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副对联看清代翰林书法

2020-09-02梁基永

收藏·拍卖 2020年6期
关键词:翰林行书楷书

梁基永

近年翰林对联在市场上颇为流行,赝品也越出越多,新仿的翰林联,基本都是一种行书的风格,面貌倒是很单一,细看之下,书写者其实并不具有严格的楷书功力,更不具备馆阁体那种严格的节奏感和沉厚的感觉。总而言之,真正的翰林对联,即使稚嫩,其间架结构和节奏感仍然很强烈,而新仿品则无法望其项背了。

清代继承唐以来的科举制度,让天下土子通过考试走入仕途,并且沿袭了宋以来的翰林院制,在进士中选拔最优秀人才,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人才教学与储备机构。在清代,进士一旦入选翰林院,就被称为“太史公”,因为翰林院又掌管国史,并且艳称为“玉堂仙班”,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耀。然而,清代翰林院里课程究竟如何?史学界至今仍然视其为谜团。

清代翰林院是一个复杂机构,设掌院学士满汉各名,除了掌管国史的编撰,翰林院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在殿试朝考后选拔出入翰林院的实习生,称为“庶吉土”,并且在长达三年的庶吉土教习时间里,让这些年轻学子尽快掌握各种官场上应用的技巧,但是,翰林院作为最高的学府,其课程设置怎样?史家一直很少发现直接线索。因为清代的翰林院设在天安门外即今日公安部大院附近,在庚子之乱中被焚毁(院藏《永乐大典》钞本即于此时被毁),所以翰林院所藏历朝档案几乎被全毁,庚子之后不久,清廷结束了科举制度,翰林院作用也逐渐消亡。而现存史料中,记载翰林院课程的凤毛麟角,以致我们今日对于翰林院教什么, 直不甚清楚。

笔者研究明清翰林院制度多年,一直有个谜团,即翰林院的教学中,理应有书法课程,理由是:从童生到进士,当然要学严格的楷书字体,能進入翰林院的人书法功力应该不会差,但是,一旦做了官僚,照清代规矩,少不了要书写各种应酬字,例如对联条幅,牌匾碑刻等,这就不是应试的小字楷书所能对付的。何况翰林还有机会做天子文学侍从,要写各种应制书法,在考试阶段所不需要的行书草书,也必须重新学习。

研究书法史者,对于翰林书法,往往以简单的一句“馆阁体”来概况,然而清代馆阁体,其实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并不单纯指考试应用的书体,它应该是一种规矩和方法的总和,举例来说,馆阁体就像写诗的格律,格律是固定不变的,然而写诗的风格,代代在变。即以清代而论,清初康熙的馆阁体,到乾嘉的馆阁,再到晚清的馆阁,笔者认为至少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变化,同馆阁体,在皇帝,重臣,师傅(指翰林院中的教习)三者的互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代代的年轻翰林。

最近在整理翰林楹联过程中,笔者就发现了两副有趣的对联,充分说明在翰林院中是存在书法教学课程。其是浙江翰林陈梦麟的行书联,文为:气静同兰怀虚喻竹,日清若水足快生风。作者陈梦麟字书玉,浙江上虞人,同治十年(1871)进土,授翰林编修。

另一副同样是行书联,文为“万山畅览足与目,一室静坐情生文”,作者陈华褧,广东新会人,同治辛未(1871)科进土,授翰林编修。

两位作者在清代翰林之中不算名气特别大,最重要的点,是他们在同一年登进土,即同年进入翰林院学习,而此两联,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他们的字体都是非常接近的,尤其是两联都有一个同样的“足”字。

这两副对联从内容看,都是集《兰亭序》字作为内容,集《兰亭》从嘉庆年间开始成为翰林间的风尚,首倡者可能是王文治。其次,《兰亭》本身是王羲之典型行书,然而这两副对联,均以颜真卿体出之,可见这并不是巧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联中同样出现的“足”字,这里的两个足字,字形是一种变体写法,口下面均从“之”,不仅如此,最后一笔长捺,两位年轻翰林都以颜体结尾,我们很容易看出,他们受过同样的写大字楹联的训练。

学过一点书法的读者都有经验,即使小字楷书写得很工整平稳的人,放笔写大字都是另一种体验,对书写者的执笔、结字等,都有另一种要求,而对联更是书法中的上乘境界,非熟于此道者很难写好。从这两位同班翰林的对联中,我们有理由相信,翰林院中有学写书法,特别是大字榜书的课程。

笔者研究清代翰林书法过程中,发现存世大量翰林对联质量也各有参差,有擅长此道写得很流畅者,例如王文治、李鸿章等。也有不少是结体欠老到,未达成熟的。其中以年轻翰林所写更加明显。此情况可举笔者所藏另副光绪癸卯科榜眼,广州的汉军旗人左霈(1875-1936)楷书联为例,此联与左氏一些晚年作品相比,显得拘谨,结构也稍显稚嫩,但是用笔的习惯仍然可以看出脉络,从印章“一甲二名进士”可知此时左霈已拥有翰林身份。

如前所述,从研究书法史和鉴定角度,我们都应对翰林对联有一种新的视角。

(编辑/李木子)

猜你喜欢

翰林行书楷书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来的都是客
柳佳玮作品
潘池勇行书作品
自撰联(行书)
书画名人汇
楷书
孤独的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