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重要性及分类管理对策

2020-09-02彭晓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分类管理

摘要:土壤是生态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农用地土壤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本文阐明了农用地污染类型、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分类管理对策,旨在推动“土十条”的全面实施,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关键词:农用地土壤详查;分类管理;土壤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815038

收稿日期:2020-07-04

作者简介:彭晓(1986-),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

土壤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壤环境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环境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更关系到美丽中国建设,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致使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对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1]。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治理已刻不容缓。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21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1我国农用地污染现状

2014年4月17日,原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进一步全面明确我国土壤环境的污染现状。其中,对农用地的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企业污染对农用地环境存在潜在威胁。农用地污染类型多样,有着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污染类型:工业污染。主要是由农用地周边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工业生产中未经处理或未处理达标的生产污水违规排放到环境当中,造成农业用地重金属和有机物等超标,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质量;农业生产污染。除了工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大量使用化肥,破坏了土壤环境的平衡,反而降低了土壤的肥力,而超量使用农药,更易造成土壤中有機磷、有机氯等有害物质的累积,破坏土壤生态平衡,甚至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白色污染。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透气性降低,且这类型的污染还很难自然降解[1];畜禽养殖污染。动物排泄物集中收集处理不彻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不当以及养殖生产中附设物品等对周边水源、土壤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2农用地土壤详查的重要性

2.1响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号召的重要举措

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工作基础是详查,这也是新形势下土壤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8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是落实“土十条”的一项重要举措,而通过详查数据与相关成果的集成,可获得更为直观、准确、科学的详查结论,对下一步土壤环境治理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有助于提升土壤环境管理水平与能力

对详查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土壤污染调查、国土资源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农业部的农用地土壤质量状况调查相比较,可以得到土壤环境污染的成因,以及污染源对农用地造成污染的变化趋势。由综合评价分析得到的多关联数据,可服务于土壤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农产品安全和人群健康,对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支撑和指导作用。

2.3有助于土壤环境分区、分类、分级的精准管理与保护土壤环境区划是土壤环境管理体系构成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内容。区域土壤环境管理是区域环境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又是区域土壤环境管理的必要基础。与水和大气环境管理相比,目前土壤环境管理属于薄弱环节。开展土壤环境详查,可促进土壤环境保护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从定性型管理向定量型管理、从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型管理的转变,并由此建立创新型土壤环境管理的新模式。

2.4进一步推动“土十条”全面实施

对污染农用地的治理策略和安全合理利用给出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对土壤环境管理的智慧化平台的搭建提供可供决策的数据与结论,这对土壤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3农用地土壤分类管理对策

3.1针对总体质量较好的农用地,继续加强保护

根据“土十条”的工作要求,严格保护优先保护类耕地。对于整体环境质量较好的农用地块,仍需探索保护工作,建立适合的优先保护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包括重点加强污染源的管理工作,减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重金属和其它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镉、汞、砷、铅和铬等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在优先保护类农用地中的累积速率和残留量,从而确保优先保护类农用地的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工作任务。

3.2针对局部存在风险的农用地,开展安全利用

对于局部存在风险的污染农用地,应采取综合途径实现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具体措施包括根据该类污染农用地风险,针对该类型污染农用地利用现状,在核算主要污染物通量的基础上,阻断污染物的主要传输途径,采用适宜的农艺措施和替代种植等措施,开展以“减-阻-控”为核心的安全利用措施,设计精确到地块的安全利用方案,有效降低食用农产品中污染物含量,实现该类农用地的安全利用[2]。

对明确的污染地块,在常规安全利用措施无法控制风险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必要的修复治理。具体措施包括根据该类型污染农用地的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污染扩散与迁移途径,制定分区、分级、分段的管控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污染物阻控、活性降低为核心多技术组合措施,从而削减对生态环境及人群健康安全的威胁,解决目前存在的该类农用地风险高、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等问题。尤其是存在二噁英等累积性污染的地块,应关注污染源、污染物传输途径与累积特征,对污染严重的地块开展治理。

3.3加强污染源监管,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对于污染严重、需要严格管控的地块,其中多为企业周边,包括有机化工、养殖基地、蔬菜基地等。亟需加强污染源的监管,从源头切断污染源,加强监管,严格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支撑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排放量下降的目标。

3.4制定合理管控目标,建立精准管理平台

根据污染成因,提出更加精准的分区域管理目标。结合当地工业格局和中长期规划,提出更加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案,以农用地优先保护为主,重点管控治理安全利用类农用地。建立多尺度、多目标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综合管理平台,精准指导全市农用地分类保护、修复与管控工作的开展。

3.5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治理资金投入

组建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核心力量的科技保障队伍,开发适合的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成套技术。

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保证土壤污染防治经费来源多样化、多渠道,具体包括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治理经费;从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进行安排;从企事业可持续发展基金中解决;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和国际资金参与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3]。利用高科技手段,高效、迅速地进行土壤污染防治。

3.6制定地方法规、标准与政策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保障農用地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根据地区工业农业特色,制定符合地区发展的长效机制,保障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4结语

为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应该全面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对污染农用地采取分类管理对策。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杨志龙.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问题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04):237-238.

[2]范晓琳,周婧.浅谈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J].低碳世界,2019,9(08):24-25.

[3]宋玉婷,彭世逞.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防治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5):71-76.

(责任编辑李媛媛)

猜你喜欢

分类管理
“瑞典式”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及处置实践
分类管理 综合施策 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分类管理,有效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绩效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四川省实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
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如何“既见物又见人”
对民办学校社会保障分类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
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刍议——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和我国高校的实践
聚焦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与合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