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莱登个展:超灵动物媚俗与灵光

2020-08-20

睿士 2020年8期
关键词:马克魔法动物

整个展厅浅灰色的墙面,由一幅幅动物肖像此起彼落地加以点缀,它们尽管是沿着线性的墙面铺陈开来。《救世主》(Salvator Mundi)是超灵动物系列的首件作品,是艺术家对达·芬奇那件创下拍卖纪录的《救世主》的呼应。当他带着对巨额的疑问和基督徒一般崇敬的心情完成画作时,赫然明白“这样的创作已经超越了本身的物理材料,而成为某种散发着神圣永恒之光的物体”。与这件作品相呼应一般,穿过大厅的斜视之处,便是《上帝牦牛》(God Yak),似乎泛着圣洁光芒的牦牛,则让人联想到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救世基督像。这些带着诡秘笑容的面孔,搭配上糖果色的松软绒毛、甜腻卷发、玫瑰和丝带蝴蝶结,以及手工雕刻的华丽画框,造就了马克·莱登的现代神话。这样一个天真烂漫与危险黑暗相伴而生的寓言性叙事是如何得以实现?它又在向我们传达何种信息呢?这就要回溯到艺术家数十年的创作来寻找答案。

好奇嘉年华

“超灵动物”系列的创作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马克·莱登的首次个展《大肉展》(Meat Show),在作品《Snow White》中需要一个神圣而特殊的信使造访画中的女性,然而他却始终无法做出决断得到答案,并且在他看来一个艺术家是无法“思考”出这样的答案的。这个答案的降临来自于在跳蚤市场与一只兔子玩偶的相遇,那张橡胶制成的脸带着独特而戏剧性比例的造形,就这样成为了他的创作元素之一,丰富多变地出现在之后的作品中。除了这些诞生于美国上世纪50年代的复古动物玩偶,他在跳蚤市场发现的“珍宝”还有上个世纪的绘本、无名氏的旧照片、解剖模型、宗教信物以及旧海报等等。一如18世纪荷兰商人莱文内斯·文森特的自然博物馆,马克·莱登也用这些珍宝塞满了自己的空间,触发创作火花。

与此同时,他的灵感来源还包括自己所喜爱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如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以及德彪西的音乐等等,他也喜爱丹尼尔·克洛维斯(Daniel Clowes)的漫画和法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的畅销歌曲。他的这些好奇心驱使下的收藏又不同于文森特那种“珍宝柜”,因为它们相互交织并相互生成,通过他的解构之后,在作品中得以再建构。

他并不是单纯地再现这些物品,而是通过将它们剥离之后,再形成一种新的、揭示更深一层含义的形象。这就像是德勒兹所说的“块茎”,这些元素相互之间似乎是平行的,但它们却相互连接,并且是一种运动的状态,它是“好奇嘉年华”,不断行进和变幻。正是马克·莱登对这些物品内在层面的洞察,理解这种连接和运动的规律,才生成了这些消弭了高雅与媚俗边界的波普超现实主义作品。

甜美的愿望

凭借着魔幻般的绘画风格和趋向经典的娴熟技巧,马克·莱登无疑是低眉艺术运动的领军人物,甚至被誉为“波普超现实主义教父”,然而针对他的作品,也不乏刻奇、怀旧情愁等质疑的声音。对此,他采取的态度是丝毫不避讳地在作品中“复古”,对他而言这些过去的回忆、对美好时代的描绘,恰恰是自身童年的一种延续。

他永远都记得小时候画画的快乐,那种用绘画建构自己世界的愉悦,让他始终希望能够在创作中抓住这种感觉,他相信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所见所感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在当代社会,只有孩子的想象力是被允许的”。然而,现代式的思考模式要求人们理性面对现实,抛却所有幻想以及不确定性,所有一切都是条理清晰的、可预见的,在他看来只能是“人类切断了与生命力量、与宇宙灵魂的联结,人类只能承受空虚、饥渴的结果”。因此,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在艺术创作中,保持童年才有的纯真和幻想,来回应这个充满痛苦和烦恼的现实世界。

不可思议马戏团

一次去往非洲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的旅行,大象庞大的身躯和雄狮健壮的跑动就这样近在咫尺,让马克·莱登近乎窒息地敬畏,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野生动物更深层的精神能量,他感叹着这次“改变人生的经历”,感叹着“超灵动物”。其实,从他早期的创作和展览开始,他便一直强调这种来自自然的力量。

在2007年《树展》(Tree Show)时,他便提到,“以前的人与树木保持着一种亲密的联系,他们了解自己的生活是如何与周遭自然世界交织在一起,因此本能地尊重和保护自然”,然而,对于现代人而言,“树木、植物和动物的神秘灵性和本质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他一直以来始终用自己的创作来“探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联系”,并试图唤醒人们对自然灵性的感知。一如他让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创作主题——肉,也并非出于某种富有政治含义的目的,而是希望借此提醒人们“肉是我们的物理载体,它让我们非物质的灵魂得以保持在这个现实世界中”。

写在最后

纵观马克·莱登的创作生涯,他一以贯之的个人风格和作品精神始终以超越文字含义的方式,向人们呈现着他的内在世界,那似乎是一个具有魔法的世界,就像是兔子洞一般吸引着每一個“爱丽丝”进入一探究竟。

而他自己则坦言道,“我必须承认,我自己并没有画画,而是一只魔法猴子干的。它会在深夜来到我的工作室,我只是辅助它完成工作。我最重要的任务便是让它现身。”他甚至跟他的艺术家妻子一起在新的工作室举行了一场迎接魔法猴子的仪式。这段看似玩笑的话,实则更接近他自己的寓言吧。在他的世界里,魔法猴子就相当于想象力、纯粹感知等一切非理性抽象客体的具象象征,他的重要任务便是直面那些内在于事物表面的力量——生命的力量,而他的作品则是邀请我们共同寻找属于每个人自己的“魔法猴子”,并让他现身。

猜你喜欢

马克魔法动物
连通器及其应用
魔法穿越
会变魔法的风
VR的魔法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
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