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08-24罗丽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0期
关键词:反流颅脑发生率

李 梅,罗丽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颅脑损伤是常见外伤,其可依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以及脑损伤。患者多会出现意识障碍、头痛以及瞳孔光反应消失等症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会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并且会出现脑性肺水肿以及脑死亡表现。由于机体状况较差,患者往往无法正常进食,这会影响机体营养供给[1]。而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因此,早期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两种方式,本次研究以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者的营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43),一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另一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4~65岁,平均(42.17±3.65)岁;研究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5~64岁,平均(42.22±3.71)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于静脉为患者补充热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研究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经鼻胃管滴注百普力肠内营养液,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不适,如果患者无任何不适情况,以百普力肠内营养混悬液(无锡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85)鼻饲营养支持,初始剂量为500 kcaL,输注速度为30 mL/h,输注温度控制在35 度。在输注过程中依据患者耐受力调节输注速度,最大不超过150 mL/h。如果患者为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可依据患者情况增加营养液输注量[2]。两组均连续输注7 d时间。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病症稳定,营养状况有较大改善;有效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营养情况有所恢复;无效表现为护理前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2)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反流以及肝肾功能损伤等。(3)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百蛋白以及血红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2.2 并发症

研究组消化道出血计1例,反流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2/43);对照组消化道出血计3例,反流计2例,肝肾功能损伤计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3%(7/4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7.159,P=0.007)。

2.3 营养指标

支持前,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计(27.66±4.21)g/L,与对照组(27.74±4.18)g/L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0884,P=0.9297);研究组血红蛋白计(1 0 3.7 5±9.5 2)g/L,与对照组(103.81±9.44)g/L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0293,P=0.9767)。支持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计(36.25±3.86)g/L,高于对照组(30.91±4.0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6.2831,P=0.0000);研究组血红蛋白计(128.73±11.23)g/L,高于对

照组(111.59±10.9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7.1562,P=0.0000)。

3 讨 论

颅脑损伤是因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常见损伤,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发展,颅脑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重型颅脑损伤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40岁以下人群最主要的致残和死亡原因。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来讲,尽可能控制或减少继发性脑损害,预防并发症是首要治疗原则。如果能利用最小的干预、带来最少的损伤和副作用来控制病情,帮助患者建立生理平衡,则可以降低疾病危害[3]。但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机体处于能量高代谢、高分解状态,如果未对患者进行营养物质的补充,治疗效果会大大折扣,并且还会影响到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及预后,因此对患者开展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病症,促使患者恢复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临床上应用的营养支持方式主要包括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两类,前者在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长时间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会损伤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导致细菌异位,增加感染发生风险[4]。并且肠外营养支持还会影响到营养酶系活性发生退化,导致患者胃肠功能萎缩。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其可以直接给予肠粘膜上皮细胞功能,从而逆转患者肠粘膜损伤,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屏障结构与功能。胃肠道不仅仅是机体消化吸收器官,其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因此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还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维持患者机体器官的各种生理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需要注意的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过程中存在神志异常、吞咽困难和胃排空障碍等情况,因此有着较高的反流可能性,反流提升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可能性,这会延长缓和住院周期。因此在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的同时还要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反流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次研究显示,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肠内营养支持有着更高的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患者营养指标得到了更好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反流颅脑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非酸反流引起胃食管反流烧心症状的特点
轻度二尖瓣反流是怎么回事(下)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