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忘的西安之行

2020-08-28韩祺玥

小读者·爱读写 2020年8期
关键词:侍女面汤兵马俑

韩祺玥

西安是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我们到达西安时,已经夜幕降临了。整座城市灯火辉煌,处处张灯结彩,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儿。放眼望去,一片“花”的海洋。路边的大树、建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甚至连路灯上都挂满了红红的小灯笼串,仿佛挂着一串串甜甜的糖葫芦,真有趣!

第二天上午,我们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我们先去了壁画馆,壁画的题材真多啊,有青龙白虎、仪仗出行、阙楼建筑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侍女图”,这三位侍女都梳着高高的发髻,穿着漂亮的红色拖地长裙。最前面的一位侍女手捧一大束五颜六色的鲜花,眼睛凝视着前方;中间的侍女双手捧在胸前,仿佛在祈祷着什么;最后面的那位侍女则拎着一把水壶,费力地往前走着。妈妈告诉我,这些壁画复原起来难度非常大,不知花费了能工巧匠多少心血和汗水!我们继续往前走,有一幅“玄武图”深深地吸引了我,画面上,一条蛇在一只乌龟身上绕了三圈,头尾相触,形成一个圆圈。那只勇敢的乌龟则四爪撑着地,脑袋转过来和蛇四目相对,整幅画栩栩如生,简直无与伦比。最后,我们还参观了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文物展。

下午,我们又慕名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博物馆已进入世界著名博物馆之列,并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首先来到最完整的1号坑,映入眼簾的是一支完整、庞大的军队。战士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个子差不多和真人一样高呢。有的穿着铠甲,有的穿着将军服,手中拿着枪和长矛,显得威风凛凛,但是大部分都穿着老百姓的衣服。每个战士的神态、衣着,甚至连指甲盖都各不相同,我不禁赞叹古人的心灵手巧、巧夺天工。来到2号坑,整个场景让我大吃一惊,地表是波浪线的形状,竟然没有一个兵马俑。爸爸告诉我:“兵马俑在地下的时候,身上涂有一层彩色的釉,看起来非常美丽,但是接触空气后,色彩就会被氧化掉,兵马俑就会失去艳丽的色彩。目前我们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开采它们。”听了爸爸的话,我恍然大悟。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西安的小吃。节日的西安,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慕名而来的“吃货”。琳琅满目的小吃摆满了路边,有一种非常奇怪的面条,叫“biangbiang面”,这种面闻起来非常香,咬一口面条,爽滑劲道,美味无比。我吸溜了一口面汤,哇,浓郁的汤汁顺着面条流进了我的嘴里,这种特制的汤汁,香味沁人心脾,喝上几大口面汤,整个人都变得暖和了。我又塞了满满一嘴面条,使劲儿地嚼着,卖饭的老伯伯笑眯眯地说:“哟,这小姑娘吃得真香啊!”其实它还有一个别名叫“裤带面”,因为这种面的面条非常非常的宽,就像裤带一样。

“秦中自古帝王州”,先后有十四个王朝在西安建都立制,历时1100余年。行走在这座城市,时刻都能感受到它的古色古香和浓浓的年味儿。这次旅行真的让我终生难忘!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关于西安的游记,小作者从西安的夜景写起,按照计划游览西安的名胜古迹,叙述时井然有序,边叙事边抒情。作者从城市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及现代的风采与魅力,写出了现代城市的繁荣景象。文章的结构完整,详略得当,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猜你喜欢

侍女面汤兵马俑
福山面汤
拌面汤
兵马俑修复:为你,千千万万遍
中国出土2100年前的迷你兵马俑
社会版(五)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侍女形象
小瓷碗
馏面汤
挖“兵马俑”
粗心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