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用柔弱肩膀扛起一个家

2020-08-14王雪英刘浩军

老区建设 2020年13期
关键词:杨敏车头孙子

王雪英 刘浩军

夏日骄阳似火,王雪英不畏烈日炙烤,忙于清扫村道,干劲十足,汗水已浸湿了衣裳。路过的村民提醒她注意防暑、防止中暑。“怕日晒雨淋,就不是种田人。早扫晚扫都要扫,还有其他事等着我去做呢。”她笑着说。

这位勤劳乐观的女子命运多舛。丈夫在2005年去世,小儿子在2013年也因病早逝,儿媳产下遗腹子后不久改嫁,遗腹子两岁时溺亡。她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不幸和打击,在不可抗拒的痛楚中欲哭无泪。

当时6岁的大孙子苏海顺成了孤儿,养育重担就落到了奶奶王雪英的身上。43岁就失去丈夫的王雪英,从未想过改嫁。在多次悲痛过后,她擦干眼泪,与孙子苏海顺相依为命,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一个家。

今年58岁的王雪英,家住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七都乡车头村。她身材瘦小,脸庞黝黑。6月23日上午,面对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的采访,王雪英显得有些紧张,也有点走神。

“她是村里的环境保洁员,特别负责和勤快,还想着今天的保洁工作未完成,着急呢。”永丰县政协机关驻七都乡车头村第一书记杨敏说。

王雪英回忆起几十年来自己的幸与不幸。1981年,19岁的她带着美好的憧憬与丈夫步入婚姻的殿堂,结婚后,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夫妻俩都是打理农事的一把好手,生活无愁,家庭和美。丈夫为人正直开朗,村民之间产生矛盾,乐于请他主持公道,每次都能顺利化解。

夫妻俩吃苦耐劳,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盖起了一座砖瓦房,实现安居乐业,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正值壮年的丈夫不幸身患恶疾,带着万分不舍离世。2013年,年轻的小儿子猝然离世,两年后小孙子溺亡。一次次面对亲人的生死离别,王雪英倍感孤苦无助。

小儿媳改嫁,留下两个幼儿。王雪英为了照顾好孙子,天天待在家里,没时间务农和外出务工,家庭失去经济来源,生活陷入难以为继的处境,苦不堪言。

好在,亲友们来了,县驻村、乡村干部来了,表示同情和关心,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使王雪英从崩溃里重拾生活的信心,逐步走出困境。

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王雪英被纳入贫困户。

“当时,王雪英虽然家庭生活困难,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贫困户,但车头村支部、村委按照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标准及程序,并经村民小组民主评议,通过审核确认王雪英成为贫困户。她不等靠要的精神感动了乡亲们!也有利于对其他贫困户的确认。”杨敏说。

面对杨敏的高度评价,王雪英说:“党和政府一直没有停止对我家的帮扶,让我渡过难关,我不好意思开口提要求添麻烦。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家被纳入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是县政协主席陶保平,陶主席将我家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无微不至,全力帮助解决。”

王雪英的家庭收入,除了种植2亩水稻,她和孙子享受低保兜底保障,每人每月领取470元补助;孙子苏海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每学期500元;王雪英为村聘保洁员,年收入3600元;平时在附近做临时工,年收入1.2万元;去年底县政协驻村扶贫队引导她养鸡600羽,得到了5000元产业扶贫补助资金。

由于扶贫政策落实有力,加上自己勤劳,仅用4年时间,王雪英就摆脱贫困,2019年,永丰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为王雪英颁发了脱贫光荣证。“我家已脱贫,但县政协的帮扶没有停止,陶保平主席和杨敏书记等领导干部时常上门嘘寒问暖,让我深受感动!”王雪英动情地说。

“王雪英道德品质好,平日只顾埋头做事,从不参与他人是非议论,邻里关系相处融洽、和睦。虽然生活艰辛,却从不怨天尤人。她勤劳乐观有担当,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自有一套教育孙子的良法,孙子一直是班级里的优等生。”车头村党支部书记袁生有说。

王雪英的孙子苏海顺今年13岁,现在七都中心小学读六年级。在她家的墙上,贴着孙子的几十张奖状。“还有许多奖状没有贴上墙呢!孙子听话,学习认真,还主动积极地帮助我干家务活,使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再苦再累也值得!”王雪英自豪地说。

接受完采访,王雪英拿起扫把和畚斗,匆匆出门,忙于对村庄环境进行保洁。临近12点,她回家洗衣、做饭。“农事不能耽搁,吃完饭,还要去管理菜园和水稻。党的扶贫政策好,还要我们村民自己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都是奮斗出来的!”

作者简介:刘浩军,永丰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志敏

猜你喜欢

杨敏车头孙子
骑车记
男子刮擦奔驰车后留字条 车主“索赔”12元
让劳模化身“车头”拉动创新创造
孙子壵
孙子列传
孙子垚
孙子垚
无心炫富有意攀比,富姐“拉仇恨”惹来杀身之祸
无心炫富有意攀比,富姐“拉仇恨”惹来杀身之祸
初恋情人,帮我打赢了离婚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