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设工程合同履行阶段的管理

2020-08-28刘欢

机电信息 2020年24期
关键词:合同管理建设工程

摘  要: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及风险大、参与单位和人员多等特点,由于不可预见事项太多,所以容易导致合同纠纷较多,合同管理难度加大。所谓“合同管理”,不仅是对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的管理,重点更在于履行阶段的管控。现从合同履行阶段的管理目标着手,浅谈目前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升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合同的规范管理。

关键词:建设工程;履行阶段;合同管理

1    建设工程合同履行阶段的管理目标及内容

合同包含了项目的整体建设目标,是项目管理的灵魂与核心,对合同进行管理就是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协调与控制。

1.1    进度控制

它是工程实施进度计划制定、实施、过程检查和动态调整的全过程管理行为。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管理建设工期,包括组织实施土建施工、设备安装、施工准备及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的时间管控,是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的主要考核指标。

1.2    质量控制

它是施工合同履行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合同双方容易存在争议的一项内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图纸要求、规范及标准规定的质量等级完成施工是承包人的法定义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做好各项质量管控工作,及时处理各施工环节的质量问题,积极预防出现质量事故。

1.3    投资控制

(1)工程计量与支付管理:根据合同的相关约定,工程师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计量,按照计量结果及合同的其他约定给承包商支付应付款项的管理。

(2)工程变更管理:合同文件所有内容的变更,包括形式上、质量上或数量上的任何变化,都属于工程变更,它还包括设计图纸的变更、合同条件及施工顺序的变化等。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工程变更是履行合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施工中难以避免的现象。

(3)合同索赔管理:合同索赔是以合同和法律为依据的合法行为,是业主、承包商及监理之间的合同管理业务,在工程合同管理中经常发生,普遍存在。根据索赔的要求与目的,通常分为费用索赔与工期索赔两类。费用索赔是指通过调整合同价格补偿经济损失,工期索赔是指分包人向承包人或承包人向业主要求延长施工工期。

2    合同管理履行阶段存在的问题

2.1    合同交底不完善

有些合同在签订完成后合同管理员直接移交给相关负责人,没有及时组织项目管理等相关人员对合同条文进行学习,导致项目组织管理等人员不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规定、管理程序,不清楚对方的合同工作范围、责任和义务,可能存在对合同理解不一致等问题,容易带来工作上的失误。加上合同条款繁多,条款之间的联系复杂,容易直接影响处理实际问题时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导致合同难以全面顺利实施。

2.2    合同履行阶段工程变更程序不规范、内容缺乏真实性

在实际的施工中,工程变更难以避免,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变更程序不了解,容易导致后续发生合同纠纷问题。正常情况下,工程变更有以下几种方式:由业主方/设计方/承包商提出的工程变更,应由工程师审查批准;如工程变更是由设计方提出的,应首先与业主进行协商,最后由业主审查批准;如工程变更是由业主方提出的,并且关系到工程设计内容的修改,应首先与设计方进行协商,最后通过工程师审查并发出。同时,还应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工程师进行工程变更的权力,通常情况下,在得到业主方的批准后才能正式发出工程变更通知。

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现场签证的变更,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而发生这样的变更时,承包商往往会利用这种签证变更的机会,夸大工程变更事实,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现场管理或成本管理人员不了解合同的具体内容,将不利于项目投资控制。

2.3    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式落后

在实际的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经营部负责合同订立、补充、变更、解除及合同总台账等管理,而工程部则负责合同实施及工程款支付等管理。这些跨部门工作的共享信息不通畅,就容易造成合同支付信息不对等问题。

(2)未统一合同管理方式,合同台账格式不统一,导致信息整合麻烦。

(3)未完善合同管理工作交接制度,异动或离职人员交接不完善,导致遗漏、错录、重复录入等问题。

(4)合同签订申请和支付申请方式或支付平台不统一,例如,有的走线上签订流程,走纸质支付申請流程;有的走oa系统签订流程,走财务系统支付申请流程,这样的情况容易造成信息错乱,甚至文件遗失。

(5)未在合同管理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之间建立有机关联,导致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类型的需要,例如在进行形象投资或实际投资等时,反复进行人工统计和核算。

3    提升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3.1    重视合同交底

在合同签订后,合同管理人员应首先对项目部全体成员进行合同交底,交底内容应主要包括合同目标、合同要素、合同履行程序、合同资料整理等方面,重点在于弄清合同的工作范围以及合同条款的交叉点和难点。

3.2    加强合同执行阶段的管理

首先,要坚决维护合同所有的法律效力。各参建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样也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及权利,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履行自己的职责。

其次,注重工程变更审查。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中出现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工程变更管理非常关键。在建设工程正式开工之前,要做好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承包合同的审查,因此必须事先对设计图纸和承包合同中的内容进行交底,避免出现边施工、边设计、边修改的情况。为了能够提升施工效率,保证合同双方的利益,要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如发现设计存在漏洞,要依据规范来对设计图进行变更。对于重大事项的变更应做好经济分析,利用技术资源,尽量降低因设计变更所产生的额外成本。

最后,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合同内容,尽可能减少现场签证。必须签证的,要严格按照签证制度和程序执行,规范三方签证的有效性,完善各相关方的签审手续,并且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

3.3    加强合同的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适应国际化管理模式,因此,除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外,还需要完善工作方式,利用计算机逻辑运算管理等关键技术手段,实现人机合一,提高工作效率。

(1)应用以系统结构为中心的uml建模工具,采用反复迭代的渐增式、螺旋上升式开发过程,有效进行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的管理。

(2)应用B/S模式,让系统所有使用者能够通过浏览器的Web界面访问,让工程参与人员及时了解工程状况,使工程管理由预见性较差的事后管理模式变革为可事前预测及事后控制的灵活模式。

(3)应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根据用户需求,按照数据连接為主、特征连接为辅的原则设计模块,确保模块之间的独立性,降低模块间的联系程度,保证用户权限及管理权益。

(4)应用.NET对数据进行优化,改善数据访问手段;同时应用服务器控件,主要用于在应用程序中提供自定义的UI。确保系统可提供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分析、决策支持功能,从而提升项目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及科学性。

(5)应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为全部业务流程提供业务数据参考,实现信息化的综合管理,提升办公的自动化程度,全面提升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降低项目管理成本。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合同履行阶段的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建设项目管理的依据,是控制项目成本最直接、最明显的方法,我们应做好该阶段的管理工作,积极提供建设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管理等服务,提高合同履行阶段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蔚英.招标人保证合同具有较强可执行力的方法探讨[J].机电信息,2008(26):28-31.

[2] 张丽.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合同履行中的成本控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收稿日期:2020-07-06

作者简介:刘欢(1986—),女,湖北襄阳人,电力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经济师(建筑经济),广东省注册二级建造师(机电),从事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合同管理建设工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物资采购模式优化思路分析
道路路基沉降预测分析
浅议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探究企业劳务用工和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基于合同管理的收入确认与成本费用控制
浅谈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试论建筑工程承包项目施工合同信息管理
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防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