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年级记实作文指导策略

2020-08-31王春荣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9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习作作文

王春荣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提出的习作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课标把“记实作文”纳入了高年级习作教学的主要内容,可见对记实作文的重视。记实,就是记叙真实的内容,记实作文要用描述性的语言准确地表现自己观察到的人、事、物、景以及所思、所想、所感等,着重强调内容表达的真实性。学生学会写记实作文,除了需要关注生活、留心观察、从真实的生活中获得源头活水以外,还要习得一定的习作方法,这样才能把记实作文写得精彩。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写好记实作文。

一、确定记实作文的习作题材

记实作文和记叙文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记叙文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而记实作文记叙的内容都是真实发生的,学生所写的记实作文也就应该是身边的事和物。学生每天都在茁壮成长,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触手可及,只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就能找到许多习作题材。

记实作文可以从“社会”这个大背景中摄取素材,也可以从“学校”“班级”等小一点的范围中选取材料。如迎接元旦的到来,各个班级都举行了“迎新年园艺活动”。可以从更小一点的方面来选择材料,如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一件事,引起了自己的某些想法等。如果习作以《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为题,学生记叙的题材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也可以以学校为选材范围,题材为“园艺活动大比拼”,还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写《我的钢笔历险记》之类的习作。习作的题材可以非常广泛,只要是学生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都可以写。

当学生面对众多材料不知道如何选择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从自己观察最多、感受最深的真人真事方面找出最能表达自己感受的内容来写,或者选择大众感兴趣的时事热点来写。只要是源于真实生活,能写出真心话就行,杜绝假话、空话、弄虚作假,要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记实作文。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记实作文是真实准确地反映自己所了解到的一切,用书面语言体现出来,形成真实表达的能力。实施真实表达的首要条件是要有真实的生活实践和真实的生活体验,因此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从点滴的小事、细微的变化中仔细观察体悟,这样才能积累到更多的习作素材。

学生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很多学生在写“发生在教室的一件事”这一类记实作文的时候总会抓耳挠腮,找不到入手之处。有一次教师正在用手机拍摄学生下课时的视频,正巧有个学生想去上厕所,因为走得急,衣服的下沿不小心碰掉了最前排同学的笔袋,他回头张望了一下,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就匆匆走出了教室。被碰掉笔袋的学生非常不满,怒目圆睁,站起来想要理论,却发现已经看不见他的身影,顿时生气极了,就大声嚷嚷起来。旁边的学生连忙帮着捡起了笔袋,还劝慰这位学生,教室里原本“山雨欲来”的场面顿时又变成了“阳光和煦”的世界了。学校生活中这样的镜头经常发生,但很多学生视而不见,原因就在于没有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因此,教师就把这段视频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视频中每一个同学的动作、表情以及说话内容,为了揣摩当时他们的心理活动,教师还设计了好几次暂停和慢镜头,让学生在观察中细细揣摩,然后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将这件事写成习作《课间十分钟》。由于有了观察的真实体验,学生习作时的思路非常流畅,很快就把发生在课间的一件小事详细地写了出来,字里行间还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虽然学生的习作各不相同,但是习作中积极向上、团结和睦的情感都表露无遗。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学生可以发现平时忽略的事物的细小变化。具体的观察实践,让学生及时记录真实的事情,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为具体、生动。

三、结合所学课文,及时迁移写作方法

统编本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是记实类文章,不但行文优美,还对很多写作方法做了详尽的介绍。因此,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用好这根“拐杖”,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悟到这些写作方法的妙处,并及时迁移运用,帮助学生提高记实作文的写作水平。

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这个单元中安排的两篇课文既有整体面貌的勾画,又有局部细节的刻画。如《开国大典》引导学生聚焦阅兵式,体会整个场面的恢宏气势和每个方阵的不同特点,感受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在《狼牙山五壮士》中,既有对五壮士群体形象的描写,也有对每个战士的细致刻画。“语文園地二”的“交流平台”栏目,是在学完整个单元后再次引导学生回顾点面结合的写法,具体说明这个方法的作用。课堂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因此,教师在学生领悟到这种方法以后,指导学生把所学到的“新鲜血液”补充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让学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次活动。在之前的习作中,学生尝试过写活动的习作,已经掌握了把活动过程写清楚的方法,在六年级又学了新的写作方法后,习作要求又有了提高,强调学生要写出印象深刻的重点部分,并且在关注整个场景的同时也要描写个体的表现。

学生在写作方法上取得的进步应该要归功于教材中编排的两篇课文,它们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范例,对学生的习作起到了引导作用。在阅读课文中学习体会记实作文的写作方法,学生学有所依,学得仔细,学得真切,效果自然颇佳。

四、开展实践活动,拓展记实作文途径

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是拓展记实作文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写记实作文的兴趣,乐于探究记实作文的其他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如,围绕某一个事物教师让学生展开调查研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并分门别类地整理,梳理各项信息后,把自己的调查研究用书面形式有步骤地、清楚地呈现出来,最后进行“研究报告交流”活动,展示学生在活动中所写的研究记录、研究成果、研究心得等。针对生活中的某一种现象,让学生进行观察采访、实地考察等,掌握这一现象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仔细分析,找出里面“与众不同的内容”进行思考,融入自己的观点进行撰写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班级内召开“新闻发布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独具特色的“新闻发布员”。学校里经常开展活动,班级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积累到的写作材料就有很多,可以让他们把这些活动内容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墙报展览”为主题的形式展示,宣传介绍班级中的优秀人物以及精彩的活动过程、获得的成绩等,把实践活动的资料进行书面整理并张贴出来,让学生在欣赏这些小报的时候享受到书写记实作文的成就感。

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到较多的知识经验,在活动中获得生活的真实体验,同时这些活动丰盈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使题目在真实的实践中学会真实的表达,真正地学会写记实作文。

总而言之,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写好记实作文,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确定记实作文题材,留心观察生活,及时迁移学到的习作方法,拓展记实作文的途径等,从而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真正学会写记实作文的具体方法,并且让这些方法成为学生习作的真实需要。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涟水县外国语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习作作文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指导重在运用
画一画,写一写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