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班数学区材料的投放策略

2020-08-24吴东霞

家长·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玩具思维

吴东霞

【摘要】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是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数学是儿童思维的“体操”,因为数学本身蕴含的逻辑性和序列性,幼儿在获取数学经验时,离不开与具体材料的互动,通过操作获得感知体验,进而逐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关键词】数学区;区域材料;思维;玩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130-02

一、巧妙挖掘现有玩具和材料的数学元素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现成材料或者与现有材料深入互动,挖掘现有材料本身蕴含的数学教育价值。比如材料“趣味数学棋”。幼儿轮流掷骰子,每次同时掷两颗骰子,根据两个骰子的综合特征,如掷到“红色的、三个扣眼”,幼儿就要在棋盘上寻找符合“红色的、三个扣眼”条件的位置,并要思考和选择最佳棋格。谁的棋子先四子连成一线谁赢。游戏时不仅要考虑快速让自己的四子连成一线,还要考虑如何阻隔对手。这个材料本身蕴含了空间与形状、数字关系、逻辑思维、观察能力、策略、符号等核心经验,能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又如材料“算数对战”,幼儿掷骰子,根据骰子上显示的数字或计算数值,将彩环放入对应的柱子上。材料本身蕴含加减运算,能够让幼儿在占领柱子时,进行多维思考,材料本身蕴含了丰富的数学元素。

在现成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中,我们要注意选择的材料是幼儿感兴趣的,基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选择对战类、竞赛类或者数学思维棋类的材料;其次材料蕴含丰富的数学经验,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数学概念的;第三,材料能支持幼儿反复游戏的。因此在选择现成材料时,教师可以自己多操作、多思考,再投入供幼儿游戏,观察幼儿自发的玩法,充分挖掘现有材料最大的价值,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拓展现有材料已有的数学学习价值

现有材料蕴含了很多价值,如果按照现有材料本身蕴含的价值投入使用,有些会受材料本身的限制,不能全方位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增减材料、调整玩法、增加记录单、创设挑战板等方式,拓展现有材料的价值。

(一)增减材料,实现数学教育价值

现有材料,有些会受材料本身的限制,不符合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可以增减材料,实现数学学习的目标。如“取物大作战”的材料,原本的玩法是有一个图形骰子,根据骰子上的图形选择圆片上相应的图形,蕴含的目标是一一对应,不符合大班现有幼儿水平。我们增加了圆片上图形的数量(每个圆片上有1-5个图形),提供数字骰子,让幼儿扔骰子开展凑数的游戏,幼儿能够根据数字骰子丢到的数量,取1个、2个、3个小圆片,凑到相应的数量,进一步发展孩子们分解组成、数运算等能力;再如“图形填充”的材料,预先玩法是将六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填充到底板上,引导幼儿感知图形的组合。但是幼儿专注点在拼图上,而没有探索发现图形的秘密。因此我们撤走了底板,可供幼儿自由发现图形间的秘密。比如6个小三角形、2个梯形、3个平行四边形都能组成一个六边形、三个三角形能组成一个梯形、三角形的边跟六边形的边一样长等,可供幼儿开展更多元的图形分解和组成的游戏。通过材料的增减,能更充分地挖掘现有材料的价值,让幼儿获得更多元、更开放的发展。

(二)调整玩法,拓展幼儿思维发展

幼儿的学习具有阶段性,依据每个阶段幼儿发展不同的水平和目标,我们要适时地调整现成材料的玩法,以满足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如“算数对战”游戏,开始的玩法是双方比赛丢骰子,可以用加、减等方式抢占数字,谁先套上10个环谁赢,趣味性不够。后来调整为不仅可以套上自己需要的数字,还可以抢占对方的数字,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也让幼儿更关注同伴的游戏结果。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不断调整玩法,能保持幼儿游戏的兴趣,让幼儿持续探究。

(三)增加记录单,支持幼儿学习

在不改变现有材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记录单的设计,发展幼儿思维的多样性。如抽抽乐玩具,增加了不同的记录单,幼儿就有不同的游戏结果。开始时,幼儿只是简单地统计谁赢了几根,对幼儿来说难度不大,逐渐失去兴趣。在引导幼儿讨论,我们怎么才能赢别人更多时,发现幼儿有很多想法。因此我们调整了记录单,支持幼儿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统计,如可以蓝色棍子加红色棍子进行对比、红色棍子加黄色棍子进行对比,或是通过单双数数量进行对比,比如我抽到的棍子数量有2个单数,你才1个单数,因此我赢你等,只要幼儿能计算结果,并说明赢对方的理由,就可以获得一个贴贴纸。不仅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而且发展了幼儿思维的多样性,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多元思考、多层、多维相加的方法。

(四)增加挑战版,发展幼儿挑战的兴趣

在现成材料的使用中,挑战版的设计,能激发幼儿持续游戏的兴趣。比如七巧板大变身,我们增加了一个挑战版,开始时让幼儿挑战7块七巧板拼正方形、7块七巧板拼长方形、5块七巧板拼正方形、5块七巧板拼长方形,幼儿挑战一段时间,都已经挑战成功之后,我们再调整挑战版,让幼儿挑战用2、3、4、5、6、7块七巧板拼三角形。这样在墙面上直接记录了幼儿赢的局数,可以极大地激发幼儿持续挑战、游戏的兴趣,幼儿会不断尝试、不断挑战。

三、巧妙开发新的数学材料

在设计、开发新的数学材料时,基于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水平,充分放手,让幼儿参与玩法、游戏的设计。

(一)充分放手,让幼儿参与游戏的设计

幼儿参与游戏的设计,不仅能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还能进一步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加以加工组合,形成新经验。如在开发扑克牌玩法时,放手让幼儿自由讨论、设计玩法,幼儿回馈了很多惊喜。包括比中大、比小大、搭火车凑十等,这些玩法都是源于幼儿的兴趣。比如在玩扑克牌凑数时,幼儿得运用分解组成的经验,进行加减运算,才能赢了同伴等;幼儿对凑数游戏充满兴趣,还可以结合主题的开展,延伸凑数游戏,如可以运用按群数数等凑100以内的数字。

(二)关注材料的开放性,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在设计“满四取花”材料的时候,开始提供的是两种颜色的花片,让幼儿玩满四取花的游戏,但是幼儿已经有了较丰富的分解组成的经验,两种颜色的分解组成对幼儿来说太简单了。因此我们把雪花片的颜色增加到4种,投放4种材料之后发现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往往关注的是自己应该取几个花片,而不會分析托盘里已经有几个花片,可以怎么取让自己赢得更多的花片,让同伴不容易凑到花片。除了增加材料之外,幼儿不仅要进行分解组成的运算,还要观察全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有趣的数学材料好似“营养露”,幼儿能从中汲取更多数学知识的养分,发展抽象思维,有趣的数学材料好似“活力素”,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能更加自主、更加专注,充满趣味,智慧成长。我们要为幼儿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露”和“活力素”,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不断运用分解组成、加减运算、按群数数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在游戏中内化、提升,为日后进行系统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青.快乐学数智慧玩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责编翁春梅)

猜你喜欢

玩具思维
思维总动员(三十)
巧设提问,让思维多走一步
睡不着觉的玩具(下)
平衡玩具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