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要不重要

2020-08-28侯子君

做人与处世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季老王小波爱迪生

侯子君

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

这句话应该不难理解,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语,对于知识分子,思维的深入与创新应该是第一要务,道德上的完美应该是稍稍向后排一排的。牛顿之所以成为牛顿,爱迪生之所以成为爱迪生,是因为他们超常的思维能力,绝对不是仅仅因为他们是道德上的完人,或者说即使他们道德上有那么一点瑕疵,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过来,一个人,还是说知识分子吧,即使德高望重得一塌糊涂,放弃或丧失思考能力,那也与行尸走肉无疑。但是现实生活中常常拧巴着来,比如,已经仙逝的季羡林先生,人们关心的更多的是老人如何德高望重,如何谦虚谨慎,如何淳朴自然,如何平易近人,对他真正的学术成就反而很少关心,这当然与季先生研究的领域一般人弄不大明白有关。另一方面,季老的一些平白如话的散文和对中华文明的一些论述,一看就明白,一些人于是就流露出了另外一种态度,不过如此嘛!也没什么嘛!其实季老的散文是“看似平常最奇崛”,其境界常人是难以企及的。季老最伟大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一直在思考,独立思考,他的思维能力一直居于社会的前沿。

有一件事我记忆犹新,有一次中央电视台播了一个采访吴敬琏先生的访谈节目,我觉得凡是等着看这个节目的人,关心的更应该是吴老的思想和思维,他的家庭怎样,有什么业余爱好之类就无所谓了。但是主持人拼命往家庭、爱好之类话题上引导,我们只能哭笑不得。从这个意义上讲,易中天在一次采访中所谓的发飙完全有必要,这些主持人就是弄不清什么比什么更重要,按照自己想象一厢情愿地揣度读者和观众的口味,的确有点弱智。

弄清什么比什么更重要,什么是第一位的,什么是第二位的,不仅局限在知识界,在工作、生活中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老百姓安居乐业,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更重要,所以一些叫嚣增加所谓的狼性,老想着打仗的说法就值得怀疑;看电视看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重要,但是,決不能把这些东西贯彻到生活中,否则就有点乱套;再比如,搏击比赛给对方以重击,取得胜利最重要,动作是否花哨,是否富丽堂皇是次要的。中华武术路数就有点走歪的倾向,弄得内家拳像巫术,外家拳像舞术,好在李小龙深谙此理,所以创立了截拳道。

时下,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把水搅浑,故意混淆重要和不重要的界限,还是大面积存在的。例如,当年媒体不是关心作为歌手的窦唯唱得怎样,而是更加关心他离婚的事儿。例子很多很多,还真不能多举,一不留神很容易得罪人,这种抓住一些事情的细枝末节大做文章的做法,在如今非常流行,这不是一件好事情。

我想王小波的意思当然不是不要道德了,只是说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相比较而言,思维更重要一些,对于一些非常善于断章取义的某些人和媒体来讲,重复一下这句话的意思非常必要。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季老王小波爱迪生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季羡林:天意高难问
人人认识的爱迪生
王小波 你好哇,李银河
发明大王爱迪生
发明大王爱迪生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浪漫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