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林下养鸡对油茶虫害防控和杂草密度的影响

2020-08-30张平安陈雄弟娄钧翼方林鑫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套养蛴螬土鸡

张平安,陈雄弟,娄钧翼,方林鑫,张 威

(1.浙江省青田县林业局,浙江 青田 323900;2.中国林科院 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1400)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1]。茶油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健康型高级食用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我国将其作为有效破解食用油供应紧张、保障粮油安全的重要经济林树种[2]。近年来,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基地规模逐步扩大,规模化种植导致病虫害集中爆发等一系列问题也逐步显现[3-4]。目前,浙江省青田县油茶生产中危害油茶林的主要害虫为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油茶织蛾Casmara patrona和茶籽象甲Curculio chinensis,其中,以茶籽象甲对油茶产量的影响最大,严重影响油茶林的经济效益。目前,对其防治方法仍然是以化学防治为主,不但容易造成农药残留,更为重要的是防治的同时也杀伤天敌,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寻求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至关重要。

立体农业生态模式是一种在单位土地面积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多层次配置、多物种共栖、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种养相结合的农业模式,该模式可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和总体经济效益[5]。油茶林地复合经营方式,实现以耕代抚,是当前油茶产业基地经常采用的林地管理方式,主要有油茶林下套种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番薯Ipomoea batatas,大豆Glycine max等经济作物[6-7]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鼠茅Vulpia myuros等牧草[8-9]。

本文开展了油茶林下养鸡对油茶主要虫害和杂草密度的影响,为油茶林复合经营等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油茶林科学经营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试验地分别设在浙江省青田县山口镇驮寮背油茶基地(试验地1),地理坐标为28°6′8″ N,120°17′26″ E,海拔487 m;浙江省青田县小舟山乡大尖山油茶基地(试验地2),地理坐标为28°6′8″ N,120°17′26″ E,海拔560 m。青田县地处浙江省南部山区,瓯江中下游,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6℃,全年无霜期平均294 d,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663.9 h,≥10℃年积温天数为261 d 左右。

1.2 试验材料

试验油茶林均为长林系列,试验地1 为2011 年造林,基地总面积73.33 hm2,林龄8 a,平均树高2.73 m,郁闭度0.7 左右;试验地2 为2009 年造林,基地总面积48 hm2,林龄10 a,平均树高2.9 m,郁闭度0.85 左右。两处试验林均开展日常抚育管理,林分长势良好,林间杂草主要为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及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研究选择试验用鸡品种为青田本地土鸡品种三黄鸡Gallussp.。

1.3 试验方法

在每个试验林地选择典型地块各设置20 m×30 m 试验样地3 块,3 块样地间要求间隔一定距离(至少300 m间距),每块样地内散养50 只养殖场孵化后喂养20 d 的鸡苗,试验小区边缘用网隔离,以防鸡外逃和串区,试验小区内分别在四个角和中间位置轮流设置喂料点,引导鸡在林中均匀分布。每隔10 d 统计一次样地内鸡的数量,发现丢失或者死亡,及时补充同日孵化的鸡。于2018 年5 月开始放养鸡,每日早、晚2 次对放养鸡进行投饲,饲料为70%~ 90%的玉蜀黍Zea mays加上10%~ 30%的糠麸,每日8:00 和18:00 等量投饲,同时供给水,6 个月后试验结束。2 个试验林地均设对照组3 块(试验地1 为对照1,试验地2 为对照2),面积与样地一致,选取的样地与对照样地间隔一定距离(至少100 m 间距),受害情况基本一致,为传统油茶林抚育管理,开展日常除草、施肥等管理。

1.4 指标测定方法

虫害率测定:于2018 年4 月和2019 年4 月分别调查试验林地蛴螬Popilliaspp.(主要为铜绿丽金龟的幼虫形态)的危害情况,在每块样地随机选择30 株油茶,统计其受到蛴螬危害的株数;分别于2018 年4 月和2019年7 月调查油茶织蛾危害情况,在每个样地内随机选择100 个枝条,统计受害枝条数量;分别于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前后调查茶籽象甲的危害情况,在每个样地内随机选择100 颗油茶果,统计茶籽象甲危害率。统计处理和对照的每块样地放养土鸡对害虫危害率的影响。危害率计算公式:

