讨“三角形在两边确定情况下,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这样的实践体验,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有意识地、有目标地探究,不仅能破解核心问题,还能激发学习欲望,促使他们处于乐学的状态,焕发生命力和活力。(2)阅读体验,即眼动。学会一个知识的首要条件是读懂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识、再生知识。因此,教师要认清数学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将数学阅读融入日常教学,提升学生思维力、理解能力。例如,在探讨圆柱侧面积时,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数学报第1442期“怎样剪能算出侧面积”一文,从而打开学生眼界,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无论是动手操作,还是阅读体验,都离不开思考,因此,教师要留一点时间给学生静思。静思的过程是梳理知识脉络、提炼知识核心、架构知识体系的过程。而课堂阅读正是静思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新旧知识对话的过程,是内化的过程,也是心动的过程。

3.丰富课堂评价方式——“评”出活力

课堂教学评价贯穿课堂始末,是连接数学知识、学生思维、师生情感的主线。精准、精心、精彩的课堂教学评价,能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目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比较机械、单一,忽视了个性化、发展性、过程性评价。教师要改变课堂上师生角色定位,立足儿童特征,从课堂教学评价入手,在交流中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评价中润泽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重视过程性评价。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测评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倾听、表达、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改变只关注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的现象。要侧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即关注学生的思考、表达、倾听、质疑和交流。课堂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学生相互评等方式,不能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应从一元转向多元。科学、全面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重视课堂练习评价。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有趣、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既是对教师“教”的效果的反馈,也是对学生“学”的效果的实践性检验。因此,课堂练习设计要多样化,既要有常态作业,又要有特色作业;要层次化,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寻得自我,在练习中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

三、结束语

总之,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活力,离不开“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引领,只有以“教”为基础,以“做”为支点,才能撬动学生的“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就数学课堂的精彩。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多感官体验教学内容、丰富课堂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學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全文贵.欣赏经典内容体验数学魅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09).

[2]季荧霞.关注儿童视角,创造课堂体验——谈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7(07).

[3]冯多平.导学设计平台下的小学数学活力课堂建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

[4]汪明峰.课堂活动为小学数学增添活力[J].江西教育,2016(21).

[5]袁瑶.兴味盎然,打造小学数学活力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力儿童视角应用能力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