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2020-08-14梁其莲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9期
关键词:继电保护系统智能变电站技术

梁其莲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变电站建设越来越多。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笔者首先对现阶段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主要组成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能够对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运行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可靠性;技术;措施

引言

要保证智能变电继电保护系统得到广泛的运用,需要不断更新其工作模式与基础建设。使用光纤维传导替代传统的金属电缆,采用新型的电子传感元件替代传统的热熔元件,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任何一项新技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结合实际,对整个继电保护系统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提高其可靠性[1]。

1智能变电站运行特点

智能变电站是在通信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建设,而且采用了集成信息测量的模式,在进行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模式。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特点就是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可以实现信息之间的传播和共享,实现了网络化发展,并且在进行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集成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行准确的检测和维修,在检修过程中具备更高的技术优势。智能变电站应用了新型的电子互感器设备,可以通过模拟数字信号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而且应用了智能化的断路器设备,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智能变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建立的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更少,而且运行的可靠性更高。与传统的保护装置相比,智能保护系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应用的过程中,拓宽了数据信息的提供途径,而且在进行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性优势,但是也给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装置在应用的过程中灵活性更高,通常需要对设备和线路进行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各项装置的结构、原理以及功能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调试方式对装置进行调试工作,以保证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2]。

2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对策

2.1 制定环形网络结构的母线保护组网方案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母线保护组网方案主要是通过充分利用母差保护装置来及时地收集来自智能终端所发出的数据信息,需要完成该环节的工作才能够实现对继电的保护目标,但在现阶段,由于技术层面的原因,该措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该方法会直接对母差保护装置的实际容量造成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电力技术人员需要按照当下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健全的改善机制,从而完善母线保护组网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及其稳定性,要求电力技术人员严格参照实际的问题所在落实好环形网络结构的组网保护措施。

2.2 保护变压器

在研究继电保护系统的过程中,要想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就需要对变压器进行保护,以促进电网的安全运行。在设计变压器的过程中,一般应用比率制动原理来提高变压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随着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对设备进行保护,并且提高设备运行的灵敏度,确保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具备自我检测的能力。虽然这些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不够成熟,但是在进行继电保护的过程中具有相对的优势,而且具备记忆功能和处理功能,可以对设备进行保护和测控[3]。

2.3 提升过程层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继电保护系统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不是仅依靠一个层面的设备对系统进行维护与稳定,而是通过過程层的设置,让电力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得到更安全的保护措施,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过程层在进行系统保护过程中,通过其定值的状态,对电力系统的内部运行状态进行监督,及时排查设备中的各种问题。在保证母线的安全运行中,需要将硬件设备与开关进行分离,保持两者运行的独立性,从而保证母线与配电线的运行安全。最后,要提高过程层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可通过多段线路的形式来进行保护,强化采集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2.4 优化系统结构

在设定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需要设置新的网络作为过程层的网络,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传统的变电站在进行系统设置的过程中,通常每个二级系统之间的数据采集程序都会出现冗余现象。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可以采用数据信息的统一采集方式,确保数据源能够达到统一。在建设系统的过程中,是以继电保护为核心进行系统设计的,而且避免了在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出现冗余现象,减少了采集过程的延迟时间,提高了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

2.5 完善运维体系

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电力运维人员需要对设施检测讯息进行充分的运用,通过将智能型终端与合并单元进行隔开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层型网络内令交换仪实现了分隔的目的,此外,还要注意对公众交换仪与特定性网络进行基于科学角度的调节与监管工作,同时还要对各种装配中的软硬压板进行规范性操作,高度重视智能终端柜的实地操作与运转过程中的焦点。在对系统进行维修、养护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其具体需求进行处理融合,并制定出一套基于设施消缺、运转扶持、状况评测等层面的规范操作册,从而充分地发挥出核心技术的监管水平。通过不断地优化与实践,在提升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的同时,也对继电维护监管体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革,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的准则以及运转规范则要随着技术的变化而做出相对应的更改与升级,将设施状况检测作为状况维修工作的先决条件,在智能变电站系统中,在实施交流型的采样工作再到维护出口型回路等工作均需要在检测环节中完成,从而提升设施状况评测的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则需要企业与工作人员提高重视程度,通过改善设备工作环境、提高工作人员操作能力以及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等方式,即可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余亚,何栋,秦柱才.浅谈保障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措施[J].农家参谋,2018(24):272.

[2] 宋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和维护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7):84-85.

[3] 阎忠富.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探索[J].科技视界,2015(16):67-68.

猜你喜欢

继电保护系统智能变电站技术
考虑隐性故障的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及评估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基于IEC61850的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的研究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