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把关节炎不当回事你知道它的“炎”重性吗

2020-08-24文丨朱智华资中县人民医院

保健文汇 2020年2期
关键词:骨性疼痛感畸形

文丨朱智华(资中县人民医院)

导读

一个人的关节是否为健康状态,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其关系着我们整个身体的健康。关节是我们身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的是骨头与骨头之间的连接作用,这就像是桥梁与桥梁之间的承重柱一样。而关节出现问题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严重的影响,轻则患处红肿疼痛,重则出现功能障碍,关节炎多发于老年人,且因关节炎致残的几率也较高,这些症状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那关节炎究竟是什么呢?关节炎有哪些症状呢?关节炎分为哪几种类型呢?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 关节炎是什么

关节炎的范围较广,泛指的是在人体关节以及关节周围组织因为炎症、退化、感染、创伤或者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关节炎性疾病,关节炎可分为数十种,但是病症表现均为关节红肿、疼痛、发热和功能障碍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关节畸形,甚至是残疾。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50 岁左右的人群患有关节炎的人数几乎占到一半,而65 岁左右的人群竟有95%得女性以及80%的男性患有关节炎,且患有关节炎的患者数量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 关节炎的症状有哪些

关节疼痛

这是关节炎最为主要的症状,关节炎分为很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疼痛特点都是不一样的。

关节肿胀

关节肿胀也是关节炎的常见表现,如果关节出现了肿胀的情况,这说明病情已经开始恶化了,相比较关节疼痛来说,关节肿胀的程度一般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

功能障碍

关节的疼痛以及关节的炎症会引发患病关节周围组织出现水肿的情况,这种情况会破坏关节周围的肌肉以及关节的结构,使周围肌肉出现保护性痉挛的情况,这将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患有慢性关节炎的患者会因为关节活动长期受限,慢慢的永久丧失这种能力。

其他症状

不同的关节炎的表现症状也各有不同,除了上述症状还可能会出现畸形、红斑、关节红肿、软组织肿胀、骨性肿胀、渗液、骨擦音、肌无力或者是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以及神经跟被压迫等症状。

♀ 关节炎有哪几大类型?

关节炎分为很多种,但是常见的病症类型有以下四种:

骨性关节炎

这是退行性的骨关节疾病,大多发病于50 岁以上的老年群体。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发病于膝关节、脊柱等日常负重的关节,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蹲起以及上下楼梯时膝关节有明显的疼痛感;早上起床时或者是久坐之后出现膝盖无法伸直,伴有僵硬的感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变形的症状。

类风湿类关节炎

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患者的双手指、手腕、手肘、膝盖、脚踝、足部关节出现对称性的疼痛,常常在早晨上起床时会出现关节僵硬的情况。很多患者因为没有选择规范的治疗,所以也经常会出现关节畸形的后果,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这种疾病大多发生于30 岁到50 岁左右的中青年人群,以女性居多。

强直性的脊柱炎

说白了这个疾病说的也就是炎症直接侵袭了我们的脊柱,发病群体以青壮年为主体。该病的主要表现为夜间以及早上起床时腰部有强烈的疼痛感,如果不接受治疗将会出现脊柱畸形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痛风性关节炎

该病症是因为尿酸盐在我们的关节囊中沉淀,从而引发关节炎。只要表现为患者会感觉有剧烈的疼痛感、患处肿胀明显,虽然前期肿胀可自然消退,但是痛风容易反复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关节畸形,还有可能会引起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冠心病、脑卒中等各类疾病。近几年痛风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病,大多发病于成年男性以及老年女性。

生活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患有关节炎的朋友一定要避免过度使用关节,尽可能的不要长时间的进行站立、攀登、步行等压迫关节的运动。要控制体重,体重越大给关节带来的压力也越大,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锻炼来解决身体超重的问题。一定要避免关节受寒的情况发生,受寒会导致患者关节周围的血管收缩造成血液不能正常循环,很容易引发关节炎。也要按时补充钙元素,一旦钙元素缺失将会引发骨质疏松的症状,这无疑是对关节炎的形成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而言之,千万不要忽视关节炎的重要性,如果在患病之后不及时治疗,轻则病情加重关节畸形,重则会有残疾的可能,在发病之后一定第一时间就医,做好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能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猜你喜欢

骨性疼痛感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关节镜联合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对比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
先天性畸形:矫治的最佳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