危害率计算公式:危害率=受害数/总抽样数×100%。

杂草密度测定:2019 年5-11 月,每月分别调查不同处理对杂草的影响,在每个试验样地随机选择5 个4 m×5 m 样方,计算每平方米杂草密度。每块样地的杂草密度为5 个样方杂草密度的平均值。

1.5 数据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用GraphPad Prism 7.00 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不同处理间3个样地主要害虫危害率和杂草密度进行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茶林下套养土鸡对主要害虫危害的影响

由表1 表明,2019 年,不同试验区林下套养土鸡与对照组蛴螬危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特别是试验地1,由于连续几年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导致蛴螬爆发,套养土鸡后,试验效果显著,试验地基本未发现蛴螬危害。试验地2 的结果基本与试验地1 相似,说明油茶林下套养土鸡能有效防治蛴螬危害。

表1 套养土鸡对主要害虫危害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raising chicken on pest control in C.oleifera stand

2019 年,不同试验区林下套养土鸡对油茶织蛾防治效果与对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放养土鸡后油茶织蛾的危害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放养半年后试验地1 和试验地2 的平均危害率仅为3.33%和5%,而对照1 和对照2 的危害率分别为23.67%和25%,说明油茶林下套养土鸡对油茶织蛾的防治效果较好。

2019 年,不同试验区林下套养土鸡同样对防治茶籽象甲有明显效果。对照1 和对照2 的茶籽象甲危害率为12.67%和13.67%,而样地1 和样地2 的茶籽象甲危害率仅为1%和2%,受害率明显呈现下降趋势。

2.2 油茶林下套养土鸡对林下杂草的影响

由表2 表明,从放养土鸡30 d 开始,不同试验区与对照组林下杂草密度均差异显著(P<0.05),放养土鸡样地杂草数量呈现明显递减,对照组未采取人工除草,杂草数量呈稳定增长趋势。

表2 不同套养时间对林地杂草密度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different duration of raising chicken on density of weeds in C.oleifera stand

3 结论与讨论

发展林下养殖可以增加林产业附加值,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等均具有重要意义[10]。林下养鸡被认为是一种立体农业生态模式的典型模式,对其研究多集中在果园养鸡[11-12],果园养鸡不仅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减少了果园内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了农业投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13-15]。林内套养的土鸡因为活动量大,生长快,肉质良好,同时给林地增施有机肥,最终能够实现双赢[16-18]。

油茶产业是实现“精准扶贫、稳定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亦是“一亩山万元钱”等创新模式的关键载体。随着油茶纯林面积的快速扩大、栽培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但对病虫害问题关注不够,导致当前油茶病虫害日趋严重[19-20]。蛴螬及茶籽象甲等地下和种实害虫近年来暴发频率逐年提高、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也不断提高,在青田及浙江多个油茶主栽区造成苗木的大量死亡及显著减产,经济损失巨大[21-22]。本研究中,利用林间放养土鸡,对几种重要害虫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特别是茶籽象甲和蛴螬,老熟幼虫一般在土中化蛹,化学防治效果不佳,利用土鸡防治效果显著,在减少虫口数量和危害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油茶林林地空阔,易孳生杂草,水肥管理也较繁重困难,管理维护用工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规模化种植病虫害容易集中爆发[23-24]。土鸡取食杂草,同时鸡群在林下活动时,杂草被反复踩踏而被抑制生长及至死亡,放养土鸡可以减少杂草危害,不但可减少除草剂、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的投入,同时也可以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林间放养土鸡对林地内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对照样地相比,放养土鸡的林地内,由于杂草多数可以作为食物来源,因此样地内杂草数量随着放养时间而呈现显著下降。

虽然已有报道林下养鸡的模式在提高效益方面有优势,但对于这种新型生态模式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养鸡对病虫害和杂草的控制、对土壤的改善以及对产量的提高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能存在由于放养密度过大,导致土壤板结的问题,在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综合效益不一定最优。目前,相关研究尚未形成共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加强养鸡生态循环农业系统的结构优化配置等方面探索,寻求出最佳饲养模式,获取最佳综合收益。

猜你喜欢

套养蛴螬土鸡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山楂园套养土鸡模式的应用效果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适宜北方套养的名特优品种养殖模式及效益分析
土鸡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池塘精养河蟹套养鳜鱼高产养殖技术
太湖地区大田浅水芡实套养泥鳅高效栽培技术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