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技术方法研究

2020-08-20方建波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7期
关键词:安全运行安全管理设备

方建波

摘要:为了提高低压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加强低压供配电系统及其设备的管理,以减少或避免因低压供配电系统出现故障和问题带来的损失。本文从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的相关概述出发,笔者结合自己所属单位的实际,针对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的问题展开论述,以期为供配电提供可参考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低压电气供配电; 安全管理; 设备; 安全运行

对于低压供配电系统而言,其运行是否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1]。作为涵盖用户最为广泛,与用户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低压供配电系统,其本身具有线路长、设备多样的特点,在整个供电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对低压供配电及相关设备的管理和安全,是确保低压供配电系统有效,合理,安全的运行的重要举措。

1 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的概述

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它由几个基本设备组成。低压各供配电系统中的各种设备紧密连接,相互配合,是各种设备协调配合的综合运行过程。低压供配电系统主要由发电设备及备用电源、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和照明设备组成[2]。备用电源系具有备份发电设备中电能的功能。变电设备具有改变和调整电压等技术参数的功能,使得相关技术信号的传输更加便利。配电设备的主要功能是确保配电技术系统中的电压技术参数恢复到正常水平。照明设备的主要功能主要在于在供配电技术活动中提供正常稳定的照明技术。

2 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1、    2.1 电气设备保护不到位

有些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在初始安装的时候,没有安装配套电气保护装置,甚至在这些设备的实际操作运行过程中,也没有做好有效的防护,会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导致电源开关无法关闭,进而造成事故的不断扩大。

2、    2.2 电气设备质量问题

有些企业或者单位,在选购低压供配电电气设备的时候,对设备的质量把关不严,导致一些不符合基本使用标准的电气设备运用到了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中,虽然这些设备最初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整个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更为严重的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出现。

3 高校供配电的特殊性以及配电安全的重要性

3.1 高校供配电的特殊性

其特殊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供配电影响和涉及的范围很广。供配电的安全和质量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管理活动,教职工的生活等各方面。其次,供配电受到学校的管理。学生是高校电力用户的主要群体之一,为了确保学生按时作息,学校通常会采用对部分线路定时停供电的方法。因此,供配电公司和学校用电管理部门必须合理规划并密切配合,以满足高校的特殊需要。第三,供配电技术不平衡。多数新建院区或者新增建筑物,这些建筑采用全新的供电系统,而一些老旧建筑物的系统出现老化等现象,于是出现了供配电技术不均衡的特殊性。

3.2 高校供配电安全的重要性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运输人才的重要场所。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设备,演示设备等使用过程都需要安全性供配电作为基础[3]。如果发生意外断电,将极大地影响教学和实验的进度。因此,正常,安全的供配电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顺利进行的基础。高校是各种科学研究项目和实验的重要研究基地。实验设备的运行和大量数据的处理都需要安全稳定的供配电。此外,学校后勤部门是负责供配电的执行部门。同时也是负责高校所有后勤工作,例如供暖,食堂和供水。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也都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供电系统作为保障。

4 提高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高校用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供配电要求更高,因而必须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强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高校的用电安全和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

4.1 合理设置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及设备

为了预防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和确保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就要合理设置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及设备。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够确保在室外对配电箱进行有效分配,在室内的电屏装置也能够得到灵活的调整,以便保证配电系统当中的分级配电功能得以顺利实施;采用两条不同的线路安装电箱与其他电气设备,优化设置低压系统当中的电箱以及照明设备; 对于低压电源附近的区域,应设置合理的总配电箱,并注意将分配电箱安装于低压用电设备较为集中的区域,同时用电设备与开关箱之间的距离应在 3m 以下[4]。由于高校用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设置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及设备时,要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对选址的考虑要坚持“两集中、一独立的原则”,所谓“两集中”是指選址确定于用电人群集中、耗电量大的场所;“一独立”是指采用独立性配电设备。在设置低压电气设备时,就要考虑到低压电气设备的防护,可使用密封结构、防护罩以及过滤网等技术实现对对低压电气设备外壳的有效防护,隔离各环境因素与保护气设备系统。重点在于避免固体异物和液体渗入电气设备,影响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低压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表1和表2所示。

高校按照以上提供的原则和方法科学选择低电压配电场所,由此以保障高校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2 更新低压供配电系统及设备,提升系统的安全

根据高校用电的特殊性,用电人员对电量和供电时间有不同的要求,为了提高整体用电的安全性,可以采用低压配电系统的自动安全控制系统,在对电网进行安全检测的同时,大大提升电力系统的自身保护力度。在总变电所应设监测中心,并配备专门的值班人员,对其他变电所进行计算机智能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故障并及时处理。重点监测数据主要为:变压器温度; 低压输出电流; 电压情况等。实现超温报警;超负荷报警; 失压报警等。同时,通过网络连接,上级领导也可以实时观察正在运行的电网的运行状态。

针对低压配电网络高负荷运转问题,作为高校后勤部门, 应结合本校实际,仔细计算学校当前的耗电量情况,并考虑学校的发展需求。给出一定的余地,提出适当的用电参数,根据该参数,应设计相应类型的供电设备,及时更换和改造学校的供电设备,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供电设备过载运行的问题。

4.3加强操作人员的管理

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者不规范,在电气设备故障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供配电人员的管理是提高高校用电安全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一方面,强化技能培训。高校后勤部门需要对供配电专职人员提供专门的技能培训平台和机会,提升专业人员技术素养的同时使得人员对学校供电情况、用电需求等有全新的、动态化的认识,尤其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更新操作技能,为学校用电提供保障力;另一方面,重新设置用电安全性等作为后勤专业人员的考核指标。使得专业人员提高自我学习和教育的力度,按照学校制定的制度负责任的检查和维护用电安全,保障供配电安全运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加大学校后勤部对学生安全用电的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用电安全意识,减少违规用电行为,使得学校供电设备有序运作。

4.4 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管理

加强对低压电气设备有效的维护管理,是保证设备安全的重要途径。高校是用电量大且集中的区域,多数高校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用电需求,在不同的建筑物中设置了多样化地供电设备和设施等,尤其是对于一些老校区,线路和设备的老化情况普遍存在,这些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检验变压器的负荷情况,若出现超负荷的情况应及时解决;还有校园内的电缆电线的安全性等,这些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换,保障设备有较高的安全性;另外,高校内建筑物较多,一些高校设置了防雷接地系统,这样使得电器设备等安全性能提高,因此,高校内已经安装的相关系统和设备等都应当定期维护,这样能够提高设备安全性能和供电的稳定性。

5 结语

为避免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的发生,必须加强低压电气供配电技能及设备安全管理,在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的同时,促使操作人员自觉遵守操作规范,同时采取全方位的防护措施,加强对供配电及设备的安全管理,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亚鹏.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8(06):99.

[2]吴斌.探讨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J].居舍,2018(08):164.

[3]沙明.低压电气供配电与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8(10):281-282.

[4]吕军,李海莉.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設备安全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209.

猜你喜欢

安全运行安全管理设备
调试新设备
浅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认一认
视听设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