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椰糠作为金针菇栽培基质原料的研究

2020-08-16刘亚兰李贺文李秋月葛宁奎

食药用菌 2020年4期
关键词:椰糠金针菇甜菜

刘亚兰 李贺文 熊 艳 李秋月 葛宁奎 冯 占

椰糠作为金针菇栽培基质原料的研究

刘亚兰 李贺文 熊 艳 李秋月 葛宁奎 冯 占*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泗阳 223700)

南方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甜菜渣成本过高问题,为明确椰糠替代甜菜渣用于金针菇栽培的可行性,以不同比例椰糠替代原基质中的甜菜渣,进行金针菇出菇试验。结果表明,椰糠配方对金针菇出菇单产、品质无较大影响,椰糠作为甜菜渣的替代物是可行的,可以满足金针菇生产所需物理结构和理化指标,且在南方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

椰糠;金针菇;甜菜渣;栽培基质

食用菌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健胃、助消化、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药用价值[1]。金针菇是培养周期较短,成本回笼较快、利润较高的一种食用菌,早期其工厂化栽培以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高。近十年我国大陆也逐渐从季节性栽培转向工厂化生产[2]。

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对栽培原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原料价格一路上涨。目前川东地区食用菌种植已经开发出木屑、果壳、果渣等原料来代替传统原料[3]。部分传统原料如甜菜渣等受生产地域影响,“南料北运”或者“北料南运”的成本较高。甜菜渣主要产地在新疆和黑龙江,因其持水性较好被广泛用于食用菌栽培[4]。而南方的金针菇工厂使用甜菜渣则因运输成本高,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就近选择替代原料迫在眉睫。

椰糠是椰子外壳纤维粉末,是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过程中脱落的一种纯天然有机质,在热带和亚热带产量较大。我国的椰子产地在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海南、台湾及云南南部热带地区,每年产有大量椰糠。经加工处理后的椰糠非常适合栽培植物,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园艺基质[5],也有用于化工产品、材料科学、食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报道[6-8]。

本文利用椰糠作为工厂化金针菇栽培基质,研究其替代紧缺原料甜菜粕的可行性,以期有效降低南方工厂化金针菇企业的生产成本,并增加椰糠的应用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椰糠购自海南,为压缩的椰砖,棕褐色,无虫,无霉,无异味;丝状和粉状混合,丝状长度大于6 mm的不超过10%;无有害杂质,其他杂质≤3.0%,含水量≤15.0%,pH 5.0~6.5,持水性≥550%,EC值1.30~3.60 mS/cm,粗纤维含量≥40%。

使用前需要提前5~6小时泡发,泡发后的椰糠松软,持水率较高,能有效提升栽培基质的透气性和持水性。

金针菇菌株为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菌种保藏中心菌株。

1.2 试验配方

根据各原料的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按照营养、物理通透性和持水性均达到金针菇菌丝生长需求的原则合理设计配方。在前期试验基础上,本文设计2个试验配方(A、B)和一个生产对照配方(CK),试验配方各主料基本不变,主要以椰糠替代原料中的部分甜菜粕。用轻质碳酸钙调节pH,用量根据培养料实际pH调整。

配方A:玉米芯34%,棉籽壳6%,甜菜粕4%,麸皮9%,米糠32%,豆皮5%,酒糟4%,轻质碳酸钙2%,椰糠4%;

配方B:玉米芯34%,棉籽壳6%,甜菜粕2%,麸皮9%,米糠32%,豆皮5%,酒糟4%,轻质碳酸钙2%,椰糠6%;

对照配方(CK):玉米芯34%,棉籽壳6%,甜菜粕8%,麸皮9%,米糠32%,豆皮5%,酒糟4%,轻质碳酸钙2%。

1.3 栽培瓶制备

为避免原料批次不同造成试验结果差异,添加椰糠的配方与对照配方安排在同一天进行:配方A和配方CK为第一组,第一天制作,配方B和配方CK为第二组,第二天制作。每个配方每天装瓶生产3.2万瓶左右。

料瓶制备时,按上述3个配方各自称取原料,干拌均匀后加水湿拌,控制水分在65.5%~67.5%,pH 6.2~6.8。采用装瓶机装瓶、打孔,瓶料重控制在865~905 g。装好的料瓶经灭菌锅灭菌后,送入洁净区域,冷却至适宜温度后接种。分别取3个配方处理灭菌前后的料瓶各15瓶,检测理化性状。

1.4 接种培养管理

接种时将液体菌种30 g接入栽培瓶,移入培养室中发菌培养。培养室空间温度为13~16 ℃,空气相对湿度约70%,培养20~23天后搔菌出菇。

1.5 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栽培瓶后,进行搔菌处理,去除料面的老菌丝,并形成机械刺激,然后将栽培瓶移至生育室催蕾。经第3~4天降湿形成的湿度差和第3~5天48 h的光抑制刺激,4~6天后料面布满菇蕾。催蕾结束后,继续对菇蕾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将CO2浓度控制在7 000~15 000 mg/L(ppm),梯度降温至4~5 ℃,使菇蕾生长成菇芽;待第15~16天菇芽长出瓶口1 cm时,进行包片。

