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水蟹虾双主养模式及其养殖技术研究

2020-08-27毛觉生端明伟杨彩根宋学宏

科学养鱼 2020年7期
关键词:沼虾放养密度青虾

毛觉生 端明伟 杨彩根 宋学宏

(1.苏州市毛氏阳澄湖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41;2.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从2009年开始,河蟹、青虾均已成为江苏省水产养殖十大主推品种。河蟹种质不断复壮提纯,养殖技术逐渐成熟,产量与规格越养越大,广大养殖户已基本掌握了平均规格在175克/只以上、产量在100千克/亩以上的养殖技术。青虾优质新品种也在大面积推广。罗氏沼虾是一种世界上养殖规模与产量前3位的热带大型淡水虾,我国自1976年引进该虾养殖后,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江苏省高邮市作为唯一的“全国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养殖面积占全国养殖面积的25%以上,成了高邮市水产养殖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这3个品种的产业并不乐观,全国河蟹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单养河蟹的风险日趋显现,且出现了丰产不丰收的现象,2019年这种情况尤其突出;青虾单产连续下滑,2018-2019年的青虾亩产不到75千克,低的不到50千克,与河蟹混养的青虾单产只有几千克;而罗氏沼虾长时间养殖后池塘水质易恶化,病害增加,近年来重点养殖区域不同程度出现“生长缓慢”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于2019年进行了淡水蟹虾双主养模式的探索,旨在实现绿色生态养殖、提高养殖水产品的品质、增加从业者的养殖信心和效益,推动河蟹、青虾、罗氏沼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将该模式与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与池塘条件

本试验在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相城推广示范基地(苏州市毛氏阳澄湖水产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分别在7个池塘中实施。池塘规格19~55亩,除了55亩的老池外,其余都是新开挖的池塘,基本无淤泥。水深最深可调节至1.6米,池中间挖1条4米宽、0.5米深的中央沟,便于增氧与收虾,底部其他地方相对平整,水源为清澈的阳澄湖水。

2.养殖模式

放养模式为河蟹与淡水虾(春季为青虾、夏季为罗氏沼虾)双主养。3月上旬放养河蟹,密度800只/亩,规格80只/千克;3月上旬至中旬放养青虾,放养量5千克/亩,规格1500尾/千克。6月中旬至8月下旬放养罗氏沼虾,并与单养河蟹池塘进行养殖效果比较,具体放养模式见表1。

表1 淡水蟹虾双主养模式放养

3.水草栽种与管理

养殖池清塘后20天左右施放过磷酸钙10~20千克/亩、腐熟发酵的有机肥30~60千克/亩作为基肥,然后种植伊乐藻,行距与株距均为70~80厘米,每间隔15米形成4米宽的无草带;同时,中央沟以及池塘四周距边4米左右不种草,最终每个池塘形成几个长方形的水草区,使水草覆盖率为池塘水面的50%~60%,确保池水透风。

水草活稞后,根据水体透明度,新开池每隔10~15天施生物有机肥1次培养浮游生物,抑制青苔生长;老池塘视透明度而定施肥量,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厘米。于4月中下旬非河蟹蜕壳期间泼洒阿维菌素,杀灭水草上的害虫。5月底、6月初池塘加水后,将繁茂区的水草割下后补种至水草稀疏区,使池塘水草覆盖率保持在60%左右。

4.饲料选择与投饵技术

从扣蟹、青虾入池后就开始投饵,投蛋白质含量42%的颗粒饲料0.25千克/亩并添加维生素C等免疫增强剂,以第2天吃完为判断标准逐渐添加投喂量。河蟹第2次蜕壳后投喂蛋白质含量40%的饲料、玉米及少量冰鲜鱼,6月过渡到蛋白质含量38%的饲料;7-8月高温季节投喂蛋白质含量36%的河蟹饲料、玉米与冰鲜鱼,此时的投饵量为河蟹体重的6%~10%,1次/天,以第2天早上吃完为评判标准;9月初改投蛋白质含量40%的高档饲料,直至销售。

7月中旬投放罗氏沼虾种后,试加投蛋白质含量42%的罗氏沼虾1号料,投饵量为罗氏沼虾体重的4%~8%。投喂2次/天,上午8:00-8:30投当天饲料量的30%~40%,下午4:00-4:30投剩下的60%~70%,下午的罗氏沼虾料可与河蟹饲料一起投喂。

饲料全池投喂,并在浅滩处设有饲料观察台,观察虾蟹吃食情况,决定第2天的投饵量。

5.水质管理

在池塘中央沟及四周设微孔增氧设备,同时每10亩增加1台水车式增氧机,确保池塘溶氧在5毫克/升左右。从5月初开始增氧,每天增氧2~4小时,高温季节每天开10小时以上,直到养殖结束。早春水深为40~60厘米,4月下旬开始每10~15天补水1次,每次不超过10厘米;夏天高温季节水位保持在1.3~1.5米,连续高温则加到1.6米。每10~15天施用1次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池水,保持较好的水质。

