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普惠园教师师德培养与激励策略机制建设

2020-08-25孙沙

幸福家庭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民办师德幼儿教师

孙沙

民辦普惠园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指质量有保证、符合大众需求且收费接受政府指导价的民办幼儿园。民办普惠园教师不仅需要承担幼儿的教育管理,同时还要关注幼儿的生活需求。

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而教师是教育地推动者,对幼儿的成长发挥着引导作用。师德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其既受教育规范的影响,同时也是社会道德体系中重要部分。教师只有具备了师德,才会全心全意地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在民办普惠园中,幼儿教师的师德培养更为重要,有必要通过激励策略机制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民办普惠园教师师德现状

(一)人才招聘的困境

现阶段,民办教育机构积极响应社会发展号召,逐步扩大自身发展的规模。民办普惠园作为其中的重要力量,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补充。许多民办普惠园在招聘之初更多关注教师的学历、教学经验等内容,忽略了教师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因此,有可能导致部分师德欠佳的教师流入民办普惠园,影响到民办普惠园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师功利心过大

近年来,民办普惠园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很多幼儿教师并没有对自己的工作给予正确的定位和评价,且缺乏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再加上一些民办普惠园的教师流动性较大,缺乏激励制度,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稳定性较差,导致其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功利性较大,只是从职业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忽略了幼儿的发展需求,进而影响民办普惠园的教学质量。

(三)师德培养的关注度较低

因越来越多的幼儿家长希望子女能够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其对于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具有很高的要求,使得民办普惠园更加注重幼儿学习情况,缺乏师德培养的意识与理念,导致民办普惠园教师师德培养受限。与此同时,民办普惠园并没有为教师师德培养提供培训机会,导致教师的教学理念和道德素养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无法形成良好的师德。

(四)考核与激励制度不合理

目前,多数幼儿园为了使新教师快速掌握园内实际情况,会对其进行入职培训。但是,多数民办普惠园为了减少开支,会缩短入职培训的时间与内容。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因考核评价制度的缺失,发现出现较小的错误时不会受到责罚,便出现懈怠情绪,无法形成良好的师德。同时,民办普惠园缺乏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以幼儿学习情况作为评定教师好坏的唯一标准,且幼儿学习成绩、家长评价等成了教师薪酬提升的重要评定方式。这样的考核和激励制度会让教师想只注重教学,而对幼儿的成长需求关注不高。

师德培养与激励策略机制构建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民办普惠园若想要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并培养其师德品质,便必须要完善教师聘用管理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定期为幼儿教师提供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切实将规范化、民主化的管理与考核制度结合起来,并通过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教师的有效激励。同时,民办普惠园应利用宽松的教学环境、工作环境以及自主的教学权限来吸引教师,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给予幼儿教师足够的尊重与重视,满足幼儿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这对于培养幼儿教师师德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幼儿教师师德素质与个人修养

师德培养是规范教师言谈举止,提高其榜样力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教师自修、自为的重要途径,使教师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完善自我,转变固有的观念和意识,实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学目的。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与传统的标准融为一体的,要求教师平易近人,公平待人,严中带慈。在此背景下,民办普惠园可通过将师德建设融入教师教学思想中的方法,使教师形成习惯,并且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教书育人。

综上所述,师德培养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民办普惠幼儿园应为师德培养创造条件,并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为幼儿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康佳幼儿园)

猜你喜欢

民办师德幼儿教师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