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汉俊与中共一大

2020-08-24朱少伟

百姓生活 2020年7期
关键词:李汉俊陈独秀共产党

朱少伟

李汉俊,湖北潜江人,生于1890年,曾任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代理书记,为中共一大作出了重要贡献,1927年12月17日被反动军阀杀害。新中国成立后,李汉俊被首批追认为革命烈士,毛泽东主席签署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上写着“李汉俊在大革命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实在是最美满的天赐品

李汉俊14岁东渡日本留学,饱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并结识一些知名的社会主义者,通过不断研究和交流,最终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对中国“实在是最美满的天赐品”。1918年冬,李汉俊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怀着救国之志抵达上海。

1919年春,李汉俊结识由湖北来上海的同乡董必武,彼此一见如故,过从甚密。在交往中,李汉俊介绍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并提供日文版《马克思资本论入门》和一些日本进步刊物。董必武在《私立武汉中学简记》中记述:“李汉俊新自日本帝国大学土木系毕业回国,带有许多关于俄国革命的日本书刊,我借读后,逐渐了解俄国革命中列宁党的宗旨和工作方法,这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宗旨和工作方法迥然不同。”

1919年6月,孙中山领导创办的《星期评论》周刊(上海《民国日报》觉悟”附刊)在上海问世,成为“五四”时期上海地区重要刊物之一。从8月中旬开始,李汉俊接连在《星期评论》周刊发表文章,比如他的《最近上海的罢工风潮》(载于第二十一号)阐述工人对资本家的斗争,要懂得自己的“团体权”和“团结”时,强调知识分子应与工人相结合:“我们自身应该从精神上打破‘知识阶级四个字的牢狱,图‘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一致团结,并且一致努力,对于‘体力劳动者知识上开发做工夫,然后社会的改造,方才有多少的希望哩!”此后,由李汉俊主持《星期评论》周刊编务,与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等共同努力下,《星期评论》周刊政治倾向更鲜明,成为上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之一,被称为“社会主义刊行品”。

1919年9月5日至7日,李汉俊翻译的《世界思潮之方向》(日本山川菊荣著)连载于《星期评论》周刊,指出:“俄国革命发生以来,世界形势日日变化……世界实在向无产阶级的解放方面,正在突飞猛进,已经成了一大势。” 李汉俊在译文后面说:“我们中国怎么样?——中国决不在世界外,也不能在世界外……人家叫我做民党或革命党,我应该在这一点有切实的打算。”从中不难看出,他此时已萌生“仿俄建党”之想法。

李汉俊认为中国要赶上世界进步的步伐,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上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坚决的批判。1919年10月,李汉俊写给董必武一封长信,表达自己对社会改造的意见,明确表示“我向来不信局部的改良”“没有旧的全部破坏,断没有新的全部改造”。 1920年4月,李汉俊接待到访的《大阪每日新闻》驻上海特派员芥川龙之介、记者村田孜郎,在回答提问时也申明:“当今中国该走什么路?要解决这个问题,非共和也非复辟,这般的政治变革是改变不了中国的。过去既已证明了这点,现在亦证明了这点。那么,我们该努力去做的唯有社会革命一条路。”因而,《董必武谈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湖北共产主义小组》强调:“当时社会上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日本的合作运动等等,各种主义在头脑里打仗。李汉俊来了,把头绪理出来了,说要搞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本钱。”

1952年8月15日,毛泽东为李汉俊家属签发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

李汉俊通过发表文章和译文,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播火者”。所以,刘仁静夸奖李汉俊“懂得马克思主义较多”,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称赞李汉俊是中共党组织里“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

在党内地位仅次于陈独秀

1920年夏,陈独秀、李汉俊等发起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多为年富力强的英杰。沈雁冰的《我走过的道路》谈道:“我是在1920年10月间,由李汉俊介绍加入共产党小组。”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了促进工人运动的开展,创办《劳动界》周刊,由李汉俊任主编。1920年8月17日,李汉俊与陈独秀联名在上海《民国日报》发布启事:“同仁发起这个周报,宗旨在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希望劳动界诸君对于投稿及推销两事,大家出力帮忙,好叫本报成一个中国劳动阶级有力的言论机关。” 李汉俊在发刊词中,更直截了当地指出:“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

1920年2月,《星期评论》周刊编辑部就邀请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谁知欲进行刊载时,《星期评论》周刊却因“言论问题”被上海军阀当局查禁。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后,决定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将《共产党宣言》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出版,经陈独秀和李汉俊校阅,《共产党宣言》于1920年8月在上海問世,陆续重印近20次。

