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晒坝

2020-09-02宋扬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连枷方方泥巴

宋扬

有村庄的地方就有房屋,有晒坝。

方方幺爸和根明大伯头上冒着白烟,他们抬着被竹杠架起的石礅杵地——他们要在新屋前面打一块晒坝。

晒坝四四方方。先平整泥巴地,用锄头挖挖填填,晒坝的毛坯已然成型。泥巴杵得实是晒坝能经久的关键。从晒坝的某个角落开始,“轰——轰——轰——”“嘿——嘿——嘿——”石礅每一次被抬起,又放下,似乎都用尽了根明大伯和方方幺爸最后的力气——他们的肌力要和晒坝的肌力合体。他们在寒冬里光着上身,臂膀上油亮的肌肉收缩,鼓起,收缩,鼓起……整整一星期,根明大伯、方方幺爸和石礅就在晒坝里“轰轰轰轰、嘿嘿嘿嘿”地走来走去。

在他们杵地基的时候,萍子大妈和幺奶奶不能闲着。我屁颠屁颠地跟在幺奶奶后面。我们在找石头。石头无论大小,统统用铁锤打成苦檀子一样大的碎石子——它们将被铺在土基上,让晒坝成为真正的勇士——能经受暴雨考验的刚猛勇士。家家户户都要打晒坝,坝上的石头已近绝迹。根明大伯和方方幺爸要到坝上头的泡桐崖去挑石头。泡桐崖有一块采石场,废弃的石料多。一片一片、一块一块的石头放在钢丝架子上叠好,用扁担穿了钢丝架挑回来,再一块一块敲打成“苦檀子”。

根明大伯他们挑的加上我们寻的,石子已经铺满整个晒坝。打晒坝只剩下最后一步——打砂浆。再稀缺的水泥也要想法搞几包,兑上青砂,加水调匀。地心有火,晒坝是一口烧烫的平底锅,砂浆是面糊糊,用推耙擀开砂浆,用灰刀抹平。砂浆一收,敲成碎片的白瓷碗片派上了用场。娃儿们不是喜欢打乒乓球吗?那就横平竖直,贴出一块平面的球台。多余的碗片舍不得扔,继续贴,贴出几枚五角星,贴出一面红旗,贴出“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冬日的太阳透过薄雾越过房顶照下来,晒坝像一匹缎子,泛出青灰的光亮,晃得我们心慌慌。

无论春夏秋冬,只要不下雨,根明大伯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都是扫晒坝。在他七十岁后,扫晒坝之前多了一件事——抽了几十年烟的他手握长扫把,先要来一阵山呼海啸的密咳,咳出老痰才止声,止了声的他依然先扫晒坝——根明大伯说,干干净净的晒坝是一家人的脸面。

根明大伯扫晒坝时,花狗旺财在根明大伯胯下绕来绕去。根明大伯骂旺财,连同昨天晚上在晒坝里到处飞不进笼的公鸡母鸡一起骂——晒坝里的鸡粪狗屎东一条西一摊,到处都是。我用火钳夹了草木灰为根明大伯开路。灰一面,鸡粪狗屎滚成球,统统滚进我的洋铲里。

扫完晒坝,根明大伯坐在晒坝的石礅上抽有过滤嘴的香烟。根明大伯五十岁时,提前退了休,轮给三哥一个内部招工的机会。根明大伯有退休工资,不带过滤嘴的烟,他不抽。根明大伯抽着烟,等4、5、6队那些路过曬坝去镇上赶场的人。2、3队的都是宋姓人,根明大伯不和一家人开玩笑。根明大伯要逮那些平辈的李姓人和陈姓人。逮住一个背米去卖的,根明大伯先声夺人:“我大娃儿好有孝心喔!卖了米给老汉儿(爸爸)买蹄膀哇?要炖耙(软烂)一点哈,老汉儿牙齿不好了……”来人不甘示弱:“幺儿乖,不要撵路哈,等老汉儿卖了米米给你买糖糖……”背米的妇女不愿意当别人的“娘”,在晒坝里调笑时自称“老汉儿”……根明大伯等完上街的,转身进屋忙事情。估摸着镇上散场时,他又踱出来坐在石礅上等,高声武气的笑骂声又接二连三地在晒坝响起……

冬闲时,根明大伯和晒坝一样悠闲。

五月,晒坝成了第二战场。

方方幺爸在晒坝里拼起两根高脚条凳,条凳上五花大绑一块石板。方方幺爸双手抱了麦秸秆的一头,在他的双臂在空中抡出一个大圆后,“啪——”麦穗重重地撞击在石板上。麦秸秆如同正在艰难分娩的母亲,每一声沉痛的呐喊,都是在挣命。麦秸秆的喊痛、初生的麦子的啼哭、根明大伯浑身的力量和方方幺爸飞溅的汗水都砸在晒坝上。晒坝默默承受着这一切,晒坝知道这就是自己被庄户人家夯实土基,被水泥抹平地面的终极意义。

晒坝在连枷一次一次有力的撞击中幸福地笑了。方方幺爸和幺妈站在晒坝中间。两把连枷高高举起,又重重拍下,“啪嗒——啪嗒——啪嗒——啪嗒——”。“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只是歌谣里夫唱妇随的爱情,连枷代替方方幺爸和幺妈把婚礼上唱不出嘴的情歌补上。晒坝享受这种幸福的撞击,晒坝挺起胸膛,它用被五月的太阳晒得滚烫的身体迎接连枷有力的撞击。在方方幺爸和幺妈的情歌里,晒坝与连枷洞了房……

