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民间艺术

2020-08-25李丽环

教师·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主题课程幼儿园

李丽环

摘 要: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闽南民间艺术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幼儿园教学来看,闽南地区的幼儿园在开展相关的主题课程活动时,更应该积极地把闽南民间艺术融入其中,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幼儿园教学活动。因此要以闽南民间艺术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为重点,以德化陶瓷艺术为主要例证,重点分析闽南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的有效路径,为广大闽南地区的幼儿教师开展课程活动提供参考;同时对这一系列活动进行反思总结,为闽南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的具体落实提供助力。

关键词:闽南民间艺术;幼儿园;主题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4-0088-02

一、引言

闽南民间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间艺术的一块瑰宝,闽南民间艺术因其独特的地域性,始终散发着独到的魅力。如果能够进一步对这些民间艺术资源进行深度发掘,同时将其同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结合,那么在开展幼儿园教育时,就能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品味传统的闽南民间艺术,感悟和延续传统文化。

二、闽南民间艺术与幼儿园教育概述

闽南民间艺术作为祖国东南地区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其所属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利用闽南民间艺术,并把它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之中,不仅有利于幼儿园教育方式呈现多样化的态势,而且能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传承,可以产生一举多得的效果。

从实践情况来看,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除了传统的日常教育外,许多园区都会开设主题课程活动。在课程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大多是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由教师拟定一个主题,采取游戏活动或者是参观体验等方式,让幼儿在娱乐的氛围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然而很多教师在选择主题时,多是陈词滥调,并没有什么新意。这个时候如果可以把地方民间特色融入其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接触这些民间艺术。这样一来将主题活动的进一步深化,能够拉近幼儿园教育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幼儿在园区里学到的知识进一步生活化。

作为最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民间艺术,是最适合作为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的内容,因此幼儿教师要进一步探究闽南民间艺术和幼儿园教学的结合点,充分把二者结合起来,高效开展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才能让幼儿接受的教育高效化。然而从教学情况看,很多幼儿教师具有这种意识,也在尝试着把闽南的民间艺术引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之中,但在具体的操作途径上还存在一定误区,这就导致闽南民间艺术和幼儿园教学之间呈现割裂状态,做不到巧妙融合,因此更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把闽南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中。

三、闽南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的路径分析

(一)重视闽南民间艺术内容的特色挖掘

在闽南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从艺术内容下手,要注重对艺术内容的特色进行挖掘。闽南民间艺术博大精深,从类别上,可以分为闽南民间文学、闽南民间舞蹈、闽南民间美术工艺等内容,然而这些内容并非全部适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更要结合本园区的教学实际情况,将闽南民间艺术进行幼儿园的“本土化”,为幼儿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内容。从幼儿的身心特点来看,他们会更加喜欢一些舞蹈、艺术类的活动,所以教师在开展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把闽南民间艺术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选择那些适合他们的内容。

以德化陶瓷艺术为例,这一内容属于闽南民间艺术中的美术工艺,由于其延续时间较长,也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时候拿出来一些仿制品,让幼儿近距离地观察这些陶瓷作品是如何构成的;同时教师也要辅以相关讲解,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幼儿明白这些陶瓷作品背后的故事。这些艺术作品既是符合幼儿兴趣爱好的内容,又能体现着闽南地区的地方特色;同时这些教学内容,幼儿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之中有所接触,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本地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在对闽南民间艺术内容特色进行挖掘后,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為开展主题活动精心选择合适的主题,这样能够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小时候的玩耍中慢慢体会本地区的民间艺术,能够进一步了解德化陶瓷艺术,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不断增强对家乡和民族的认同感。

(二)创新闽南民间艺术的融入途径

教师在开展日常的主题课程活动时,要注重创新闽南民间艺术的融入途径,让闽南民间艺术如春风化雨一般同主题课程活动巧妙结合,从而产生最大的教育效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幼儿在家里往往也能接触各种电子设备,并且他们对这种设备的兴趣也越发浓厚。所以作为教师来说,在园区内开展主题课程活动时,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多利用一些现代化的设备,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以闽南民间艺术中比较适合开展主题活动的德化陶瓷艺术为例,从实际角度看,让每一个园区都购买陶瓷产品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多利用幻灯片来展示,先让学生对陶瓷艺术有一个视觉上的认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普及相关知识,告诉幼儿关于陶瓷艺术的历史以及它的现状,引导幼儿去思考如何才能进一步传承德化陶瓷艺术。当幼儿产生兴趣之后,教师再进一步以此为内容开展主题课程活动,就能够让幼儿带着兴趣去学习,从而让主题课程活动的教育意义更加深刻。同时教师还要努力开创家庭教育这个途径,家庭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关键一环,自然也可以成为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的延伸。教师也可以把一些闽南民间艺术的视频资料等传给家长,并教给家长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甚至还可以带着学生去参观一些展览、演出等。这样不仅可以对幼儿园教学内容进一步扩展,还能增进家庭的亲子之情,以闽南民间艺术为契机,能够出现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

