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学视域中的英语笔译教学

2020-08-14崔立之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教育教学

【摘要】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的结合,将教育环境看作是生态环境,运用教育生态学的规律打造可持续的教学环境。利用教学生态学改变英语笔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全新的尝试,本文通过对教学生态学的分析提出几点可行的英语笔译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英语笔译;教育教学

【作者简介】崔立之,西安医学院。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

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和生态两个领域的内容结合起来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教育生态视域简单来说,就是将生态学引入教育学中,将教育看作是一种生态环境,教育中所涉及的人或物都是其中的环境因子,而有些因子能够直接或间接对教学产生影响,如教学条件、社会环境、市场需求等,这些因子被称为生态因子,然后各种因子与教育相互联系,形成良好的可持续的教学模式。作为一门跨越教育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借鉴教育和生态这两门学科的研究方式,把与教育相关联的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环境因素等构建成多维的、变化的、立体的开放系统,全面分析各种生态环境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中生态因子对于教育的作用机理和规律。英语翻译也是多方协作的过程,重视教育生态视域的基本规律,可以在英语笔译教学中找到平衡点,利用一些有利因素,营造开放、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能够自由发表意见、积极自主学习、掌握各种技巧、不断实践联系。以生态学的研究方式来研究英语笔译教学的生态环境以及内部各环节、各层次的本质、必然联系,有助于英语笔译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译者综合素养的提升,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英语笔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局部生境效应”较为严重。“局部生境效应”从英语笔译教学的角度来简单理解,就是教师把学校当作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隔绝了社会等外部生态,教师在像温室一样的环境中进行英语翻译教学。这种情况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偏向文学作品分析,围绕着文学作品教授翻译的基本内容、技巧。但英语翻译運用最为广泛的并不是文学翻译,大部分学生今后走上翻译工作岗位后,商务翻译、新闻翻译、科普文献翻译更多一些,这些实用性较强的翻译内容更注重翻译的准确度、速度等,对美学并无过高要求。而在学校,学生很难接触到这些知识的学习,导致工作后还需要重新学习,增加学习成本。其次,教师教授英语笔译的过程中,会倾尽全力将所有的技巧、知识都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只需要接收就可以了,这样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但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今后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会退缩,想不到办法解决。

2. 存在生态失衡现象。教育生态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需要保持教育生态平衡的规律。首先,在笔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和实践分配比例失衡的现象。“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翻译实践和理论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其次,存在主体性生态失衡现象。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互助、互相促进的关系。但是从英语笔译的实际教学来说,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以教师的观点为准,缺乏批判能力和思辨能力。而教师长期处于学校这个生态环境,与社会有一定脱节,无法为学生提供高时效性高实践性的材料,教学活动中用的翻译材料过于陈旧,达不到教学与时俱进的目的。再次,很多教师缺乏反思和学习意识,教学模式和方法也过于落后。社会在进步,英语笔译教学也应当共同进步,固执守旧是违反生态规律的,也达不到笔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要求。

三、在教育生态视域下开展有效英语笔译教学

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对英语笔译教学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通过教师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笔译的专业知识,掌握笔译的技巧,明白笔译常见的问题,树立文体意识,了解英语国家和汉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未来走上笔译工作岗位后能够对所学知识运用自如。但从英语笔译的教学实际来看,很多有英语专业的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不够高,缺乏严格的职业训练和学术锻炼,无法胜任现代化英语笔译教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也比较落后,很难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英语笔译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与时俱进更新翻译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例如教师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作一些内容丰富、有趣的小视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翻译材料上,选择高时效性高实践性的文章,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提出开放性翻译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翻译,培养学生质疑与反思的能力。

2. 强调掌握翻译技巧和实践。生态学研究认为只有开放化系统才能达到与外部信息互通,促进生态平衡。学生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既能够学习到常用的翻译技巧,也能够运用翻译技巧进行实践,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局部生态”中,而是让教学与社会环境接壤,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很多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对于一些方法技巧的使用不够娴熟,需要加强训练,保证在不同的情形下能够使用最适合的翻译技巧,让译文符合需求。例如,词组和句子能够直译的选择直译,若直译不能表达原文的思想可以结合原文和文化背景进行意译;对于英语中的长句、短句,可结合语境进行拆分合并,以保障句子的畅通。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语态、文化背景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教师应在教授技巧之余,让学生多多了解每个国家的文化、语言习惯、表达方式,避免出现句不达意的情况。

另外,结合一些实用性翻译材料,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与商务、金融、法律、广告等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文体意识。如与商务相关的翻译材料,多正式、严谨、规范,避免翻译过于口语化等。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积极合作,拓展生态圈,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高实践机会,避免出现“局部生境效应”。教师也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了解市场和社会的发展,了解社会对笔译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培养时代所需的人才;学生得到更多实践机会,为未来参与工作积累经验。

3. 将竞争机制和协同进化律引入英语笔译教学。不论身处哪个生态环境,都存在竞争和协作。从教育生态系统到群体、个体,竞争的存在促进优胜劣汰,竞争对教育者、受教育者都可以产生推动力,竞争可以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促进知识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英语笔译教学中应当引入竞争机制和协同机制,如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组,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课题开展翻译练习,探讨翻译理论和技法,尝试合作实践,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提点专业知识,最后要求每个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再一一点评,从而提高学生对翻译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具有个体差异性,若以分组的形式来开展竞争比单独个体竞争更有效果,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小组合作的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会产生很多新颖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生态视域下,英语笔译教学是一种典型的教育情境,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由各种内外部因子共同作用推动系统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着眼于教育和生态两门学科的研究,利用教育生态学的相关规律,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创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以及实践能力,打造英语翻译教学的可持续生态。

参考文献:

[1]熊松荣.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中学英语生态化课堂构建[J].海外英语,2019(18):187-188.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学教育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