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邢台市农村书屋建设现状及对策

2020-09-02刘晓薇王亚秋

乡村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邢台市书屋书籍

刘晓薇 王 弋 王亚秋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农村书屋是发展农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实施农村书屋工程,能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民的读书问题(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这也是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掌握利用科学致富能力、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1]。

本文立足河北省邢台市实际,以当地下属10个县城共218位村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区村干部及农民关于农村书屋的认识、使用、阅读现状以及农村书屋的建设情况,以此考察了当地农民的阅读习惯与农村书屋对于当地农民阅读需求的满足情况,深入探讨了农村书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 邢台市农村书屋发展情况

1.1 农村书屋建立情况

邢台市农村书屋的建立情况如表1所示,截至2014年年底,邢台市只有58%的调查地区建有农村书屋,23%的调查地区近期没有建立农村书屋的计划。因此,调查邢台市农村书屋的建立情况,分析当地农村书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推动农村书屋发展的措施,对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1邢台市农村书屋建立情况

1.2 场所选择

根据笔者实地走访与调查问卷反馈,当地农村书屋以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村委会等为主要场所,多数建立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在方便村民阅读的同时期望书屋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其中,有些村委会设有专用房间作为农村书屋,面积均不小于30 m2,同时配有书架、阅览桌椅数张。书屋的建设条件基本符合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农村书屋建筑面积不小于20 m2的规定。

1.3 书屋图书配置情况

图书是农村书屋成立的必要条件。如表2和表3所示,邢台市农村书屋的书籍种类较为丰富,基本可以满足村民的阅读需求。其中,种植养殖类图书需求比例较大,占据村民阅读需求量的42%;其次是生活常识方面的图书,占村民阅读需求量的29%;其他图书种类占图书总量的29%。以上数据说明了村民对于农业科技知识及日常生活方面的书籍的需求量较大,想通过科学技术致富的愿望比较强烈。

表2邢台市农村书屋书籍种类

表3邢台市图书类别在村民阅读需求中所占比例

邢台市59%的农村书屋以开架书库的形式为主,部分地区设有工具书和期刊阅览区(见表4)。书屋功能区域较为单一,几乎没有设立过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对于书屋书籍种类及阅读多样性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农村书屋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继续把握农民需求,通过各种手段和举措丰富农村书屋的资源,丰富村民的阅读空间。

1.4 资金来源与经营方式

邢台市农村书屋图书配备的资金来源主要有4种渠道,如表5所示。目前,邢台市44%的农村书屋是以村委会为核心集资建设的,另外41%是由国家、政府投资建设的,而由社会各界资助建立及个人投资捐献所占的比例却相对较少,只有15%。因此,在未来农村书屋的发展建设中,在依靠政府和集体资金投入的同时,政府应加大农村书屋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对于农村书屋发展的关注度与支持度,同时鼓励个人对书屋进行投资捐献。

表5邢台市书屋主要资金来源

如表6所示,邢台市农村书屋的经营模式以公益性服务(无偿服务)为主,基本符合村民希望农村书屋能免费为他们提供图书资源的要求,这种服务模式对于调动农民的阅读主动性、帮助农民培养阅读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调查结果中还有6%的有偿服务模式和分项目确定模式,据调查,这两种服务模式下的书屋所在农村的经济基础较好,其中也包括少数个人投资的书屋,但是相对来说书屋的有效利用率较低。但是,由于目前农村书屋在后续建设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电子阅览室的开放,包括仪器设备、光盘、网络费用都将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因此部分村民支持有偿服务模式(6%)或分服务项目确定模式(6%),对书屋建设本身来说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

表6邢台市农村书屋经营模式分析比率

1.5 书屋的管理情况

目前,邢台市农村书屋以村民义务管理为主,只有约23%的农村书屋聘请了专职管理人员,而68%的书屋是由村民义务管理或村委会成员兼职(见表7)。由于邢台市农村书屋的后续经费短缺,因此导致能配置的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无法配置专职管理人员。与此同时,大量的书屋由村民兼职管理,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书籍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造成了农村书屋在管理中出现了如表8所示的一系列问题。

表7邢台市书屋图书管理人员情况

表8邢台市配置图书管理员的主要问题

1.6 村民满意度调查

如表9所示,47%的村民表示总能找到自己想查阅的书籍,有21%的村民表示能在检索中找到自己想找的书籍名称,但是并不能找到相应的书籍进行查阅。

表9邢台市村民对书屋使用情况的满意度

2 邢台市农村书屋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资金不足

目前,邢台市农村书屋主要是依靠国家政府(41%)和以村委会为核心的农村集体(44%)投资建设的,由于社会各界捐助(3%)和个人投资捐献(12%)的比例较低,导致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农村书屋是公共服务性质的文化机构,应免费为当地村民提供图书资源和阅读条件,以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与阅读积极性。但是,农村书屋建设资金短缺,为书屋的后续资金保障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进而影响农村书屋的发展。