(三)衔接闽南民间艺术与日常教学

闽南民间艺术与幼儿园教学的结合,除了在主题课程活动中进行外,更要注重与日常教学的衔接,真正打通日常教学和主题课程活动两个环节,让闽南民间艺术的氛围营造在教学的每一处。结合幼儿园教学实践情况来看,一般的幼儿园在一个学期内开展主题活动的次数往往较少,多数频率为两个星期一次。这样一来,教师将闽南民间艺术融入教学的过程就会变得很缓慢,幼儿除了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外,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往往如蜻蜓点水一般,所以教师必须注重把民间艺术这块的内容,从主题活动逐步引入日常教学,以闽南民间艺术(如德化陶瓷艺术)为切入点,并与各项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帮助幼儿深刻体会闽南地方特色,牢固树立家乡意识。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经常为学生讲述一些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项,往往都是把课本上的知识,借助一些动画、图片等教给幼儿。而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一些地方特色,把闽南民间艺术作为教学导入和实践主题。以德化陶瓷艺术为例,教师可以先以陶瓷艺术为主题,为幼儿开展一系列的主题课程活动,打造“认识陶瓷—熟悉陶瓷—制作陶瓷”三部曲。

当幼儿充分了解本地的陶瓷艺术之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思考,在了解陶瓷和制作陶瓷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礼仪,能从中学到什么样的与人相处之道,对一些基础知识,我们到底了解了没有。通过这种主题活动和日常教学的衔接,教师可以有效地把幼儿的日常教学中应该学习的知识,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来,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去学习知识。以闽南民间艺术为导入点,教师避免了简单、生硬的说教,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让他们的学习效果更加深远持久。

四、闽南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反思

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头戏,主题课程活动一直受到很多教师的关注。如何提高主题课程活动的质量,如何进一步把主题课程活动办得更加具有特色,也一直是很多幼儿教师所牵挂的内容。要想让活动有特色,要想让活动有吸引力,教师就应该多去考虑一下地方特色,利用地方特色,让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更具活力和特色。而且从幼儿的视角来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耳濡目染这些地方民间艺术。因此把这二者进行巧妙的融合,更加符合“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也能够让幼儿进一步从生活中去学习知识。

基于把闽南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的理念,今后教师不仅要把以德化陶瓷艺术为代表的闽南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尝试把其他地方特色进行本土化,精心选择那些适合幼儿学习的知识。在幼儿园,幼儿对学习刚开始进行接触的时期,教师应让幼儿多去了解地方特色,少一些纯粹知识的束缚,多一些灵活知识的感悟,让他们在感悟民间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成长,真正透过对这些地方民间艺术的学习,逐渐掌握一些适合他们这個年龄的生活道理,也让他们学习不再枯燥,更加能够做到在娱乐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闽南地区的幼儿园,幼儿园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将园区教学贴近地区特色,将闽南民间艺术充分融入其中,让幼儿园的教学更加具有独特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闽南民间艺术内容的特色挖掘,同时创新其融入途径,不仅要在主题课程活动上呈现闽南地区特色,更要尝试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有效衔接,让闽南民间艺术更好地走入我们的幼儿园教学之中,从小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之情,帮助他们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王惠涵.探索幼儿闽南本土文化教育,开展闽南民间游戏[J].新课程学习(上旬刊),2014(11):183.

[2]张 洁.闽南文化艺术元素走进幼儿园美育课堂实践探微[J].考试周刊,2019(16):193.

[3]陈禄娟.浅谈幼儿园闽南文化特色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有效结合[J].新校园(中旬刊),2018(6):158.

猜你喜欢

主题课程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中小学研学旅行主题课程教学设计示例
带着STEM的梦想飘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