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颗行星》等五则

2020-08-18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临川手电筒散文诗

两颗行星

我们似乎总认为:“十”字打头年纪的我们与人到中年的爸妈,是不同世界的人,虽昼夜相处却咫尺天涯……论及原因,我们说,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着一套已然固化的成见,他们和周作人笔下“执着人生,私欲益深”的中年人一样,是固执的。于是,我们标榜自我独立,声称我们拥有这个自由、全新的时代。殊不知,秉持着这一态度的我们,总认为他们永远偏听偏信、思想返祖,这也是一种成见。多一点磨合,少一些疏离,更不要拒绝尝试沟通,因为这个世上,只有他们会因为爱我们而放下一切偏执和成见。既互相尊重对方的色彩,也不忘记一起看过的风景,这才是我们之间应有的分寸感。我们是不同的行星,沿着各自的轨道运转,有独属于自己的风采,但我们的星轨永远相互影响,因为我们在一起,才是诗人眼里作作生芒的群星。

(王 艳)

棋语人生

楚河汉界,一场没有硝烟的厮杀正在进行。我双士挟车,重炮出击,打算直捣黄龙,扬眉吐气。棋子落下,我挑眉看向棋盘对面的老爸,但老爸好像并没有因我的进攻而乱了阵脚,手指不慌不忙地打着节拍。啪的一声,老爸落子收手,嘴角带笑。“弃车杀马,杀马巡河,以守为攻,反败为胜,老陈这招妙啊!”老妈端菜上桌,一语道破玄机。“怎么会这样?”“攻势迅猛但后方薄弱,下棋讲究布局,眼光要放长远,急不得,这和做人做事是一个道理。吃饭去喽。”老爸欣然起身,我静思不语。棋语人生,受益匪浅。“老爸,再来一盘……”

(陈莹莹)

妥协与锋芒

印象里的父爱,是在面对我固执而任性的锋芒时,眼前这个大男人的妥协和退让。

“我要复读。”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反对,我哭闹。我不愿将就,最后等来了父亲的迁就。复读了两个月以后,不满意的我打电话给父亲:“我想去临川复读……”于是第二天,父亲便接我回家,准备去新学校报道。车上的我异常沉默,等来的不是责备,而是安慰:“没事,如果临川的学校不好,我们就再换学校,不要有心理压力。”

对父母不用说“对不起”,也不言“我爱你”,但无论我们身处何方,这温暖的感情都让我们触手可及。

(谢 彤)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清晨,窗外的天仍然昏暗,而厨房的灯早已亮起,母亲正为准备我的早餐而忙碌。晚自习结束,带着手电筒在楼下接我的是父亲,街道上的灯光昏暗,手电筒的光却足以照亮回家的路。智能手机刚流行时,父母为不会使用而烦恼,我便把操作的步骤为他们反复演示,让他们也能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便捷。我与父母有着深沉的爱,虽不知该如何用言语表达,但那清晨的早餐、回家路上的手电筒、一遍遍的操作演示,无不是对爱的绝佳明证。而这份爱的陪伴,无声胜有声,成为我们最长情的告白。

(徐 琳)

父亲的散文诗

父亲没什么特别的爱好,不常笑,偶尔闲下来会写些随笔。寥寥几行,字字朴实。我喜欢把它们称作散文诗,里面温暖地诉说着无言的爱。其实矛盾和摩擦就像家庭生活的调味品,不可或缺。在一次次的冲突中,是这些简短的文字培育出亲情的花朵,让一切不悦都随风飘散。这是我与父亲之间的默契,不必多言。一件物品、一次经历、一段回忆都能守护那平凡的岁月,都能唤起那颗感恩的心。去找寻你和父母之间的调解剂吧,相信滚滚红尘中,家永远是港湾。

(章佳怡)

猜你喜欢

临川手电筒散文诗
试论《临川梦》对《牡丹亭》的再现与批评
散文诗八骏
古旧手电筒的“新”故事
张居正的误会
散文诗(选二)
时间手电筒
临川渡
《散文诗》刊征订征稿
当代散文诗的“突兀”艺术
有感于江西临川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