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湖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若干问题探讨

2020-08-20罗拓夫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新模式机制

罗拓夫

摘要:通过对湖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现状摸底调研,根据实用标的统计结果,围绕省级联盟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瓶颈,结合现有政策环境进行初步分析,为下一步联盟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创新模式

科技部2009年提出试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后,相关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在此基础上,2016年12月,湖南省科技厅印发了《湖南省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鼓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及其他组织机构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则,积极构建联盟,探索多种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为有效统筹和管理省内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截至2019年12月,湖南省科技厅授牌了55家具备条件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领域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同时各市州政府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情况,支持和筹建了多个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发展瓶颈,据不完全统计,部分联盟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处于停滞状态,本文仅以收集到的26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基础进行初步分析。

1 近三年湖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现状

1.1 联盟共建研发平台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6家联盟与不同创新主体共建有90个各类型的研发平台。如下图所示:

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生猪、重金属污染防治等联盟由于有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进行技术指导,与相关机构共建的研发平台数量和质量都较高。有院士牵头的联盟具有很好的社会示范效应,能协调多个政府部门给予联盟发展更多的资源。

1.2 联盟承接研發项目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6家联盟中有22家联盟主动承接合作创新项目862个,其中政府委托研发项目467个。集成电路、重金属污染防治联盟承接的研发项目都超过了100个,可以看出电子信息、环保产业领域的联盟受国家战略和大环境的影响,承接的科技创新研发项目数量较多,特别是政府定向委托项目占比较大,公益特性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26个联盟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共有56人,平均每个联盟秘书处只有2人左右,运行经费根据联盟的活跃程度各不相同,经费主要用于举办科技成果推介活动、专题调研、专家咨询费、专职人员薪酬等。在传统产业领域,因政策调整产业发展转型缓慢,联盟秘书处运营经费得不到保障,联盟内部机构的整体活跃度不高,对联盟的业务拓展带来不利影响。

1.3 联盟运营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6家联盟主营营业收入都过亿元,利润率因产业发展情况而差异很大。如图3所示,近年来国家和我省对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大力度,对该领域的投入极大,也间接地促进了重金属污染防治联盟内机构的快速发展,其主营业务总额也达到了8000亿元,但其业务利润只有500亿元,而生猪联盟总体收益只有1000亿元的基础上,而利润也达到了200亿元。可见国家政策对联盟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先进电池材料、茶和药物评价联盟秘书处的运营经费都突破了100万元,大部分经费来自政府采购和定向科研委托项目,可以看出上述三类产业的产品示范作用和实验检测需要花费大量的工作经费,如图4所示。

1.4 联盟机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6家联盟中企业有1875家,高校有278家,科研机构有214家,如图5所示,企业在联盟中的占比超过50%,企业依托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了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的促进联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如上图所示,17家联盟中企业占比超过40%的为15家,其中“智能电力联盟”以“龙头企业+孵化”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型载体,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搭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孵化服务平台。通过探索有效融通合作模式,改变传统的企业配套协作方式,推动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直接参与创新创业特色载体的建设运营或与载体深度合作。

1.5 运营成效

如图7所示,联盟可以创造更多的知识产权数量,并依托行业标准为联盟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比如生猪产业联盟,近三年联盟按照协议约定开展技术创新项目10余项,经费到位上1000万元。构建了“高校院所+技术孵化机构+推广机构+龙头企业”技术熟化模式。联盟成员单位在品种选育、疫病诊断与控制、疫病检测、健康养殖与酶制剂添加剂研发领域突破了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共获得多项国家奖。获发明专利共152项,发表相关文章400余篇。制定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18项,行业标准45项,2017年5月,根据印遇龙院士提出《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的报告,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

如图8所示,联盟依托企业的专业和产品覆盖度,举办重要的展览会议,推广自身的技术产品,为优质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提供良好的环境。

2 联盟反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法律地位不明确。长沙市设立的联盟在民政部门登记为独立法人,而省级联盟仅由科技管理部门给予的项目确认,造成无法以实体开展具体业务。

(2)秘书处日常运营经费筹集困难。联盟组建之初虽然有协议约定,但不是强制措施,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能提供经费保障不足。

(3)联盟成果缺乏合理的分配机制。联盟组织申报的科技成果由于缺乏事前约定,对各成员单位付出与收益难以保障,客观上也体现出联盟成员之间关系比较“松散”,相应的联盟单位间权责不相适应,业务主管部门与联盟的互动不强。

(4)联盟权责不相适应,主管部门和联盟成员对联盟支持的积极性不强。

3 发展建议

如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构建联盟是产业技术创新方式和手段之一,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实现形式之一。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各自特色,尊重产学研各方单位的综合考虑和意愿,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1)优化联盟的产业链布局。确认功能作用发挥不强的现存试点联盟解散退出。探索引导更加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方向的产学研机构构建联盟,如北斗、人工智能等。根据学科交叉和新产品的技术集成,探索引导跨领域方向构建联盟,如工程机械与智能化、农业与信息化等。

(2)探索联盟行使独立法人地位。如工商或民政登记独立法人,一并使用相关学会协会法人资格,挂靠联盟牵头单位。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协同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联盟运行机制。增大政府对联盟运行的奖励和后补助,突出重点,特别支持产业意义重大和作用明显的联盟运作。对经评估有条件和能力的联盟,赋予联盟申报综合类项目的权利,赋予联盟推荐其成员单位申报项目的权利。

(4)加强联盟内部的合作与创新。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在载体中创新采取各类互利共赢、风险分担方式,实现与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模型加工、中试生产、企业管理、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深度融通,促使在孵企业能够分享专业的设施设备、成熟的市场资源与渠道、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模式等,引导在孵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行业龙头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资源、新动能。

参考文献:

[1]孟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制度分析:视角、范畴与逻辑架构[J].中国科技论坛,2017(09):39-45.

[2]王越,费艳颖,刘琳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模式研究——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4):70-73.

[3]科技部.产业技术创新试点联盟联络组发布《2015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跃度评价报告》[EB/OL].http://www.most.gov.cn/jscxgc/jscxdtxx/201605/t20160531_125874.htm,2016-05-31.

[4]林定夷.科学哲学——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學方法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466.

猜你喜欢

创新模式机制
基于目前班级阅读下幼儿多元表达内在机制的创建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浅谈基于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