2.2 书屋配置存在问题

第一,邢台市农村书屋用于增加配置的资金不足,只能满足农村书屋的基础功能需要;第二,书屋的配置与农民的文化结构不对称,购书随机性较强,导致部分书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也难以调动农民的阅读积极性;第三,当地各个农村书屋之间、与其他公共图书资源之间没有建立健全的交流分享机制,书屋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缺乏统筹计划,相关管理部门缺乏统筹指导;第四,部分书屋购置的书籍资料过于陈旧,更新缓慢,不能紧跟时事热点,缺乏实用有效的信息。

2.3 书屋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农村书屋管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他们不懂得图书分类和编排方面的知识,造成出现图书分类配置不合理、图书摆放混乱等问题。其次,领导对于管理人员的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目前,邢台市多数农村书屋没有设立专职人员,大多数是由村民自发管理的,而村民缺乏书屋管理相关知识。最后,管理制度不健全,书籍来源、借阅登记记录不清晰,部分村民爱护图书的意识薄弱,导致图书损害比较严重,大量借阅出去的图书回收率较低,进而造成图书流失严重,大大降低了书籍的重复利用率。

2.4 村民认知度不高

目前,邢台市绝大多数农民特别是当地经济发达地区的多数干部村民都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是“虚”功,发展经济才是头等大事。他们没有认识到当今社会还是要依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遇到生产、务农等问题仍一味地依靠经验解决。

根据2008年以在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结果显示,当下农民进城务工致使大部分有知识的青壮年人员离开(接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的占73.8%),而留守农村的一般是老人和小孩,他们的文化水平和阅读水平较低,导致农村书屋失去了最佳的读者群[2]。

2.5 书屋使用率低

由表10可知,邢台市农村书屋利用率总体较低,原因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见表11),首先,缺乏资金支持,无法及时更新现有书籍,没有充分利用书籍资源;其次,宣传力度及宣传内容没有考虑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导致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最后,部分农村书屋的开放时间较短,阅读时间不充足。此外,村民对文化知识认知度不高也是间接造成农村书屋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3 邢台市农村书屋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政府应加大对书屋的投资与扶持力度

一方面,应明确责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农村书屋需要通过国家、政府长期投入来保证自身发展。所以,邢台市农村书屋建设应按照这个思路来解决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并安排专项财政预算经费资助农村书屋建设。还应加大力度开展社会宣传,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的力量多方参与农村书屋建设,集合社会各界资源通过捐款、捐赠图书和设备等形式,为农村书屋的后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3]。

表10邢台市书屋使用频率

表11邢台市书屋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统计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探索多渠道经营模式。例如,邢台市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吸引社会各界、地方企业及个人通过捐款、援建、捐赠出版物和设备等方式捐助农村书屋建设;安排具体部门和相关人员专门负责农村书屋建设管理工作;各地政府或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将书屋建设作为长期发展目标纳入重点规划。

3.2 对农村书屋加强科学管理

政府部门可借助电视、广播对农村书屋进行报道,还可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专门网站渠道来达到宣传农村书屋的目的;完善书屋管理制度,设立《农村书屋管理制度》和《图书借阅制度》,安排全职人员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做好书籍的借阅登记工作,以保障农家书屋正常运转;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书屋管理人员素质,对书屋管理人员给予适当报酬或在原有报酬的基础上增加奖励,鼓励有书屋管理经验的相关人士多参与书屋建设[4]。

3.3 针对当地产业需求供给图书

根据邢台市实际情况配备图书,如针对如任县高脚白大葱、隆尧县大白莲藕和辣椒、临西县芦笋等蔬菜种植配备相关技术指导书籍,针对南宫市大枣、内丘县柿子、临城县苹果和薄皮核桃、内丘县富岗苹果、宁晋县雪花梨以及赵庄板栗等果品种植配备相关技术指导书籍,同时要增加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的书籍。相关部门应多选择浅显易懂的农民读物,以利于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5]。

3.4 提高书屋利用率,开展多样化服务

首先,延长农村书屋的开馆时间,每天不少于规定的阅读时间。其次,带动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邀请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讲解并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或者推荐一些先进的农民介绍农民致富的经验。各个县区、农村书屋之间也可组织村民开展涉及种植、养殖技术、卫生健康、法律知识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再次,对村民进行定期培训,制订培训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点和农民的知识水平,逐步提高农民的阅读能力,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村书屋。最后,政府应与农业大学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聘请利用其科技知识致富的典型人物或农业大学教授对村民开展知识改变命运的事迹教育,让农民群众看到农村书屋可以生金,从而改变自身阅读观念[6]。

4 结语

本文以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深入了解了邢台市农村书屋的建设、配置、场地、资金来源和管理运营等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并指出了当地农村书屋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资金支持,配置不合理,管理不科学,村民认知度不高,书屋使用率低。与此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通过该研究可为今后邢台市农村书屋的建设、管理、使用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邢台市书屋书籍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邢台市焚风时空特征分析
篽箖·上野书屋
逛公园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梦幻书屋
书籍与少年
朱乐天历史小说《柴荣大帝》赠送仪式在邢台市档案馆举行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