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起重机械的使用特点及吊装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2020-08-20孙钦芳

建筑与装饰 2020年20期
关键词:事故原因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孙钦芳

摘 要 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控制一直是一个动态化的管理过程,从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方面进行控制,做好安装和使用的规范性,在施工中各个环节中做好日常维护和检验。各个行政主管部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合作,发挥各自的作用,有效确保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 起重机械;吊装作业;事故原因;安全管理

引言

起重机械的事故类型多样,事故发生原因繁杂,全面分析并掌握起重机械常见事故原因,能够为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有助于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和实施的科学可行性,切实保障起重机械运行稳定,推进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1]。

1起重机械的使用特点

为了更好地发挥起重机械的功能,在应用起重机械时,必须明确其使用特点:①吊装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风力的影响,导致吊装机受到较大的冲击荷载。②吊装过程中,设备受力较为复杂,很容易发生斜拉斜吊现象。③若指挥不当,将导致被吊物件磕碰到周围的设施,吊机受到的额外负荷明显增加。④施工作业现场存在电焊高温热源,可能会烧坏吊机的钢丝绳。⑤作业环境复杂,原有的建筑物可能给吊装过程造成障碍。⑥交叉作业环境下,吊装难度增加。⑦场地平整度较差,吊装机在吊装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倾覆。⑧履带式吊机操作动作多且复杂。⑨起重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吊臂操作比较复杂。⑩针对体积和重量较大的物件,吊装难度较大,对吊机的要求也相对较高。⑾吊装的过程往往需要多个工作人员相互配合。

2起重机械事故类型及原因

(1)重物坠落。起重机械在运行过程中,重物普遍处于高空状态。而重物由高空坠落,极易导致地面施工人员出现伤亡情况。这一类事故,在所有工程事故中较为常见,但对施工人员的危害性极大,事故的致残、致死率极高。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为:①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违规进行操作。使用前未对起重机械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及维修,并未能做出充足的保护措施。对重物的实际重量未进行明确,错误评估并进行盲目操作,导致起重机械超载运行。②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起重方式不合理,重物重心不平稳,对重物的固定措施不牢靠。最终导致重物由高空坠落。③起重机械上升极限位置未安裝限制器或限制器失灵,导致起重机械损坏或重物失去平衡,最终造成重物坠落后果。

(2)挤压事故。造成此类事故原因主要为:①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重物摆放位置不符合规范,重物发生倾倒时,起重机械依然处于工作状态。最终导致重物和起重机械倾倒角度加大,对施工人员造成挤压。②重物在移动过程中会发生一定摆动,施工人员在操作起重机械时,未能使重物保持匀速运动,重物在移动过程中惯性较大,摆动角度加大且不易停,对施工人员造成挤压。

(3)触电事故。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当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带电环境下。因此,施工人员极易发生触电事故。此类事故在所有用电工程机械中都较为常见,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种:①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误碰到滑触线。司机室设计不合理,与滑触线相处同侧,在操作过程中极易碰触。或在靠近滑触线的一侧,未设置保护装置(多为防护网)。②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指挥人员失当,在高压线路周边未设置隔离装置及防护措施,导致起重机械触碰到高压电线。③在日常检修过程中,检测人员对电气设备的检测工作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起重机械有漏电现象。

3起重机械事故的安全管理策略

(1)加大宣传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趋势下,工程机械市场面临着激烈竞争,因此我国工程机械整体状态并不稳定,不仅是设备生产方面动荡变化较大,操作人员的流失流动也愈加严重,有些操作起重机械的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不足,对设备的安全操作知识和防范措施掌握不清,不能够在爱护机械的前提下,规范使用起重机械,无法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保养维修,给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因此,起重机械运用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牢牢树立安全意识,在具体做法上,可以从以下两条路径入手。首先,聘请起重机械操作人才时,通过安全知识考核与岗前安全技术培训,让其对技术标准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熟练掌握,对于起重司机等岗位的工作人员要具备充足的安全技能,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实行持证上岗原则。其次,加大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储备工作,为有效防止起重机械人员流失引起的工程无法继续推进等问题,通过加大储备人员培养的方式,保证起重机械运用能够在稳定状态下安全进行[2]。

(2)增加安全防护措施,降低安全事故概率。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起重机械运行过程安全隐患和危险性,给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提供更加充分保障,着力增加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相关设备设施具有较高可行性,能够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切实起到防范作用。具体实施上,首先,落实日常检查和及时保养修理起重机械安全防范设施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连锁装置、限位装置、制动器、起重限制器等,确保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发挥最佳性能。其次,加大对起重机械自身易损件的检查与更换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轴承、齿轮、减速器等,令起重机械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再次,对作业场所实施严格控制措施,避免闲杂人等随意出现在起重机械运行场所。最后,对起重机械作业环境进行详细了解,明确附近区域存在的裸露动力设施、电缆等危险物,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挪移危险物、实施保护措施等策略,进一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起重机械的应用虽然可以有效提高项目施工效率,但是吊装作业安全管理涉及的工作内容较多,是一项极其复杂和烦琐的工作。只有协调好机械和人力,积极解决吊装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吊装作业可以向着可靠、安全的方向发展。另外,工作人员开展吊装作业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秉承合理化的工作理念,为机械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斌.关于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

(36):215-216.

[2] 李杰.浅谈如何从安全管理制度上杜绝建筑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J].大科技,2019(23):20-21.

[3] 范浩宇.起重机械事故及防范方法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34):742.

猜你喜欢

事故原因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与维护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探究
起重机械检验技术探析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浅谈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工程建设中起重机械的安全问题及监督管理
关于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的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