6.适时补充钙磷

加强巡塘工作,一旦发现有虾蟹开始蜕壳,在饲料中补充钙磷产品,连续添加3~5天,并适时添加一些免疫增强剂、抗氧化剂,增强虾蟹的抗病能力。

7.捕捞

青虾在5月底至6月中旬前基本捕捞干净,捕捞工具为有一光滑塑料板开口的地笼,防止伤害河蟹。河蟹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捕捞,捕捞工具为河蟹地笼。罗氏沼虾尝试在8月底捕捞,多数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且水温不低于16℃时捕捞,捕捞前割除水草,捕捞工具为大拉网。

二、结果与讨论

1.罗氏沼虾不同放养模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本研究在河蟹、青虾放养量相同,管理模式一致的情况下探索罗氏沼虾不同放养密度、放养时间、收获时间对养殖池塘的产出有显著影响,结果见表2。表2显示,青虾在5月20日至6月10日用地笼捕捞,7个池塘青虾产量与规格差异不大,产量15~20千克/亩,规格240~250尾/千克。但罗氏沼虾不同放养模式对其本身及河蟹的产量与规格影响较大,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同时,本养殖模式中采用生态养殖技术,使用生物有机肥与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提高了水产品品质。总体而言,与单养河蟹模式相比,罗氏沼虾及青虾与河蟹进行双主养模式明显增加了池塘水产品的产出量与经济效益,产量从平均112.2千克/亩提高到228.1千克/亩,净利润从2083元/亩提高到3643元/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表2 淡水蟹虾双主养模式养殖效果

2.罗氏沼虾放养模式对河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罗氏沼虾不同放养模式中河蟹产量差异较大,具体见表2。综合分析各影响因子,发现水草管理得好坏是影响河蟹产量的主要原因。1#塘低产的原因较多,首先它是老塘,淤泥较深(30~40厘米),因底泥多,池底长期处于低氧状态,高温季节水草很快腐烂;其次,因管理不善,这个池塘进水时带进了大量的鲫鱼苗,因抢食与破坏水草而影响了河蟹的生长性能,产量只有60千克/亩。对于1#、2#、3#塘,在8月底高温季节试捕罗氏沼虾,搅浑了底泥也造成水草腐烂;而且8月底正值一部分河蟹蜕壳,捕捞罗氏沼虾造成损伤,因而影响了这3个池河蟹产量。我们还发现,6月中旬放养4~5厘米的罗氏沼虾在9月上旬开始性成熟,活动能力强,也对水草产生一定的影响。5#池虽放养时间最晚,但其规格大,入池后快速生长达性成熟,也影响水草的生长,水草于9月中旬消失,河蟹产量只有81千克/亩;而4#、6#、7#池,不管是否有罗氏沼虾,产量均在90千克/亩以上,4#池的罗氏沼虾成熟相对较晚,对水草伤害也小。因此,在本试验中足量投喂罗氏沼虾饲料的情况下,虾苗的放养密度4000~8000尾/亩对河蟹生长的影响不大,但放苗时间对池塘水草与河蟹生长影响较大。

3.罗氏沼虾放养密度与捕捞时间对罗氏沼虾产量的影响

表2显示,影响罗氏沼虾商品虾规格的主要因素是其放养密度,当放养密度为16000尾/亩时,商品虾平均规格是16克/尾,而密度为4000~8000尾/亩时,商品虾规格均在50克/尾以上。所有池塘的罗氏沼虾产量在125~154千克/亩,虽然1#塘放养密度最高,但产量和成活率与密度为4000尾/亩的池塘无显著差异。3#塘因8月底正值罗氏沼虾大量蜕壳时试捕,损伤了一部分虾,因而产量最低。同时发现,水草好、饲料充足的池塘,罗氏沼虾的生长速度快,到10月底,商品虾规格均在50克/尾以上,性成熟也较迟,此时,割草后用大拉网捕捞虾不受伤,但罗氏沼虾的水环境不能低于16℃,否则会死亡沉底。因此,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时间应在河蟹捕捞结束后、水温下降到16℃前。而且,消费者对50克/尾特别是75克/尾以上的罗氏沼虾接受程度较高,经速冻包装成礼盒是节日很受欢迎的礼品。

三、结论

河蟹与青虾及罗氏沼虾双主养,并培育好一塘水草的养殖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经1年的试验,筛选出以下养殖模式:2-3月放养河蟹与青虾,河蟹放养密度为800只/亩,规格80~100只/千克;青虾放养密度为5~10千克/亩,规格为1500尾/亩左右。7月上旬至中旬,放养罗氏沼虾4000~8000尾/亩,规格为300~400尾/千克。水草覆盖率保持在60%左右,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5月下旬到6月上旬用地笼捕捞青虾,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地笼捕捞河蟹;10月下旬致11月上旬割草后大拉网捕捞罗氏沼虾。

猜你喜欢

沼虾放养密度青虾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放养密度对泥鳅育苗效果的影响
青虾有价无市,塘口价卖到看120元/斤!这个小品种为何没有得到重视?
爱美的小青虾
浅谈广西SPF罗氏沼虾研究进展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