包片结束后,待菇芽长出瓶口1~2 cm时,维持CO2浓度在10 000 mg/L以上,促进菌柄伸长,控制温度在5~7 ℃。

待金针菇长到15~16 cm,达到采收高度时采收。分别取3个配方各9筐(16瓶/筐),测定单产取其平均数,并且评估品质。为使取样结果更具代表性,取样的9筐位置分别位于各库房的里、中、外位置的第3、5、7层。

2 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椰糠培养基灭菌前后的理化性状

由表1可知,灭菌前后两个椰糠配方处理的培养基水分和pH,与对照配方相比无明显差异,均在标准范围内。说明椰糠配方的理化指标及持水性与对照配方无明显差异,适于金针菇菌丝生长。

表1 不同配方处理灭菌前后培养基的理化性状

2.2 添加椰糠培养基对金针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相比对照配方CK,配方A平均菇重低6 g,优等品占比低8百分点;配方B的平均菇重低2 g,优等品占比低2.5百分点。

为验证取样数据的准确性,将两组试验单产的取样数据与对照组数据分别进行标准误差分析,说明两组取样结果可以代表本次的试验结果。从P值分析结果来看,配方A、配方B与配方CK单产取样数据的显著性差异不明显。

表2 不同配方取样的单产和品质

注:*表示无显著差异。

2.3 添加椰糠培养基栽培金针菇的成本比较

以福建某工厂为例,比较使用椰糠作为栽培原料与原配方的成本(表3),配方A和配方B每月分别可节省运输费用7 920元和11 880元,节省原料使用费用7 200元和10 800元,每月合计分别可节省15 120元和22 680元,年可节省18.1万元和27.2万元,效益较为可观。

表3 不同配方甜菜渣和椰糠的使用成本

注:该工厂每日产量10万瓶,每瓶需干物质约300克,每月按照30天计算。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椰糠可以代替甜菜渣用作金针菇的栽培原料,其较高的持水率,能够满足金针菇培养基配方对持水性的要求[9]。且椰糠的pH(5.0~6.5)较甜菜渣(4.0~5.5)高,可减少配料时轻质碳酸钙的使用量,降低夏季调节pH的难度。从采收数据看,椰糠替代甜菜粕,对单产和品质无明显影响。

随着金针菇生产的发展,各项原料的价格节节攀升。甜菜粕属于北方物料,往南方运输成本高昂。而椰糠作为南方量大、易获得的物料,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都较低廉。其作为甜菜粕的替代物用于金针菇栽培,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由于椰糠在食用菌栽培方面的应用研究不多,尚有待确立对食用菌生产所需椰糠的验收标准,并可协同生产厂商改进其性状,以满足食用菌栽培的要求,使食用菌栽培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益。

[1] 李亚娇. 食用菌营养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 食药用菌2017, 25(2): 103-109.

[2] 李学国.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J]. 园艺园林, 2013(4): 25.

[3] 徐德, 徐建俊, 李彪, 等. 川东地区食用菌新型栽培基质的研究现状[J]. 食药用菌, 2017, 25(5): 357-358, 381.

[4] 胡素雅. 中国甜菜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黑龙江大学, 2019.

[5] 叶瑞睿, 张启翔, 潘会堂. 椰糠作为栽培基质前期处理研究[R]. 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 328-332.

[6] 李新菊, 陈华, 赵松林. 海南发展椰衣栽培基质加工业的前景分析[J]. 热带农业科学, 2001(5): 37-39.

[7] 姚伯元, 黄广民, 窦智峰, 等. 海南椰壳与椰壳渣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原料脱灰工艺[J]. 化学工报, 2006, 57(6): 1458-1463.

[8] 李欣欣, 菩萨那, 张伟, 等. 天然椰壳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J]. 上海化工, 1999. 14: 28-30.

[9] 王倩, 田益华, 朱燕华, 等. 基于持水特性应用混料均匀设计优化双孢蘑菇覆土材料[J]. 上海农业学报, 2017, 33(06): 11-17.

刘亚兰(1990—),女,从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应用。

冯占(1985—),男,农艺师,从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E-mail:wdyx12126@126.com。

S646

B

2095-0934(2020)04-256-03

猜你喜欢

椰糠金针菇甜菜
被誉为“肉不敌菇”的金针菇,营养能被吸收吗?
金针菇含甲醛?
甜菜种植与成本收益调查分析
商品岩棉条和椰糠条对黄瓜生长、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当食物成为艺术创作的燃料
甜菜丰收
竹丝/椰糠有机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比较及调节
椰糠基质用于番茄无土育苗的需肥性
不熟的金针菇会造成中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