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言中激扬文字 在阅读中领略风景

2020-08-31曹阳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迁移能力语言训练小学语文教学

曹阳

【摘 要】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理解具有多元性,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语意的理解和表达都必须精准,以免造成误解。因此,语言训练应该从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本文重点解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语言训练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训练;迁移能力;教学策略

语言是思维和情感的载体,学生语言文字的功底和语用技能的应用水平直接影响着语意的陈述和情感的表达。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重点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行性语言训练的教学策略制定和实施情况,仅供大家参考。

一、语言的应用法则是读出来的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必会技能,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尤为重要。很多家长认为朗读水平的高低是由学生的汉字累积量来决定的,识字越多,越没有朗读障碍。诚然,学生如果在语言训练中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就无法朗读出声,更难以理解其含义。然而,汉语语句的确切含义却并不仅仅是识字那么简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语气不同,同样的汉字组成的句子语意表达效果就不一样,停顿的位置不同,语意也许会迥然不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言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情感表达与语气、停顿、重读和弱读等因素的联系,体会语言发布者的真实表达倾向和意图。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掌声》这篇课文第一段中有很多词语需要重读,让强化的语气表明残疾学生英子的性格特点,如,“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句,其中“很”是程度副词,“总是”表示频率,“默默地”表示她的态度,当笔者用平铺直叙的语气和带有强调语气的两种不同朗读方式给学生示范的时候,学生发现字数没有变,标点符号没有变,变的是语气,那些重读的词语更能突出英子的自卑心理,把一个自卑、文静、怯懦的形象鲜活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在读《寒号鸟》时,笔者发现学生在朗读两次寒号鸟 “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时语气一样,停顿也一样,就在此设置了一个语言朗读效果问题:“大家觉得寒号鸟的这两次自言自语所处的环境一样吗?为什么?”学生又读了一遍课文,回答 “不一样”,并且指出第一次自言自语是秋去冬来,当时还不太冷,寒号鸟还能忍受,所以只是不停地鸣叫;而第二次是寒风呼啸,寒号鸟已经无法忍受这样的寒冷,课文中换了词语,用的是“哀号”,一个“哀”字就说明了一切。笔者就接着引导学生:“那么我们在读这同样汉字组成的两句话时应该怎样区分它们呀?”有一个学生认为用增加停顿的办法来朗读更能体现寒号鸟生命力日渐衰弱的状态。学生试读了一下,都表示赞同。

由此可知,朗读也能锻炼学生对语言表达效果的敏锐感知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语言训练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朗读这一环节。

二、语言的应用法则是品出来的

曾經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问笔者:“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不一样的汉字呀?有的写起来实在是太麻烦了!”笔者当时只能告诉他:“这些汉字就像我们身边的人,谁和谁长得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如果别人和你一样,你觉得会是什么样子?”而实际上一年级的小学生无法理解相同的句子因为语气、停顿等不同会造成语意的差异,在表情达意的时候,语意相近的词语用错了也会让语言表达效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而学生要想具备这种能够精准分辨词语的能力,就需要学会细致地分析解读语句,即学会“品”读文本。

这种品读训练包括同义词和近义词语境辨析、教材或训练材料中对影响表达效果的关键词的识别和辨析等。例如,在《观潮》这一课的语言训练中,笔者就设置了这样一道题: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___在江边。(挺立、屹立、耸立、直立),有的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很快就回答“屹立”为正确答案,但是让他回答为什么,他就只能说这是课本上的原句。笔者就让学生当堂查字典,让他们感悟:挺立比直立更具有一种坚韧性,而直立则侧重于状态的描述;耸立的表达重点在陡、直且危险方面,而屹立则更能突出建筑物的气势雄伟。本句中“屹立”的描述对象是三个临江用来观看钱塘潮的建筑,用“屹立”更加契合语境。

由此可知,汉字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都有独特的语意,在具体语言交际环境中一字之差就会让语意相距万里之遥,学生要学会从词语的表达侧重点以及与相关语境的契合度等角度来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辨别。

三、语言的应用法则是在训练中悟出来的

学生懂得了通过读和品来逐渐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感知能力还不够,这种语感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训练实践经验的积累。

例如,在《爬山虎的脚》中有三次细节描写,前两次细致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样子,而第三次则重点描述了爬山虎的“爬行”行为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借此让学生明晰了抓住所要描写的事物的基本特征来进行语意的表达的语用法则。文中“巴住墙、弯了;拉一把,紧贴着墙”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爬山虎攀爬的样子。笔者就让学生进行写作模仿,先尝试用贴切形象的形容词描绘实物的外貌,再借助一系列动词来体现所描绘实物的独有特征。大量的语言实践练习会让学生把教师所讲的语用规则在不同实例中很好地应用,把听到的、看到的这些别人的东西消化吸收,形成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迁移能力。只有这样,在遇到新的语言表达情况的时候,学生才能够活学活用,具有精准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以及语用能力。

综上所述,朗读、品读以及大量的语言实践训练有助于学生汉语言语感和语用迁移能力的形成,值得借鉴和推广。

猜你喜欢

迁移能力语言训练小学语文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
高中化学学生知识迁移学习力研究
大学生就业路径分析
促进学习迁移,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