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井下水水源热泵工程在唐家会煤矿的应用

2020-08-31李连星

机电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热泵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摘要:唐家会煤矿通过研究煤矿废热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创了煤矿供暖一个新的技术途径,通过礦井水水源热泵工程建设,替代传统锅炉热源,实现煤矿无锅炉化,产煤不烧煤,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对于改变传统供热模式有着重要的变革意义。

关键词:矿井水;热泵;余热利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0    引言

唐家会煤矿位于准格尔煤田东孔兑普查区的西南部薛家湾镇,矿井总体面积为35.11 km2,资源储量8.05亿t,矿井设计能力500万t/a,后经产能核增提高至900万t/a。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大幅减少、逐步取缔燃煤锅炉已是大势所趋,这也是唐家会煤矿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井下开采环境的特殊性,矿井常年正常涌水量400 m3/h,涌水量大,在井下水中储存了丰富的低温热源,通过调研,决定建设矿井水水源热泵工程,合理利用丰富的井下水资源,变害为宝,推动煤矿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生态矿山建设。

1    矿井水水源热泵工程建设内容

1.1    原理

矿井水水源热泵机组利用一种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低品位热能后,蒸发成气态制冷剂,然后通过压缩机压缩,变成高温气态制冷剂,随后被送入冷凝器换热,将制冷剂中的热量传递给循环水,制冷剂在重新冷凝成液态后重新返回到蒸发器中。依此循环,重复吸热、换热的过程。

1.2    工程简介

唐家会煤矿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开采时大量涌水,且地下矿井水水温较为恒定,一般在17~21 ℃,水温与地面气温有着较大的温差,通过建设水源热泵工程,可以对井下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通过计算和实地调研,该工程回收利用的热量,在冬季可以满足矿井工厂、地面建筑采暖及职工浴池用水的需求。唐家会矿污水处理站设置在井下,故只能利用处理后的矿井水热能。

1.3    工程建设方案

本工程将唐家会矿产生的矿井涌水(冬季包括洗浴废水)排入矿井水池,抽出经过水处理装置处理后送入热泵机组进行热交换,产生的热量(冷量)用以满足矿区采暖、空调、衣物烘干、井口防冻的热(冷)需求。热泵机组的外循环为矿井水和各类管道供回水,系统设计运行时,按照水源热泵机组运行标准,设定热泵机组冷凝器,蒸发器的外循环进出口水温差为5 ℃,矿井水多次循环以提高提取温差。

首先,根据唐家会矿现有资料、提出的需求以及当地气象数据进行初步计算,将计算所得低温热源所提供热量和季节所需冷、热负荷量进行比较,做出项目可行性预判,并通过季节负荷量选出符合要求的热泵机组。其次,根据建筑分布、管路设计布置及各用热单位具体负荷量进行水力计算,进而选出各类水泵泵型,并绘制出热泵系统原理图和管路分布图。再次,通过辅助设备选型和具体工程量进行投资计算,对比热泵系统运行成本、电耗与原煤矿所采用的锅炉和分体空调联合供暖、制冷所需费用、能耗,算出节能量和国家节能补贴,得出一次性项目投资,进而计算出投资回收年限。

该工程于2018年11月下旬开始实施,2018年12月中旬对安装好的设备进行了调试,并于12月下旬投入试运行。由试运行可知,该工程可以将水的温度提升至45~50 ℃后,通过增压机组送入矿井供热系统,采暖季余热利用系统负责行政办公楼东侧、生活区、地面污水处理站、矿井维修车间、综采设备库等采暖供热,同时在非采暖季取代燃煤锅炉为浴池制备洗浴热水,实现了企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运行方式,达到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标。

建筑采暖热媒采用50/35 ℃热水,洗浴采用40~45 ℃热水,在采暖季需将循环水供应给供暖负荷及浴池,在现有的地面污水处理站较大中水池内设潜水泵,将中水送至热泵机房,通过采暖用热泵机组提热达到排放温度后返回较小中水池。循环水经过热泵机组加热后,给至新敷设的DN400管路,通过室外管道输送至负荷区。在非采暖季循环水只供给浴池,这时在现有的地面污水处理站较大中水池内设潜水泵,将中水送至热泵机房,通过采暖用热泵机组提热达到排放温度后返回较小中水池。循环水经过热泵机组加热后,送入室外45 m3水箱,经给水泵给至新敷设的DN108管路,通过室外管道输送至浴池。

