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理念下的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临床护理

2020-08-24张红凤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9期
关键词:腔镜躁动麻醉

张红凤

(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常用于下颌骨颏部扁平患者,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美观度高等优点[1]。但腔镜甲状腺术后可诱发并发症状,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因此有效、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行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十分重要。本研究主要我院行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对其分别行常规护理与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行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60例)与对照组(n=60例)。

对照组:男21例,女39例;年龄19~76岁,平均(47.11±5.65)岁;手术方式:单侧甲状腺全切术16例,双侧甲状腺全切术10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2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2例。

实验组:男23例,女37例;年龄20~76岁,平均(46.98±5.52)岁;手术方式:单侧甲状腺全切术15例,双侧甲状腺全切术11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4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0例。

纳入标准:①ASA分级:Ⅰ~Ⅱ级[2];②临床资料完整;③依从性良好;④无外科手术禁忌证;⑤本研究经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批;⑥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糖尿病史;②严重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者;③心、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者;④内分泌异常者;⑤近2周内有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服用史者;⑥伴外科手术禁忌症者。

组间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麻醉复苏期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麻醉复苏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具体方法:疼痛症状可诱发患者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预后。快速康复理念认为经优化麻醉方法,术前给予患者帕瑞希布钠等镇痛药物进行超前镇痛,手术结束后给予帕瑞希布钠联合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其他止痛药物的使用及使用后带来的不良反应。在麻醉医师指导下,麻醉护士可给予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尽可能的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对患者早期活动、进食等十分有利。定时观察患者颈部皮肤有无皮下气肿现象,通过血气分析密切检测CO2浓度,CO2少量蓄积者可自行吸收,CO2过高者可给予过度通气,直至CO2恢复正常;针对喉返神经损伤者,需行气管插管支持呼吸。

1.3 观察指标、评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疼痛评分、躁动评分以及镇静剂使用情况,并作对比。

1.3.2 评定标准

采用VAS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共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例关系;根据PARS评定模式对两组患者的躁动情况进行评定,共20分,分值与躁动情况呈正比例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软件统计处理文中数据。计数、计量资料分别用x2、t检验,[n(%)]、(±s)表述。P<0.05表明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疼痛评分、躁动评分对比

实验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镇静剂使用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两组入室、出室时PARS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入室时PARS评分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室时两组的PARS评分均较入室时高,且实验组出室时的PARS评分为(7.21±1.09)分,高于对照组的(5.87±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如表2。

表1 组间麻醉复苏情况对比(±s)

表1 组间麻醉复苏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n) 苏醒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疼痛评分(分) 躁动评分(分) 镇静剂使用率(%)实验组 60 16.82±2.69 7.85±2.89 3.76±0.73 8.24±1.36 11.67(7/60)对照组 60 28.87±12.50 16.62±4.31 6.01±1.24 12.74±2.77 31.67(19/60)x2 -- 7.3000 13.0910 12.1121 11.2957 7.0704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8

表2 组间麻醉复苏情况对比(±s,分)

表2 组间麻醉复苏情况对比(±s,分)

组别 例数(n) 入室时 出室时 t P实验组 60 1.84±0.43 7.21±1.09 35.4989 0.0001对照组 60 1.86±0.40 5.87±0.90 31.5380 0.0001 t -- 0.2638 7.3430 -- --P -- 0.7924 0.0001 -- --

3 讨 论

全麻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是其围术期的重要阶段,麻醉恢复期间,麻醉药物残余、手术创伤均可对患者呼吸、代谢等生理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手术全麻患者麻醉复苏期采用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快速康复外科是指围术期一系列的有医学证据的处理措施,进而降低手术对患者心理、生理造成的创伤应激,促使患者病情快速康复[3]。本文研究就对选取的行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研究结果得出,实验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镇静剂使用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室时两组的PARS评分均较入室时高,且实验组出室时的PARS评分为(7.21±1.09)分,高于对照组的(5.87±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改善患者疼痛、躁动症状,且镇静剂使用率较小,并可改善其PARS评分,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腔镜躁动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道路躁动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