1920年9月,《新青年》改版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机关刊物,李汉俊是这份月刊的主编之一。此外,李汉俊翻译的《马克思资本论入门》(德国米里·伊·马尔西著),由社会主义研究社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二种”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介绍《资本论》的通俗读物,扼要叙述了马克思学说中关于商品、价格、剩余价值及劳动与资本的关系等问题。李汉俊在撰写的序里感叹:“将马克思经济学说,说得这样平易而又说得这样得要领的,在西洋书籍中也要以这本为第一。” 《马克思资本论入门》颇受欢迎,成为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必读材料,毛泽东等创办的长沙文化书社,则将《马克思资本论入门》列入重要书目。

1920年夏,李汉俊、李书城(后排左二、左三)与家人在上海合影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积极联络、推动了各地建立共产党组织,李汉俊为此作出许多努力。李达的《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的经过回忆》记述:“由陈独秀、李汉俊找关系,当时在全国各地发起组织共产党……本年(1920年),孙中山在广州做大元帅,11月邀约陈独秀赴广州做教育厅长,陈独秀把书记的职务交由李汉俊担任。”陈望道的《党成立时期的一些情况》记述:在共产党组织的筹建过程中,“做工作比较多的是陈独秀、李汉俊”,陈独秀赴广州后,“要紧的事,由李汉俊、杨明斋和我三四人讨论”。

正因如此,包惠僧的《怀念李汉俊先生》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中共成立之初,李汉俊在党内地位仅次于陈独秀。”

从容应对巡捕和密探

1921年7月23日晚,中共一大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会址系李汉俊、李书城兄弟寓所。

1921年7月30日晚,举行第六次会议,原定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会议刚开始,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又匆忙退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判断此人是密探,建议立即休会,大家迅速分散离开。当天深夜,代表们聚集于上海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进行商议,李达的妻子王会悟提出转移到浙江嘉兴开会。刘仁静的《一大琐忆》说:“我们根据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一大早分批乘火车到嘉兴,在南湖租了一只船,开了一天会,才结束了‘一大。”

中共一大会址之所以被密探盯上,是因为出席会议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开展革命活动多年,已受到监视。据马林事后向共产国际执行局报告:“在维也纳,当我领取去中国的签证时,我遭到拘捕。6天之后,在弗里德里希·阿德勃和一位律师的帮助下获释,并被驱逐出境。维也纳警察局将我的护照交给了当地外事局。结果向我打算去的国家一律作了通知……这一措施迫使我在到达上海之后立刻做了登记,完全以公开身份进行活动。”马林于1921年6月抵达上海,先住南京路(今南京东路)的飯店,接着住麦根路(今石门二路)的公寓,上海租界当局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并曾发函知会荷兰驻上海领事馆。

1923年春,李汉俊与陈静珠结婚照

代表们撤出会场仅10多分钟,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的警车便停在门前,法籍警官质问房主时,李汉俊用熟练的法语泰然应对,此刻巡捕、密探们的气焰有所收敛,马虎地搜查一下,悻悻而去。薛文淑(李书城之妻)的《对“一大” 情况的点滴回忆》说:“党的‘一大的召开,当时我并不知道,因我文化程度低,对革命并无了解。而且汉俊和朋友们常常在家聚会,都可称是开会。我只是记得有一天,一进门就发现天井里有些烧剩的纸灰,厨师老廖告诉我说,有法国巡捕来搜查过二先生(李汉俊)的房间,并说没有抓人。这时汉俊已不在家,我上楼到他房间看了一下,除了书架上的书比较零乱以外,没有别的迹象,其他房间老廖说连进都没有进去。因为书城曾对我说过‘你少管汉俊的事,所以汉俊回来后我没有问,他也没有提这件事。后来回想起来,那次可能就是在开中共一大。”

至于李汉俊到底对法租界巡捕和密探说了什么,李汉俊牺牲前未留下回忆资料,但包惠僧的《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前后的回忆》披露:“过了约在两个钟点的时候,我再回去看看。据汉俊说:有十几个巡捕和密探来搜查了一番,并没有搜去什么,他们问我们开什么会,我答应是北京大学的几位教授谈谈编辑新时代丛书的问题,并不是开会。最后巡捕和密探说了几句道歉的话就走了。”

原来,筹备中共一大期间,为了方便出入和确保安全,李汉俊参与发起组建公开的新时代丛书社,把它设于即将成为会址的家中,并主持编务。沈雁冰的《我走过的道路》回忆:由于有新时代丛书社的掩护,留下应变的李汉俊得以用出版机构需要召集学者商议出书选题的理由与巡捕和密探巧妙周旋。既是出版机构,出入的各种人自然不会少,编者、作者在一起谈谈也顺理成章,巡捕和密探只好不了了之,从而使中共一大化险为夷,代表们转赴浙江嘉兴也更顺利。

李汉俊对中共一大的重要贡献,将被人们所铭记。

(据《解放日报》2020年04月30日)

猜你喜欢

李汉俊陈独秀共产党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共产党颂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
关于李汉俊的脱党原因及其是非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