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68例关键要点

2020-08-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9期
关键词:修补术穿孔溃疡

范 悦

(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9)

腹腔镜技术的逐渐发展带动了医学微创手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对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属于消化科急重症,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具有多种弊端会严重危害到,如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等[1]。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少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临床特点,同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节省住院花费[2]。在腹腔镜手术推出后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同时也获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本文对近两年在太原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8例患者分为两组,为证明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理和腹腔镜联合胃镜行修补术,并对两种临床效果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综合对比,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太原市中心医院在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调查,分别为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两组患者均符合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有效,对于研究中采用的治疗和护理方案表示认可,不存在疑义。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22~74岁,平均(42.1±2.9)岁,患者的平均体重(58.3±2.4)kg;实验组患者中男17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21~77岁,平均(42.2±2.7)岁,患者的平均体重(57.8±2.1)kg。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结果显示差异较小,不具有临床比较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入组标准

(1)两组均无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如:心、脑、肾、精神类疾病等;(2)参选患者均无精神系统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等;(3)参选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4)参选患者均无传染性疾病。

1.1.2 排除标准

(1)两组均存在其他重大疾病患者,例如:心、脑、肾、精神类疾病等;(2)参选患者均存在精神系统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等;(3)参选患者均存在药物过敏史;(4)参选患者均存在传染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先给予气管插管麻醉,逐层切开腹部,准确找到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部位,在缝合穿孔部位的组织时采用丝线,认真清理腹腔,并完成引流管的放置、腹部缝合与关闭操作。

在患者脐部进行人工气腹,大概在11~14 mmHg,采用腹腔镜对患者腹腔进行探查,然后将操作孔套管放置腹腔内,寻找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部位,放置胃管,将患者胃部内容物吸出,确定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部位后,取少量病变组织,将病变组织送去检验。用腹腔镜在胃镜监视下,对患者穿孔部位缝合,

实验组: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先进行气管插管麻醉,在患者脐部建立大约11~14 mmHg的人工气腹,腹腔的探查需借助腹腔镜,然后在腹腔内放置操作孔套管,顺势找到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部位,完成胃管的放置并吸出胃部内容物,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部位确定后将少量病变组织取出,并送检。在缝合穿孔部位时需利用腹腔镜并在胃镜监视下开展,将胃镜取出,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对患者腹部进行清理,最后将创面缝合。注意抗感染操作。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1)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

(2)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包括: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脓肿,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3)使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健康状况等五项指标。每部分的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质量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关于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患者数据,在统计分析与处理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并发症发生率应用n(%)描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应用(±s)描述,组间开展x²和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条件为P<0.05。

2 结 果

2.1 临床指标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高于实验组,但是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实验组,数据对比显示差异较大,具有临床比较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实验组 34 102.3±12.6 60.1±6.9 8.5±1.3对照组 34 69.8±18.04 92.5±15.6 13.2±2.1 t 15.9394 38.7882 11.0962 P 0.0000 0.0000 0.0000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1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2.35%;实验组中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比

使用调查问卷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如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等,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

组别 例数 心理健康 躯体功能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 健康状况对照组 3 4 6 9.5 2±5.5 2 7 0.2 4±6.0 1 7 3.3 4±4.2 5 7 1.8 6±4.2 4 6 5.3 1±4.8 7实验组 3 4 8 2.3 1±6.2 4 7 9.3 2±5.2 2 8 1.4 2±5.4 3 8 3.2 9±4.3 9 8 0.2 5±5.6 2 t 8.9 5 1 7 6.6 5 1 0 6.8 3 2 6 1 0.9 2 0 0 1 1.7 1 4 5 P 0.0 0 0 0 0.0 0 0 0 0.0 0 0 0 0.0 0 0 0 0.0 0 0 0

3 讨 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临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可能与饮酒、不健康饮食习惯、精神压力过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存在一定的关系。目前对其进行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虽然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很容易反复发作,同时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当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最佳治疗选择就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尽管开腹手术能够实现对疾病的有效治疗,但是创伤大,一些弱体制患者出现应激反应的可能性较大,术后恢复十分缓慢。近年来,微创手术获得不断发展与完善,能够提供新的方案来实现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进行利用腹腔镜的方式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尤其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如术中出血量少、创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胃镜和腹腔镜联用的优势,介绍如下: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若患者的穿孔部位非常隐秘,则很难发现在胃后壁或者是针尖样穿孔,而为了准确找到穿孔部位可以联合腹腔镜、胃镜的方式 ,并结合注气胃镜辅助的方式,获得穿孔部位黏膜层组织,进行活检;为了验证其临床价值,本次选取在太原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参选患者均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缝合修补术。

本文提示:(1)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2)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患者中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脓肿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一次验证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缝合修补术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缝合修补术能够进一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修补术穿孔溃疡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都是“溃疡”惹的祸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