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的实际应用

2020-08-24李重杰

家长·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乡土地理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李重杰

【摘 要】作为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乡土地理教学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影响,不但可以激发同学对于乡土地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加学生对于家乡本土地理情况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得到运用,才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真实目的。所以作为占有重要地位的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乡土地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125-02

乡土地理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材与实际乡土地理情况的差异、高考地理科目考试范围的限制、地域之间的差别性、教学应用仅限于书本、形式,缺乏实践性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对乡土地理教学产生了极大影响,限制了乡土地理的学习与发展。对此,身为教师应提升自身地理学科的精神素养,对本土地理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与学习。只有深入了解乡土地理后,教师才能够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灵活运用,并且传授知识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传播着乡土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故土的归属感与热爱之情。

一、乡土地理进课堂的必要性

仅仅通过高中地理课本中的内容很难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课本中那些距离自身较为遥远的实际案例,不利于学生形成直观且深入的理解。这使学生在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中出现困难,学生们对于自己切身成长所在的周边地点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官印象,所以如果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课堂中更多地融入乡土地理的知识,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且深刻地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与运用,才可以让教材中抽象化的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具体化,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教材中的新知识,从而调动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切实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结,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更要注重亲身实践的关键性。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时,要在掌握教材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给予更多关注,让生活做导师,这在加强学生对原有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上,更能够达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及锻炼学生探究精神的目的。除此之外,地理实践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对家乡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高尚情怀。

二、乡土地理融入地理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案例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活动的范围相对较小,对于课本中很多知识点与案例的理解都存在较强的局限性。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程度的匮乏,使学生很难将课堂所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进行连结,最终导致学生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生搬硬套,不会变通。在这种条件下,需要教师结合当地的乡土地理素材作为课堂案例,调动学生的感官印象对课本内容进行加深理解,更加直观地理解课堂所学。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对本地的具体地理情况、气候类型等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才可以灵活准确地应对课堂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

(二)引导学生实践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高中学习过程中,每一科都不能脱离实践而空谈理论。实践学习是高中地理学科的关键学习方式之一,学生通过课堂所学知识、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乡土地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通常來说,事件学习包含实地考察、亲身实验、小组讨论、教师总结等步骤,在一系列科学严谨的时间学习中促进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提高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经考察,康县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发展水平相对不足、现存可开发资源较多、土地资源丰富、开发程度不足。康县区域降水较少、山地面积广阔、农业收益不足、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很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大量土地闲置甚至荒废,加工工业发展缓慢,产品附加值较低。在这个背景之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对康县农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做出分析,及时树立正确的可持续观念。

三、筛选高质量案例,编撰校本教材

我国地理情况复杂,情况多变,无法实现用一套教材总结各地的状况,所以编撰一套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师的校本研究能力,切实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乡土地理的校本课程应当以康县的具体情况为核心,主要内容包括人文环境与自然特征等与课程标准密切相关的资料,并随着康县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校本教材的内容不但需要突出康县的地方特色,唤醒学生对乡土地理的学习欲望,培育爱家爱国的情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地理课堂中必须融合乡土地理的知识于其中.高度契合新背景下的时代发展需要。教师需要锻炼自身素质,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实际生活紧密连结,让学生切实领悟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激发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需坚持适度原则,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不断的学习中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锻炼,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储备知识,培育出切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注:本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的实践研究——以甘肃省康县为例”(课题立项号:CJS[2018]CJHB 3094)成果。

参考文献:

[1]章立中,庶谈乡土案例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卟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6).

(责编翁春梅)上接124页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接下来很成功地把学生带入本次课堂。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音乐不仅可以放松他们的心情,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快速地融入要学习的情景中,比如在学习《静夜思》时,先给大家来段思乡的曲子,在音乐当中感受意境,用理解去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

与此同时,我以《静夜思》为词,再示范唱诗,当小学生融入意境之后,紧接着进行提问:“此时的你在想什么?做一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很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趁此机会,带领大家进行思维扩散,快速融入文章的学习。

五、情境导入法

此情此景,讲的就是情与景相呼应、相融合,通过情景导入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情景共鸣带领学生深入地去学习课文,这种教学方式用得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利用声音、图像技术制作与文本相似的情境,用情感因素奠定课堂基调。在教学生学习《家》这节课时,我就采用了情境导入这种方式来进行,在开始授课前向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你理想状态的家是什么样子呀?可以和教师、同学们一起分享吗?”同学们的答案也很有意思,有的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可以陪我一起看动画片”,有的说“要有好多好多好吃的和好玩的”等等,把学生带人家的温暖中,等大家热情高涨之后,马上切入正题,让大家一起大声朗读《家》,情境导入法可以很快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帮助他们快速地走进本节语文课堂。

六、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克服那些容易造成偏科的因素,导语设计可以荐助我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秀荣.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J]赤子,2018(15).

作者简介:白亚同(1982.07-)男,汉族,甘肃省定西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责编翁春梅)

猜你喜欢

乡土地理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依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究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利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