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辅助疗效观察

2020-08-16关淑华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艾滋病中医药

关淑华

【摘 要】目的:艾滋病患者常规治疗上施以中医疗联合治疗,观察对疾病的辅助效果。方法:将我院纳入的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取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規抗病毒治疗及抗病毒治疗联合中医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辩证治疗,有利于改变疾病治疗现状,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是威胁性较大的传染病,由HIV病毒感染引起,根据血清分类,能划分为I型、II型,病毒主要对T淋巴细胞产生侵蚀,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并诱发病毒感染或者恶性肿瘤。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及性传播等,日常的握手及亲吻不会被传染。艾滋病患者进入病情严重阶段,合并心烦意乱等并发症,常规治疗方法对此类患者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对纳入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施以中医疗辅助治疗,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以下为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5月-2019年9月纳入的4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双盲法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各20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在22-51岁,平均年龄(39±3.58)岁,患者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3±1.51)年,患者均满足《中国临床诊断术语》中关于艾滋病的诊断标准,其中存在过感染史,HIV抗体为阳性,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签署相关协议。对比两组患者常规资料,并未见到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均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心脾血虚型患者治疗过程中,此类患者会呈现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病情,治疗需注重健脾、养心,施以归脾汤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加减[1]。邪伤卫气型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咽部肿胀、虚汗无力、舌苔泛红等,患者采取清热解毒治疗,方剂为银翘散。肝阳偏亢型患者表现为头痛眩晕及面色赤红、易烦易怒、小便赤黄等症状,疾病治疗原则为平肝潜阳,施以龙胆泻肝汤治疗。痰火扰心型患者表现为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便秘,疾病治疗原则为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患者施以黄连温胆汤治疗。胃中不和型患者临床表现为失眠、腹胀、消化不良,治疗原则为理气和胃,可采取保和丸或者半夏秫米汤治疗,针对患者的疾病程度适当加减方剂用量[2]。

1.3 观察指标

患者均治疗90d,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评价标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症状痊愈,各项指标恢复症状;有效:症状改善,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体征指标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均利用spss22.0处理,计数资料概率%表示,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性观念的开放,艾滋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患者临床表现为乏力、消瘦、低热、抵抗力降低[3]。疾病主要采取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长时间的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抗药性增加,且该药物类型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影响,不利于长期治疗。临床相关报道中,部分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相对可观,能减少病毒量,但患者依旧存在失眠多梦、腹胀、便秘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次研究采取中医药辅助治疗,为患者辩证分型,根据患者的疾病分型及疾病程度展开分析,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纳入的样本量为4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各20例,观察组患者施以常规抗病毒治疗联合中医疗治疗方法,疾病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治疗有效率70%。艾滋病属外邪侵体、气血生化不足、情志失调范畴,在疾病的影响下中焦气机不足、脉络损伤,诱发水肿、萎缩、充血等症状。艾滋病疾病周期较长,患者久病成疾,在治疗过程中,需为患者理气化浊、健运脾胃、行淤止痛[4]。白术具有益气健脾、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在抗病毒及抗肿瘤中具有应用价值。现代药学理论中证明,活血化瘀药物能缓解不同程度的增生异变,改善血液微循环,提升病变的恢复速度,减少炎性滋生,这些功能均对艾滋病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的价值,能缓解患者疼痛,甘草能补脾益气及清热解毒,以上药物均是治疗艾滋病方剂中的常见药物,通过药物的联合作用,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疾病恢复速度,患者联合常规抗病毒治疗,疾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马文军,董杰.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常见并发症的思考[J].环球中医药,2019,12(09):1347-1350.

杨玉琪,瞿广城,蔡怡,蒲亚萍,陆中云,王宪东,李韦.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者CD4~+T淋巴细胞影响[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25(07):680-682+712.

杨玉琪,瞿广城,王莉,蔡怡,和丽生.云南省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老年艾滋病病例特征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6(03):325-327.

邹雯. 基于细胞免疫激活及Treg途径探讨温肾健脾方对艾滋病HAART后免疫无应答患者的影响[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

猜你喜欢

抗病毒治疗艾滋病中医药
《 世界艾滋病日》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护理干预对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