2    矿井水水源热泵工程主要创新点

本工程利用热泵技术提取矿井水的热量,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将水的温度提升至45~50 ℃后通过增压机组送入矿井供热系统,填补5 600 kW的供热缺口,同时在非采暖季取代燃煤锅炉为浴池制备洗浴热水。本工程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该工程投入使用后,能提供矿井全年的职工洗浴用热水,同时在采暖季可以额外对工厂建筑进行供暖。

(2)改进了水源热泵机组,机组换热效率提高10%,减少了水泵的输送泵耗,增加了水源热泵机组的抗结垢、抗酸碱腐蚀能力。

(3)本工程开发的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运行环境温度变化,自动控制该系统的制热量,同时能针对季节变化及运行工况的变化自动切换和分配。

(4)余热利用、锅炉供热系统自由切换、互为备用。

在热泵机房室外敷设DN400供热管道与矿井供热系统主干管合茬,主要采用直埋局部地沟敷设,在1#闸阀井设置联络闸阀。正常运行时,热泵机组负责1#闸阀井以东的办公/生活区、地面污水处理站、矿井维修车间/综采设备库等采暖供热,原有燃煤锅炉供热系统负责选煤厂、铁路储装运系统、汽车装车站等重点生产车间及系统采暖供热。

当热泵机组或燃煤锅炉有一处出现故障不能运行时,打开1#闸阀井联络阀门,通过正常运行的机组或燃煤锅炉进行全网供热,维持管网不冻结的基础温度。

3    安全生产效益

运行一年多以来,本工程建成后主要产生了以下安全生產效益:

(1)环保效益:工程投入使用后,能变害为利,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

(2)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较燃煤锅炉可大幅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唐家会煤矿此次矿井水余热利用项目,在2018年12月31日到2019年3月20日期间(采暖季)2台机组同时运行,为全矿供暖,可停运1台热水锅炉,同时在非采暖季可以完全取代蒸汽锅炉,实现蒸汽锅炉全部停运,充分利用矿井余热,满足全矿将近一半范围内的供暖。余热技术与锅炉的相互配合使用,大大节约了供暖成本,减少了废弃污染物的排放。2019年3月20日以后,余热利用技术彻底取代了燃煤锅炉,为矿工浴室提供45 ℃的洗浴热水;在冬季,提供45~50 ℃的热水为全矿供暖,日常运行两台污水源热泵机组。系统主要负责生活、办公及辅助设施采暖,具体为单身宿舍楼、公寓楼、污水处理站、矿井维修车间、综采设备库、110 kV变电所、通风机房等,该部分采暖热负荷合计5 586 kW。矿井水水源热泵工程投入后,每年运行费用约230万元,以往锅炉每年运行费用约900万元,年运行费用节约67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35年。

(3)社会效益:本工程利用唐家会矿的井下余热资源,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在煤矿能源结构调整、绿色生态矿山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企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    结语

本文针对矿井水水源热泵工程在唐家会矿的应用,从工程系统原理、工程建设简介及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同时一年多以来的运行表明,该工程能将矿井水热能提取与水源热泵系统使用相结合,很好地利用了低品位热能,节约了能源,满足了矿山用能需求,确实可以节省燃煤,实现污染物零排放。综上所述,该项目既是环保工程,又是节能工程,经济效益可观,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汤玲玲,祝健,姚曜,等.某矿井余热资源利用系统研究[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7,31(2):179-183.

[2] 聂文华,骆进.热泵技术及其理论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3] 杨洋.浅析矿井水水源热泵工程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7(15):237.

收稿日期:2020-04-20

作者简介:李连星(1985—),男,湖南娄底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煤矿机电、煤矿信息化管理。

猜你喜欢

热泵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应用空气能热泵干燥设备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效率和品质
热泵——迸发生活新动力
分析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环保节能技术的必要性及具体设计
绿色环保水处理技术探究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绿色环保施工理念的应用
小型水龙头发电机的研究与制作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国家质检总局抽查:6批次热泵热水机(器)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