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简析

2020-09-02付千卉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经济

摘要:我国的社会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提高到一定总量之后,经济增长的发展动力就会发生变化,在新时代我国经济由原来的追求高速增长转变为追求高质量发展,则经济发展所需的动力转变为制度的完善、人力资源的提升、创新的需求、金融体系发展等,用新动力推进经济发展步伐,创造高质量的产业链,改革传统产业,用创新思维开发新动力,发展信息化产业等新兴领域。在原有的推动力已经不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时,必须促进动力转换,促进我国经济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时代环境中,由原有的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关注点由生产力和生产率的提高过渡到对人力资本的持续性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方向转型,经济结构需要得到升级,发展动力需要进行转换,按照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完成新旧动能的更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发展动力的转换已经开始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要通过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向着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前进,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进一步深化城市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动力分析

我国自改革开放开始,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即使经历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我国经济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状态。我国经济的增长,依赖于多方面动力的不断推动。

(一)资本动力

新时代背景下能够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三大因素无非是投资、消费以及出口,其中,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需要拥有大规模的生产投资以及相对较高的资本形成率,如此才能使得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在数量以及规模两方面能够在短期内大幅度提升。推动投资的资本动力并不只有国内投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吸引了大量国外资本动力进行投资,这一行为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积蓄力量,同时提高了我国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度,因此,资本动力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

(二)人口红利所带来的廉价劳动力

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初期以及中期主要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同时这一产业也促进了农村和小城镇的发展。由于我国的人口红利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高度吻合,人口红利影响下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的投资,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农村和小城镇中快速发展,例如珠江三角洲一带等,与此同时,我国也凭借着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大出口,增加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力资本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的支持而人口红利则不断改善人力资本。

(三)国际贸易

目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因此国际贸易无疑是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积极履行该组织的宗旨,谋求安全平等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国际贸易,我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通过国际贸易,我国的资本累积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国际贸易,我国的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国际贸易,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挥优势。

(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保障

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知,一个合适且具有高效率的经济组织能够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经济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转型的重要方式,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一系列创新,将原有的高度集中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我国社会得到了全方位的转变。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确立,使得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得到提升,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以及推动者的同时,保障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自主经营权、平等交易权等多项权力。而在公有制经济层面的改革,除了建立分配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委托代理关系等措施外,还改善了我国国有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极大程度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二、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

(一)发展高质量的产业链新动力,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让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形成有序的链接,旧动力中具有代表性的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转换为新动力,从而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链的竞争已经成为新时代产业竞争的核心,新产业链、供应链与传统产业相结合,赋予传统产业新的动力,带来重塑后的价值链。在新产业链中服务业成为重要的增长点,能够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成为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方向。加快技术进步,创建高附加值产业,让产业链中的企业向中高端高质量产业发展,用创新和服务引领新动力,让新产业链与全球贸易合作建立深入的关联,整合国际资源,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能够赶超发达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动力[1]。

(二)进行传统产业的改革和提升,培养高质量的新兴产业

当经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动力与就动力进行转换的过渡时期,我们需要通过创新全面提高生产率,让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大幅提升,将对资源优势和低廉劳动力优势转变为通过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优势的创新产能发展。淘汰落后的过剩产能需要政府加大力度,给予全面支持,才能在传统行业改革中起到积极的刺激作用,让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得到全面的应用,鼓励企业進行技术创新,打造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带动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让产品本身以及产品的生产过程、管理以及服务都从简单的制造转变为智能制造,扩大新兴产业的领域和范围,提高企业市场竞争的软实力[2]。

(三)推进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颇为迅速,成为新科技、新产业、新模式的爆发点。大数据已经成为基本生产要素,与旧动力中的土地资源和资本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而且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正处于不断开发、发展新运用的运用扩张阶段,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利用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的科技发展,创造了繁荣的经济发展阶段,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新的产业革命将由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来带领,引起科技和产业变革,用信息化创造新动力,实现“互联网+”的新模式,将传统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融合,积极培育新模式,产生新的战略性优势,培育具有新动力优势的科技型创新企业,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工人的新型高科技产业,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也将成为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动力,将工业思维转变为数字化思维,进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通过结构改革、流程重组,建设数字化制造产业,打造数字化生活,进行数字化服务,让经济和社会发展充分利用数字化产业发展带来的便捷和高效[3]。

(四)加强绿色环保理念在新動力中的渗透

新旧动力的转换还体现在对传统经济增长过程中忽视的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转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在旧经济发展模式下,快速的经济增长没有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造成的短视效应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增速与环境恶化程度成正比。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不再适合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目标。因此,在进行产业革新以及创新产业的崛起过程中,我们要改正过去的错误,用绿色环保理念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取缔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程度高、经济效益偏低的传统产业,进而促进具有生态保护、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打造战略性优势的绿色低碳的现代创新企业,提高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五)提高人力资源资本,培养高质量的企业家和创新人才

在经济发展的新旧动力转换的过程中,企业家和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实现企业的创新和改革,需要大量具有创新和革命精神的人才,他们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企业输入新的思想和技术,成为企业取之不尽的新动能。无论是传统的制造业、新兴产业、新型服务行业,都需要为企业发展储备大量的高质量人才,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近年来我国对专利发明的保护越来越完善,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够引领企业的发展,成为企业市场竞争中的绝对优势,因此企业必须重视自身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企业内部的人才发展提供完善的激励政策,鼓励创新、支持研发,让人才成为企业的大脑,通过人才来激发企业的活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培养大批的优秀企业家和创新人才。

三、结语

在我国经济进入稳定发展的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的转换至关重要,我们要不断完善和深化传统产业的改革,创建新的产业链,注入创新型科技、信息化数字化产业等新动力,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向高端产业发展,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支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发展动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昌兵.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8(5).

[2]李巧华.新时代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J].财经科学,2019(6).

[3]李辉.大数据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实践基础与政策选择[J].经济学家,2019,3(3).

作者简介:付千卉(2000—),女,山东人,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2018级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