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抑郁的发生及患者护理措施

2020-08-25李娟梅

幸福家庭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宝宝产后产妇

李娟梅

分娩基本上是每位女性都要经历的事情。随着宝宝的诞生,女性的家庭角色发生了改变,开始担负起养育、照顾宝宝的重任。如果这时新妈妈出现抑郁症,对自己、对宝宝,以及对整个家庭都会造成影响。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措施。

什么是产后抑郁症

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产后抑郁症,我国约有15%~30%的产妇都有产后抑郁的情况。产妇产后一段时间内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改变,当这些改变的性质以及程度超越了正常改变的界限,就会导致病理性精神状态的发生,出现产后抑郁症。产后1~6周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发期,情绪持续低落是产后抑郁症的基本特征,易怒、焦虑、心烦、自责、自卑、强迫症状以及各种躯体疼痛都是产后抑郁症的表现,部分产妇还会伴有疲劳乏力以及失眠等情况。患有产后抑郁症的母亲很少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互动,对孩子不敏感,严重者还会出现幻觉,甚至产生杀害新生儿或者自杀的异常举动,其临床特征与其他抑郁的症状发作并无明显区别。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要点

1.维持良好的家庭氛围。家人要充分了解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以及产妇的既往病史、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积极做好产妇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运用社会学、医学和心理学等知识,根据产妇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减少产妇的心理负担,解除导致产妇发生抑郁的心理因素。对有不良心理状态的孕妇,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避免给产妇带来精神上的刺激,增强产妇自信心。护理人员应让产妇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给产妇提供更多的帮助,引导产妇树立正确的处理问题以及认识事物的态度。对于重男轻女等封建观念比较严重的家庭,家庭成员要转变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家人应多与产妇沟通、交流,多关心、安抚产妇,维持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可以通过引导、暗示、制造温馨气氛等方法增进婆媳关系以及夫妻感情,消除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让产妇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自我心理调适。产妇的价值观会在有了宝宝后发生变化,对宝宝、丈夫甚至对生活的期望值都会降低。因此,积极摆脱消极情绪,坦然接受一切是很好的产后抑郁护理措施。产妇可以多听听能舒缓心情的音乐,多看看杂志,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爱好中保持心情愉悦,忘记烦恼。产妇可适当地变换或者调节生活内容,偶尔将孩子交给别人照料,给自己放半天假或一两个小时的短暂休假,让自己放松心情,不要过于关注孩子而忽略了自己。产妇也可以主动找好友或亲人倾诉心事以及烦恼、困惑,尽情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甚至大哭一场。产后如果有想不开或不开心的事,产妇要转移注意力,适当参与一些能让人感到放松、忘却烦恼、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有心理压力时,产妇可多做深呼吸,也可以外出散散步,做一些轻松简单的运动,放松心情。做好思想的转变,不忘记自己仍是一位妻子,一位女儿,仍然享有被爱的权利,并非只有妈妈这一种角色。

3.加强孕产期的健康保健。有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对于分娩知识的了解以及产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聯系。因此,在妊娠早期,护理人员可向孕妇讲解孕妇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生理变化的知识,以及相关的保健措施。在妊娠晚期,可以帮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向产妇讲解与分娩有关的知识,教授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放松的小技巧,帮助产妇减轻对分娩的恐惧和紧张感。产妇分娩时,医护人员应积极处理异常情况,给予产妇帮助和鼓励,设法减轻产妇的疼痛,适当的分散产妇的注意力,时刻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尽量减少分娩对产妇精神上以及躯体上的刺激。

4.关注产褥早期产妇的身心变化。产后为产妇提供温馨、轻松的修养环境,对于缓解抑郁症状有重要意义。产妇产后心理脆弱,易受周边环境及人员的影响,比较敏感且依赖心理较强,所以医护人员或家属说话时的态度、语气要柔和,要尊重产妇,对产妇细心呵护,提高产妇对于喂养和照顾婴儿的自信心。产褥早期,护理人员应对产妇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让产妇对产后母婴检查的时间、地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求助的方法和对策,以及生殖器官恢复状况等有所了解,减轻日后照顾孩子的压力,保障产妇的身心健康。

所有母亲都是很了不起的,她们把最好的爱给了宝宝和家庭,却唯独忘了自己。所以,新手妈妈在照顾好宝宝的同时,要好好照顾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发生产后抑郁症。

(作者单位:乡城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宝宝产后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可爱宝宝超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