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奖惩并举措施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探索

2020-08-15浩,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00期
关键词:奖惩我院科室

钱 浩,薛 皊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医务处,江苏 宿迁 223800)

1 奖惩并举措施实施背景

医疗安全事件管理是提高医疗安全质量的关键环节,我院主要采取所辖科室归口管理方式,医务处负责医疗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包括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药剂除外)。医疗组自2013年以来一直实行鼓励非惩罚方式,以鼓励临床与医技科室积极报告不良事件,以便于临床与医技科室做好本科室医疗安全统计、分析、提出持续改进,追踪改进成效。同时,便于职能科室收集数据,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做好高发科室的预防,以及事件发生后提前制定处置方案,免于应急状态下被动处理。

我院统计与分析2018全年医疗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合计98例,较2017年度的60例明显增加,报告数量排名前三科室分别为:儿科9例、血液科8例、妇科8例。但纵观2018年全年报告情况(各月分布如下图1,)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尤其第四季度报告数量呈年度最低阶段。全年由临床26个科室报告,相较去年的17个科室,今年参与报告科室明显增多,这与科室主任管理,科室医务人员自觉主动报告密切相关,也与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医务处每季度深入科室进行督导有关[1]。但本年度仍有5个科室未报告,据统计投诉与纠纷登记簿记录,这5个科室也并非无医疗安全事件发生。因此,医疗安全管理旧制不能达到管理的需要,我院2018年底经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讨论,决定2019年探索奖惩并举措施,通过威逼利诱、软硬兼施手段,促进临床和医技科室积极报告。

2 我院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概念不够清晰,台账记录不完善[2]

管理制度过于形式主义,无具体操作的细化执行方案,奖惩没有明确奖励方案,不能调动人员积极性,不够严谨。临床科室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不理解医疗安全事件报告概念,不明确事件报告范围与分类,科室台账登记不完整,多数只记录事件过程,没有整改建议。

2.2 报告意识不强,报告率低

科室报告不积极,发生纠纷后仍不知报告。医务人员工作任务重,负荷量较大,不在乎奖励的“小钱”。有的发生投诉与纠纷后仍然不报告,抱着侥幸心理,宁愿不要奖励的钱,捂着不报告,不查到没事,查到无处罚。有的纠纷发生后职能科室打电话通知上报,仍然不报告,给职能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2.3 监管不严格,报告信息数据不完整

临床科室报告信息粗糙,常有缺项或反馈信息不完整,职能监管人员工作繁忙,无法一直待在电脑上即时反馈,之后联系不够重视修改信息不及时,无法提供贴近临床的有效整改措施,不利于职能科室收集临床科室“金点子”,无法动员全院集思广益为全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好方法。

2.4 定期反馈信息不被重视

没有严格扣罚制度,缺少约束性。每季度医务处深入临床督查,当面指出的问题,没有后续改进。季刊反馈的内容科室不认真做分析,甚至有季刊到手,未读先收起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随着病人就诊量增长而增加,甚至一个科室一段时间持续发生。

3 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规范化管理主要做法

3.1 完善制度保障

健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细化制度内容,促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弥补过去含糊的奖励制度,明确奖惩具体数额。要求所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全部报告,否则引起投诉和纠纷的事件发现一例扣罚科室3000元,如Ⅰ、Ⅱ级医疗安全事件隐瞒不报,双倍扣罚。对主动报告Ⅲ、Ⅳ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科室每例奖励20元。

3.2 完善流程,多渠道报告方式

畅通报告流程[3],完善信息系统平台,使系统便于统计与分析,真正实现服务于管理工作。对于计算机系统使用不便的资深年长医务人员,仍然支持纸质报告单。

3.3 深入科室,主动获取信息

日常医务处不定期到收治危重患者较多的科室或者重点科室参与查房,每周医务处组织专家组进行运行病历督查过程中,主动获取医疗安全事件信息[4],每季度深入每个科室进行质控两百分点评,其中包含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分析情况,检查科室台账,查对是否存在本科室已登记但未报告的事件。

3.4 及时反馈

每月将医疗安全与质量控制考核数据中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反馈至科主任微信工作群里;每季度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季刊反馈当季度的不良事件报告分析;同时每季度联合医疗安全与质量委员会召开医疗风险案例点评会,将其与医疗纠纷与投诉一起通报、分析。

4 讨论

4.1 成果

2019年全年上报例数178例(见图2),同比2018年的98例,报告例数增加了81.6%。尤其是Ⅰ、Ⅱ级不良事件均及时上报,无1例形成严重医疗纠纷事件。医务处召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会反响强烈,各科室均积极参加讨论,全年医疗纠纷事件例数下降明显,患者及科室满意度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4.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规范化管理思考与建议

4.2.1 加强培训,明确定义与报告范围:新员工入职培训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纳入培训内容,院内每年定期培训两次,明确不良事件报告的定义、范围与分类,动员发挥集体之智,集思广益,将此项工作便利、有效开展下去。

4.2.2 强化意识、转变态度:通过奖惩并举强化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让科室从淡漠或者隐瞒态度变为强制性报告,形成良性报告惯例,培养医院文化[5],让医务人员认识到此项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不仅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利益,更是保障医务人员的从业安全,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4.2.3 严格审查,强化上报数据完整性:报告终端管理员严格审查,不完整信息退回,及时沟通要求填写完整。增加耐心与责任心,追踪报告的每一例事件完成进度与完整性。

4.2.4 建立明确的反馈机制:明确召开反馈会议时段,可以与医疗安全案例分析会联合反馈。报告奖惩考核公开、透明,让临床疑问案例有据可查。国内外多处文献指出,缺乏反馈机制是阻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重要因素[6]。管理员对收集到的事件进行审核、补充、梳理及追踪。对于多次出现的同类别的不良事件,或者引发不良后果个案,职能管理部门组织深入讨论,进行根本性原因分析,制定有效解决办法,持续改进,并追踪措施落实情况及改进成效,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猜你喜欢

奖惩我院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的奖惩系统*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论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奖惩工作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全国脚斗士精英赛在我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