麦粒是连枷与晒坝的孩子。晒坝在敞开火热的怀抱迎接连枷后,又把温暖的胸膛留给孩子。火热的晒坝要用温暖的胸膛把孩子们稚嫩的身体熨烫坚实。

晒坝把生命的元气都输给麦子,麦子的身躯温起来,热起来,烫起来。整个晒坝的上空,有看不见的水汽在悄悄升腾。麦子变干了,晒坝变潮了。麦子吸走了晒坝太多的元气,晒坝需要补阳。幺妈把麦子一厢一厢扫成垄,她为晒坝腾出空间让晒坝直接接受五月太阳的光和热。不需要太久,晒坝又元气淋漓了,又母性火热了,又可以把火热给予每一个孩子了。烈日下,平躺在晒坝怀抱中的麦子粒粒金黄,颗颗璀璨,它们终于在晒坝温暖的怀抱中,把自己淬炼成了精灵……

一场及时的雨下来,晒坝上空弥漫起麦灰有些呛人的气息。雨听见晒坝和自己一起哭了,它知道,那是欢愉的哭泣。

第二年冬天,幺奶奶和她的儿媳妇坐在晒坝里晒冬阳,纳鞋底。他们旁边的摇篮里,多了一个新娃——方方幺爸当了爹。

一季冬阳晒过,二十季冬阳晒过,幺奶奶晒进了屋后的坟茔,方方幺爸的新娘晒成了半老徐娘。冬阳晒得她脸上的皱纹也开始浅浅地弯起来,晃一看,她成了二十年前的幺奶奶。根明大伯的咳嗽声比以前更惊天动地了,他的过滤嘴香烟和烧酒已经戒掉——根明大伯的体检报告单给二哥和三哥发出了死亡威胁。

根明大伯每天依旧扫晒坝。扫完晒坝,他依旧坐在石礅上等人。又是赶场的日子,偶尔路过几个上学的娃儿,根明大伯揉了揉眼睛,认不出这是哪家的孩子。半天等到一个平辈人,根明大伯嗫嚅了一下,想要高声武气地喊对方的名字,他的声音撕扯着,不能挣出嘴,他的喉咙像被什么钳住了——根明大伯病了。

根明大伯低声一叹的时候,晒坝跟着“唉”的一声,吐出一口老气。二十年间,大地震动了好多次。一天下午,晒坝的地基史无前例地愤怒了,颤抖了,咆哮了,晒坝的身体跟着地基愤怒了,颤抖了,咆哮了……咆哮后的地基坑坑洼洼,如同幺奶奶的晚年。地基扯裂了晒坝光滑的肌肤,扯断了乒乓台的线条,扯歪了规整的五角星。

开春后,去年遗落在晒坝裂口里的油菜籽发了芽,麦子冒出了小苗。一棵,一弯,裂纹在晒坝蜿蜒,小苗也在晒坝里蜿蜒。小苗带着更多的泥巴从晒坝下爬上来,紧挨晒坝的水缸里的水从水瓢洒落下来,泥巴与水长成了一层薄薄的青苔,青苔遮挡了晒坝青灰的脸,青苔的故事藏满时光的忧郁和悲伤。方方幺爸的小孙子在晒坝里学骑自行车,自行车轮胎把青苔梭成一摊烂泥,草害虫、蜈蚣从烂泥里爬出来,惊慌失措,四下逃散。孩子和自行车倒在烂泥上,孩子哇哇地哭着抱起石头砸青苔,石头在晒坝身上砸出新的裂纹。

孩子无法原谅晒坝的苍老,晒坝的苍老只有方方幺爸和根明大伯知道。那几个留守在村庄,和根明大伯一样苍老的老太婆已经挑不动沉沉的麦子。晒坝听说一队有户人家修了三层楼的别墅,别墅前也有个坝子,可它的名字已与“晒”字无关——那家的孩子在外面挣了大钱,那家人已经不再种庄稼,不再晒麦子。然后,晒坝看见坝上的地一片片被承包出去——麦地成了橘林,稻田成了鱼塘。还有什么可晒的呢?

方方幺爸的土屋十年没有住人。他和幺妈跟着他们的儿子进了城。雨水沤烂了屋顶的稻草,雨水在土墙上泪流满面。泪水一槽槽带走泥巴夯筑的墙体。幺奶奶坟堆上的苜蓿铺天盖地蔓过来,骑上矮墙的身体,勒住矮墙的脖子。土墙塌了,黄色的肌体消失在一堆枯黄的杂草中。杂草不可阻挡地占领了整个晒坝——苜蓿、刺泡儿、苦蒿、矮桐一大片一大片地笼罩了晒坝。从距离晒坝不出五十公里外的机场起飞的巨无霸,正朝着远方直线加速。在飞机上应该是看不见晒坝的,大地上的一切包括晒坝充其量只是太空眼里的尘埃。站在晒坝仰头看轰轰飞过头顶的飞机,渺小得不如眼前一只肥硕的画眉鸟。

远方太远。晒坝已经晒不出年轻人想要的粮食,麦子已经丰盈不了村庄的生命之胃,谁有权力去嘲笑他们对村庄的逃离?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连枷方方泥巴
幸福的“中暑”
绝妙的减肥计划
打连枷的姑娘
让你更美
早知道这样
小泥巴变变变
泥巴怪
连枷如歌
魏晋隋唐时期河西地区连枷和木杈演变述论
泥巴泥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